上海崇明水稻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2018-12-03 01:27孙小淋李亚辉盛海安姚春霞周文宗
作物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分蘖力金农纹枯病

孙小淋,李亚辉,周 燕,盛海安,姚春霞,周文宗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1403;2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201306;3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崇明202150;4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上海201403;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上海201403)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达2/3以上,且规模逐渐扩大[1]。上海崇明区是一个拥有54万公顷耕地的农业大县,也是上海水稻的主要种植区[2,3]。为提升种植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新品种的集中展示,客观评价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品质,从而优选出适合崇明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全面提升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笔者于2016年选择花优14等8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8个参试品种中2个为杂交水稻品种,6个为常规水稻品种,均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各供试品种选育单位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品种及其选育单位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在崇明区港沿镇进行,前茬作物为绿肥(蚕豆)。采用大区试验,每个品种种植667 m2。各品种于5月2日浸种,5月8日播种,6月6~7日采用机械插秧。杂交品种株行距14 cm×30 cm,每穴2~3苗;常规品种株行距12 cm×25 cm,每穴4~5苗。病虫草防治按照当地习惯进行,生长过程中加强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防治。杂交品种总用氮量为375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43∶0.53,常规品种总用氮量为 36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45∶0.54,具体施肥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地施肥情况(kg/hm2)

1.3 调查项目

栽后每隔10~15 d调查一次苗高和茎蘖动态,分蘖高峰期增加一次调查,直至水稻破口期。调查时随机取3个点,每点取10穴调查茎蘖动态,取5穴测量苗高。

记录各品种的拔节期、破口期、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成熟期每个品种随机取3个点,每点取30穴,调查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空秕率等以进行理论测产。各小区全部机收脱粒测实际产量。

10月23日进行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调查。

1.4 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3可以看出,8个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为128~144 d,花优14、申优17两个杂交品种生育期比较长,分别为144、139 d。常规品种武运粳31生育期为140 d,金农香粳1267、沪香粳106生育期少于130 d。武运粳31灌浆期较长,60 d以上,其余品种灌浆期为48~57 d。

表3 供试水稻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植株主要性状

从表4可以看出,除金农香粳1267、光明粳3号的总叶片数是16片外,其余品种的总叶片数均为17片。杂交品种的株高高于常规品种,其中申优17的株高最高,为112.30 cm。申优17、武运粳31的穗长比较长,超过18 cm。

表4 各供试品种成熟期农艺性状

2.3 茎蘖动态

从表5可以看出,8个品种的茎蘖数均呈先升高到峰值后再降低的趋势。杂交品种的分蘖力高于常规品种,高峰苗数低于常规品种,有效穗数低于常规品种。所有品种高峰苗时间均在7月12日左右,其中沪粳137的高峰苗最高为724.65万/公顷,花优14的高峰苗最低为528.30万/公顷。申优17的分蘖力最高,达6.32。花优14高峰苗数、有效穗数最低。常规品种中,分蘖力较强的为金农香粳1267、光明粳3号,分蘖力达4.1以上。嘉58的有效穗数最高,为343.20万/公顷。金农香粳1267的成穗率最低(45.83%),光明粳3号成穗率最高(57.97%)。

表5 各供试品种分蘖及成穗情况

2.4 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

武运粳31因其穗大、粒多、千粒重高而实际产量最高,为11.14 t/hm2;沪粳137表现为穗数足、穗型大,实际产量排名第二;光明粳3号表现为穗数足、结实率和千粒重高,实际产量排名第三。花优14有效穗不足、结实率偏低,嘉58实粒数和千粒重低,两品种产量均不足8 t/hm2。杂交品种的产量优势不明显,申优17实际产量为9.79 t/hm2,花优14实际产量只有7.93 t/hm2(表6)。两品种虽然总粒数多,但灌浆期遇连续多天阴雨,光照不足、气温高,消耗的干物质多,导致结实率、千粒重低,有效穗偏少。

表6 供试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

2.5 抗逆性表现

8个参试品种均无倒伏现象。从表7可以看出,各品种纹枯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申优17的发病最重,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达11.41%和1.27;光明粳3号发病最轻,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只有0.47%和0.05;其他品种的发病株率为1.94%~5.94%,病情指数为0.22~0.66。

申优17、金农香粳1267、嘉58、武运粳31有恶苗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0.24%、0.10%、0.09%、0.10%;花优14、嘉58发现有干尖线虫病,病株率分别为0.40%、0.27%;金农香粳1267、武运粳31有稻瘟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25%、0.10%。光明粳3号、沪香粳106、沪粳137均未查出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

表7 各供试品种纹枯病发生情况

表8 各供试品种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发生情况

3 小结

武运粳31株型较紧凑,群体整齐度好,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强,叶色绿,后期转色好,落粒性中等。沪粳137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穗数足,穗型大,病害轻。光明粳3号株型紧凑,抗倒性好,叶色绿,成穗率高,穗型中等,病害低。金农香粳1267生长整齐,株型适中,叶色绿,剑叶坚挺,田间长势长相较好,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分蘖力高但成穗率低,穗形较大。花优14、申优17两杂交稻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偏上,茎秆粗壮,抗倒性好,后期熟相好,其中申优17生长势、繁茂性均优于花优14。沪香粳106田间生长整齐,株型紧凑,株高较矮,抗倒性好;叶色浅绿,熟期转色好;分蘖力适中,病害轻,成熟期早。嘉58是国内第一个光身稻,田间生长整齐,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剑叶短挺,叶色淡绿,茎秆坚韧,分蘖力低,有效穗数多,穗型小。

在统一施肥和统一田间管理条件下,因为杂交品种的穗型、分蘖力均大于常规品种,故杂交品种指导栽插密度低于常规品种。虽然杂交品种的栽插密度低,但高分蘖力使得杂交品种的产量一般优于常规品种。但本试验中两个杂交品种的产量没有表现出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其灌浆阶段遇连续多天阴雨,光照不足、气温高,消耗的干物质多,因此结实率、千粒重低。两个杂交品种比较而言,申优17产量明显高于花优14,熟期早5 d左右,但纹枯病发生重于花优14,以本次试验的表现情况,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本试验条件下,综合比较,常规品种表现优于杂交品种,其中以光明粳3号、沪粳137两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为熟期早、产量高、病害轻。沪香粳106虽然产量优势不明显,但其熟期早、病害轻,抗病性相对较好,有一定增产潜力,可以进一步试种。武运粳31虽产量最高,但熟期迟,不利于下一茬口作物的安排,纹枯病、稻瘟病均有发生,而且还有落粒现象,收割时期掌握不好容易影响产量,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金农香粳1267熟期早、产量高,但纹枯病、稻瘟病发生重。嘉58虽然米质好,但产量低、纹枯病较重。

综上,光明粳3号、沪粳137两个品种综合表现优,适宜在上海崇明地区推广种植;沪香粳106虽产量表现一般,但熟期早,抗病性相对较好,有一定推广潜力,可以进一步示范试种。

猜你喜欢
分蘖力金农纹枯病
2021~2022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总结报告
覆膜穴播条件下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力糜子品种产量的影响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印象派画家」金农
安麦1350 在不同地区的分蘖力和产量表现及其相关性分析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画家也有经济头脑
“香自苦寒”的扬州八怪之首
——金农
2015年太湖县杂交中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