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首届食学著作“随园奖”

2018-12-04 12:44
餐饮世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出版社饮食文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提议,借亚洲食学论坛这一盛事,推选一批优秀的食学学术成果,表彰先进,以期社会各界对食学学科的关注和认可,让社会知晓食学学科的建设成就。首届随园奖推选40本优秀著作。

《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中游地区卷》

谢定源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谢定源编著的《中国饮食文化史(长江中游地区卷)(精)》历经多年,悉心收集整理大量的一手资料终成该稿。书稿最大特点是:运用地方志、考古资料、农业环境、食品生产、餐饮经营等资料入手,分析这些方面对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并梳理出该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历史,总结出该区域“饭稻羹鱼”的饮食文化特点,内容丰富。

《中国饮食文化史·西南地区卷》

方铁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

本书是以饮食文化概念中的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诸多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多民族融合的饮食文化内涵。

《中国箸文化史》

刘云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箸的历史及其发展。作者引用了翔实的史料,从而使内容显得丰富的内容,对专业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一双中国箸不仅仅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夹餐工具,它更是“夹起”了中国餐饮文化。

《〈周礼〉饮食制度研究》

王雪萍著,扬州:广陵书社,2010年。

《饮食制度研究》以《周礼》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梳理、整合饮食资料的基础上,明确《周礼》饮食制度的类别与内涵,从学术层面考察《周礼》食官制度、饮食结构和膳食制度、饮食器具使用制度、食礼制度。结合先秦其它文献和考古材料等,采用比较的方法,点与面结合的方式,辨释、考证相关制度,展示《周礼》饮食制度的全貌。

《1368-1840中国饮食生活:成熟佳肴的文明》

伊永文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本书轻松、生动,将276年的明代与267年的清代,共长达543年的历史组成一个长时段的“空间”,从日常生活角度全面系统地探讨明清饮食和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的成就和发展,从生活史视角研究饮食史,这既为饮食史开辟一新境,又对历史民俗等学科新的构建作出尝试。该书由《日常生活的饮食》和《成熟佳肴的文明》两部组成。《成熟佳肴的文明》主要讲明清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王迪著,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

本书是王笛教授继《街头文化》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通过考察茶馆的历史、经济功能和茶馆作为社区中心及其中所蕴藏的丰富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从当时茶馆生活的细节来了解成都,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有所裨益。

《茶与中国文化》

关剑平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本书从以往中国茶史研究最薄弱的部分,即中国茶文化的成立期——魏晋南北朝初唐时期入手,从文化史角度解明当时饮茶习俗的发展状况以及饮茶习俗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本书是“中国文化新论丛书”之一,成书于2001年,正式出版后产生很好的市场效应,读者反应热烈。本书主要阐述了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作为茶之故乡茶之大国,自古就有很好的发展,此书阐述了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是茶文化爱好者应该阅读的佳作。

《汉魏饮食考》

张孟伦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这是一本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对汉魏饮食文化进行详细解读的书籍。本书史料翔实,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华夏饮食文化》

王学泰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本书以历史学、哲学、审美学、民俗学、文化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加以研讨。书中还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馔、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

《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

唐艳香、禇晓琦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近代上海饭店与菜场》将饭店放在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里,研究其与上海城市发展、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生活的关系。具体来说,近代上海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吸引了众多中国各地人口和许多外侨,因此也汇集了各帮饮食风味,并传入了西餐。菜场是近代城市社会发展的产物,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它的设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的变迁。菜场既为公众所有,也就汇集着各种社会矛盾,菜场里发生的人和事,展示着近代上海城市居民丰富的日常生活。近代菜场的发展轨迹,折射出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

《岭南饮食文化》

林乃燊、冼剑民著,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岭南饮食文化》主要内容: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从有了人类就产生了饮食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饮食文化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含盖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领域,是人类健康生存、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饮食文化的发展受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科学技术、文化观念的制约,同时又和民族与地域文化交流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饮食文化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融合多种学科的文化体系。

《满汉全席源流考述》

赵荣光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

本书从大历史空间审视满汉全席文化现象,再现了这一历史文化的轨迹,同时也对满汉全席文化在清代以后的演变做了深入探讨。

《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王思明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0年。

本书研究了玉米、甘薯(番薯)、马铃薯(土豆)、辣椒、番茄(西红柿)、花生、向日葵(葵花)、烟草、美洲棉花(陆地棉)共九种最为重要的美洲农作物的在华传播发展史,深入分析了它们普及的各种原因,充分论述了它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产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其中一些作物所附带的消极作用,是一本农作物传播史方面的优秀专著。

《民国杭州饮食》

何宏著,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年。

本书依据民国文献、口述史料、二次文献、研究资料等历史文献资料,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审视民国时期杭州居民饮食生活状态的动因、进程,并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微观与宏观结合的视角,对民国时期杭州饮食变迁历程进行较为客观细致的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全面地考察民国时期杭州饮食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力求更为准确地把握社会变迁的内在规律,得出相对客观的历史结论。

《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

高成鸢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

《食·味·道:华人的饮食歧路与文化异彩》一书共分为“得天独薄”的肉食时期、曲径通幽的粒食歧路、饭菜分野与味的启蒙、华人“味道”感官功能的调适、中餐“味道”审美内涵的形成、吃与华人的生活艺术等七部分内容。

《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

刘朴兵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唐宋饮食文化比较研究》以中原地区为考察中心,对唐宋两代的食品、饮品、饮食业、饮食习俗、饮食文化交流、饮食思想等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发现唐宋饮食文化有着许多显著的差异:唐代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胡化”色彩;而宋代饮食文化的“胡化”色彩则大大减弱;唐代饮食文化显得豪迈粗犷,宋代饮食文化则显得细腻精致;唐代饮食文化的贵族化色彩显著,宋代饮食文化的平民化色彩突出。

《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研究》

高启安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本书通过对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壁画中大量饮食资料全面、系统地整理,分别从食物原料、饮食结构、饮食加工具、餐饮具,食物品种和名称、宴饮活动、宴饮坐具、坐姿、座次、婚丧仪式饮食、饮酒习俗、僧人饮食以及饮食胡风等十个方面,系统讨论了唐五代时期敦煌人饮食文化的诸多方面,揭示了敦煌饮食文化农牧结合、东西荟萃、传承悠久的中原传统饮食习惯。

《跳菜——南涧彝族的飨宴礼仪》

秦莹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跳菜”是南涧彝族自治县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宴席舞蹈,是当地彝族祭祀活动和招待贵客而举行的一种隆重的上菜仪式,历史源远流长,体现了彝家人坦荡、活泼、乐观的天性,凝聚着彝家人热情好客的感情,既是南涧彝族的一种粗犷、原始的舞蹈艺术,又是南涧彝族饱含文化内蕴的一种饮食习俗。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舒瑜著,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微盐大义:云南诺邓盐业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是一份关于“盐”的历史民族志,是以物为视角的人类学研究个案。基于对云南大理一个盐井村落(诺邓村)的田野调查,作者力求呈现“盐”这样一种司空见惯的物品在特定地方所展开的历史进程和文化图景,盐在历史上如何勾连起诺邓的“内外”、“上下”关系,以及今天仪式生活中的盐如何言说历史。通过盐及米、马等物品的研究来解读诺邓历史上的“关系”丛结,探讨微“盐”背后的大义。

《味与味道》

贡华南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味与味道》作者以味觉为起点,讨论中国哲学的生成基础,并探讨了“味”活动的存在论意义、结构、在感觉谱系中的地位,以及形下、形上层面所生长出来的丰富意义;考察了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化”、“哲学化”的双重努力,并以“味”、“感”、“象”为核心对此问题作了提纲式展望。

《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国蔗糖史》

季羡林著,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本书是国学前辈季羡林继《糖史》之后的又一力作,他从糖这种人人日常所用而又微不足道的东西的发展中,向世人揭示出一部十分具体、生动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作者用数年时间,翻阅了自周秦以来浩如烟海的中外书籍,从“糖”字的演变到甘蔗种植、制糖业的发展,引用了大量例证,用以说明:文化交流而使科技得以发展,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这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西域饮食文化史》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2年。

《西域饮食文化史》共分为八章,主要介绍了古代文化遗存与家耕文明、农业生产器具、农作物和石磨、畜牧与畜牧业经济、果类与园艺业、饮食习俗与饮食结构、饮食器具、维吾尔古代饮食文化等。

《衍圣公府档案食事研究》

赵荣光著,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

在中国山东省的曲阜市,有一个延续近三千年而没有移动过位置,在中国历史上有“天下第一家”盛誉的家庭,它就是声名显赫而又神圣的衍圣公府。这个家庭最著名的祖先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人孔子。作为已经过去的历史,衍圣公府饮食文化都记录在万卷之巨的《衍圣公府档案》中。

《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

瞿明安著,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为“当代云南社会科学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丛书”之一。书中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饮食文化称为“饮食象征文化”,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视角,把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中国饮食文化研究领域。

《饮食考古初集》王仁湘著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

主要通过烤、煮、蒸、涮这四个技巧来溯源中国古代烹饪方式的起源。能体现中国烹饪特色的,除了炒以外就是蒸。我们享受到美味最多的是炒出来的食品,此外是蒸。蒸的基本器具是甑。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

《有容乃大: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研究》

韩荣著,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

辽宋金元时期社会背景具有政权对峙并立的特点,是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文化的频繁交互时期,是中国古代饮食器具集大成的时期。韩荣所著的这本《有容乃大——辽宋金元时期饮食器具研究》以该时期饮食器具发生发展的流变过程为线索,研究饮食器具不同时期所根植的生活区域文化对饮食器具产生的影响,分析各个民族群体在移动生活区域之间的传播现象,并从饮食器具发生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着重论述该时期饮食器具的兴盛、蜕变、融合之路。

《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

王利华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选择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个较小片断——3~9世纪华北地区的饮食,将饮食问题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加以观察和理解,以历史学者的视角进行饮食文化史研究,考察那个时代和区域饮食生活的基本面貌、较之此前时代的主要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生态和文化历史背景。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张景明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历代零散的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艺术表现、社会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理论等方面的关系作了历史性、全方位的探讨与论述。

《中国菜系及其比较》

郑昌江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

本书对菜系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阐述了菜系的产生、演变及菜系的内涵和外延、菜系的结构和功能、菜系发展的模式等内容。

《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

姚伟钧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本书以食——俗——礼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主线,论述了中国古代饮食礼俗之从简而繁、由约而奢以及饮食方式、饮食风尚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品种、烹饪技艺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中国稻作文化史》

游修龄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本书实为游修龄先生1994年所著《中国稻作史》的修订本。这一修订系游先生弟子曾雄生执笔,而试图修订补正的目的是“体现近十余年来学术的进步”,尤其将重点转移到稻作文化史上来,使全书更臻完美。

《中国鲁菜文脉》

赵建民、曲均记主编,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

就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许多关于鲁菜模糊的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历史的脉络,解读深厚的文化积淀,诠释中国鲁菜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这是一部集众多前辈对鲁菜的研究成果和当下鲁菜理论研究成就之大成的著作。

《中国面点史》

邱庞同著,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年。

本书包括:先秦时期;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代;元代;明代以及清代的面食。

《中国南瓜史》

李昕升著,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地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各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

《中国烹饪百科全书》

姜习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中国烹饪已有50余万年的历史,纵横分布于9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渗透在56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二十世纪80年代,烹饪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烹饪研究工作相继展开,烹饪作为一门科学已初具规模。

《中国烹饪文化大典》

陈学智主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本书系统地、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烹饪文化的历史和当代风貌,从烹饪工具的产生、演变,动植物烹饪原料的类别、产地、性能和营养分析,各类烹饪工艺的传承和发展,直至今日各省区、各菜系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主辅料配比、制作过程及成品风味等,按章分节,娓娓毕陈。

《中国食料史》

俞为洁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食品原料史研究的成果,论述了中国自远古至今食品原料的开发利用历史,理清了食物种类在中国历史上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发展脉络以及食物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进程,并找出了这种发展脉络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了解这个过程,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未来食物原料的开拓和发展方向。本书文字洗练,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雅俗共赏。

《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稿》

季鸿崑著,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

季鸿崑编写的《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稿(精)》以详实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学科意识阐述了中国饮食科学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发展历程,是一部系统而专业地阐述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学术著作。

《中国饮食美学史》

赵建军著,济南:齐鲁书社,2014年。

《中国饮食美学史》对中国饮食美学史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建构。同时该著还凸显出鲜明的饮食美学之“美学性”表达特点,具有显明的审美感性感染力。

《中国饮食史》

徐海荣主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14年。

本书对各时期饮食文化涉及的饮食原料的生产与制作、饮食的烹饪方法、饮食器具、以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等进行多方位的阐述。本套书共分6卷,约300万字,设绪论、原始社会的饮食、夏商时期的饮食、西周时期的饮食、宋代的饮食、辽金西夏饮食、元代饮食、明代饮食、清代饮食、民国时期的饮食、少数民族饮食等15编,每编又设数章。

猜你喜欢
出版社饮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春节饮食有“三要”
我等待……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谁远谁近?
何为清淡饮食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健康饮食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