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

2018-12-05 09:06周志斌王斌斌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三亚旅游三亚全域

周志斌 王斌斌

(三亚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1 前言

近年来,旅游市场的变化和区域竞争压力增大,加速了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思考,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从最开始的黄利平等(2011)从规划角度提出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再到厉新建等(2013)对全域旅游的理论建构,全域旅游发展的理念内涵和脉络逐渐清晰。2016年,时任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成为当前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最热的概念,其中,“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四项基本标准之一,其重要性得以凸显。另一方面,伴随着不断便利化的旅游条件,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一面,这对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供给特别是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以下简称“大三亚”)是由三亚市牵头,三亚、陵水、保亭、乐东四个市县组成的区域合作机构,旨在消除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应。推动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的途径,也是推动大三亚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旅游公共服务作为一个独立词语,最早出现在2006年中共中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之后。高速增长的旅游业和逐年提高的散团比,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被凸显出来,一方面表现为各类基础设施使用时排长队的现象,另一方面,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现象,以游客咨询中心为例,其旅游信息服务供给并不能很好地解决游客旅游信息需求。在各地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探索的同时,学术界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探讨也日益增多。对旅游公共服务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类观点,一类以王信章(2012)为代表,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定义为由旅游公共服务内容构成一个体系。另一类以李爽、黄福才(2010)等为代表,提出旅游公共服务包含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旅游要素保障类服务以及旅游公共安全类服务三大类;徐菊凤等(2014) 从5个W和1个H 的角度阐述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内涵、外延、属性、服务的对象与供给主体、供给机制与时空条件,认为旅游服务的内容体现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旅游权益维护三大方面。也有学者尝试着新的视角,如王京传、李天元(2012)认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由基于服务接触点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基于服务接触链协同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基于服务接触情境优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三个部分组成。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者对旅游公共服务内容的认识各有不同,在实践层面,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存在的较大差别,但对于具体的旅游目的地而言,旅游公共服务内容的调整都应聚焦于旅游需求的变化,即对应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生长周期,旅游公共服务供给应该是随需求因素而动态调整的。另一方面,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往往是一个整体印象,旅游需求往往突破行政区划,而现实状态下的旅游公共服务处于相对独立的供给状态,制约了旅游业跨区域一体化发展。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的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不应只局限于三亚,而应覆盖整个大三亚区域。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指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之间以相互开放、互建互享为原则,突破行政区划壁垒,形成一个客源互动、品牌共建、信息共通的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3 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困境

3.1 大三亚旅游发展水平不均衡,缺乏共融式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环境

2017年,大三亚地区全年实现旅游接待2708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其中,三亚市全年实现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占大三亚分别为67.6%和92%。从数据看,三亚市旅游市场表现“一枝独秀”,而其他三县存在“吃不饱”的局面。即便是旅游接待人次表现突出的保亭县,其旅游接待人次占大三亚总接待人次的22%,但旅游收入只占大三亚旅游总收入的3.1%,旅游飞地现象明显。

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难点在于尚未形成共融式的发展环境。在吸引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供给方面,一市三县之间的竞争性高过合作性,导致了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封闭性。从现实情况来看,周边三县严重依赖三亚市的客源输入,虽然有主动融入大三亚的意识,但行动不强。

3.2 大三亚旅游合作进度缓慢,现有协调机制作用有限

地方政府作为旅游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我国地方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一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大三亚“一市三县”因行政区划各自为政,即便是成立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联席会议制度,旅游合作仍然存在重形式、重宣传,少有能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落地项目。

3.3 大三亚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严重滞后

受制于城市发展水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迟缓,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严重滞后,特别是各市县快速干道、城际公共交通尚未连通,严重限制了三亚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旅游公共服务方面,覆盖大三亚的旅游集散体系、旅游咨询体系、自助游服务体系及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仍未建立起来,制约了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发展,也有悖于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国际旅游岛整体发展战略。

4 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策略

4.1 全面构建开放共享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环境

大三亚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各市县应按照全域旅游“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的运营模式。进一步增强三亚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减小市县发展不均衡。建立多元化旅游公共服务投入机制,鼓励旅游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多种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共同参与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发展,优化积极营造旅游公共服务与全域旅游相互开放、互相包容、融合发展的环境,

4.2 建立高效协作的大三亚区域协调机制

建立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协调机制,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常态化议事议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快制定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顶层规划方案,实现各市县品牌统一、市场共管、信息流通、客源互动的大三亚旅游产业品牌。

4.3 促进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全域发展

构建统一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旅游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因地适宜的规划建设旅游风景道、城市绿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交通驿站等公共休闲设施。按照必要原则,稳步推进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及旅游标识标牌建设,丰富公共场所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软件升级,结合游客自驾、自助游特征,提升智能信息服务水平。建立大三亚行业监管通报机制和旅游应急联动机制,协调处理重大旅游事件和旅游投诉,共同维护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制定统一的大三亚旅游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确保各类旅游公共服务品质。

[1] 黄平利,樊文斌.大连全域旅游规划探讨[J].山西建筑, 2011, 37(35):28-29.

[2] 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 2013, 28(3):130-134.

[3] 王信章.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建设[J].旅游学刊, 2012, 27(1):6-7.

[4] 李爽,黄福才,李建中.旅游公共服务:内涵、特征与分类框架[J].旅游学刊, 2010, 25(4):20-26.

[5] 徐菊凤,潘悦然.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判断——兼与李爽商榷[J].旅游学刊, 2014, 29(1):27-38.

[6] 王京传,李天元.服务接触:目的地建设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视角[J].旅游学刊, 2012, 27(3):7-9.

猜你喜欢
三亚旅游三亚全域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浅析三亚市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海南三亚之旅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贵州小三亚』——罗甸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三亚旅游APP正式上线
三亚旅游警察创新旅游执法体制——成立全国首支旅游警察支队促使当地涉旅投诉减半
三亚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