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鳌镇美雅村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2018-12-05 16:40唐丹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博鳌文明村民

耿 佳,唐丹凤

(三亚学院 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海南省琼海市在“不拆房、不砍树、不占田、就地城镇化”的“三不一就”发展战略指引下,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同时,高度注重对当地自然生环境的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如今的琼海市已成为海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试点城市,在海南省每年的“美丽乡村”评选活动中,琼海市的美丽乡村就占了一半以上。因此,对美雅村乡村旅游的范例研究,对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能够为海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文献综述

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Gilbert&Tung在1990年提出,他们认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从事的一种休闲活动,并由当地的农户为之提供基本的食宿[2]。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相关学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对乡村旅游的类型、乡村旅游的规划原则以及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以城镇游客为主,集中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进行出游,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且游客停留时间较短的特点。另外,由于我国各个地方的地势、气候及经济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较快,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较少且较为落后。

2.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进展。周聆灵(2012)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游客对于基础设施设备的环境更重视,对现代附属功能的受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3]。吴冠岑(2013)年对乡村生态被破坏风险进行了评价和研究,认为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是乡村生态被破坏的主要问题[4]。

同时,我国有很多学者也对海南省的乡村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有进一步的研究。陈祥瑞和范士陈(2011)认为,海南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村融合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模式有助于促使两者实现共同发展[5]。蒋岚、李美萍和陈颖杰(2015)分析了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优劣,并提出了关于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的创新对策[6]。陈海鹰(2016)等提出,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互存互促关系[7]。

二、美雅村乡村旅游概况

1.区域位置。美雅村位于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博鳌镇地处海南岛东部海岸,是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融江、河、湖、海、山麓、岛屿于一体,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资源精华于一身,有“世界上自然景观保持最完美的河流入海口”和享有世界吉尼斯纪录的“玉带滩”自然奇观。美雅村位于万泉河入海口,毗邻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和博鳌禅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2.旅游资源。根据琼海市就地城镇化的原则,美雅村依旧保持着乡村独有的特色。因位于万泉河入海口,美雅村享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渔业成为美雅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美雅村还提供万泉河竹排漂流的水上活动项目,让游客在宁静的村庄里体验漂流的刺激感受。美雅村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肥沃的土地资源,为各种热带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水稻春天播种夏天就能收粮,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热带蔬菜水果供应。被当地人称为阿哥树的椰子树和被称为阿妹树的槟榔树在美雅村随处可见,它们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热带的象征,是热带植物的典型代表,也为美雅村打造具有村庄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提供了便利条件。

3.旅游项目。美雅村依据当地的特色及自然资源,开发了多种旅游项目,如原始竹排漂流、观赏农家田园风光和当地椰林风光、品尝农家乐、体验草莓等农作物采摘、与当地村民一起下地、捕鱼等。20元一位的原始竹排漂流项目能带领游客穿梭在乡间的小溪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让大家在漂流的过程中感受村庄独特的农家田园风光和最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椰林风光。同时,游客还能直接进当地的阿叔农家乐品尝新鲜的农家风味。

4.旅游接待人数。2013年1月,美雅村乡村公园正式开放,春节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随着美雅村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由于海南岛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因此美雅村接待游客的数量在淡季和旺季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淡季(5—8月)接待人数在1万以上,旺季(9月至次年4月)则是在3万以上。老年群体和在校大学生群体是美雅村旅游的主要群体。因美雅村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非常适合老人来此进行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而美雅村秀丽的田园风光和纯自然的乡村风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在校大学生来此采风。

5.经济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之前,美雅村的村民主要以打鱼和贩卖本地的农副产品为主,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且不稳定。发展乡村旅游后,很多村民都办起了农家乐,开起了青年旅社,有些村民还给游客做向导,使得美雅村的经济收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2012年美雅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1万元人民币,到2015年底,村民的人均净收入增长到1.78万人民币,增长61.82%。同时,村民的生产经营方式也从单一的务农向多样化进行转变。收入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由原先的生产性收入即种植业向多样性收入结构转变,在原有的生产收入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工资性的收入和资本性的收入,即投资所带来的年底分红等,经济收入更加稳定和丰富。

6.美雅村乡村旅游发展初期遇到的困难。首先,美雅村的乡村旅游起步晚,经验不足。美雅村在2012年下半年由市委市政府统一统筹发展博鳌乡村公园的基础上才开始发展乡村旅游。相比较欧洲以及国内的一些先进城市,海南的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美雅村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步时间也落后于很多其他村庄。美雅村在乡村旅游初期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经验方面尚存在着许多不足,发展显得较为困难。其次,美雅村缺乏知名度,客流量小。美雅村隶属于博鳌镇的一个小村庄,大多数游客都是因为博鳌亚洲论坛才了解博鳌镇和美雅村。博鳌镇旅游业主要是以大巴车的团体客人为主,而团体客人的自由活动时间少,所以在美雅村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初期散客的客流量较少。另外,游客游览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和玉带滩等较为知名的地方比较频繁,少部分自由行和自驾游的游客会选择走进乡村去体验田园生活。

三、海南省乡村旅游发展遇到的阻碍

1.发展不均衡。如今海南的乡村的发展并不均衡,一些依托于著名景区,经济相对发达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相对较快。而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如海南中西部地区由于开发较晚,通车较少,发展相对较慢,旅游建设效果并不显著。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仍有一些乡村存在泥化道路;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也不如城市那么方便,如果患了大病还需要进城看病;虽说如今的农村家家都通了水电,通了电话,但网络并没有普及到所有农村家庭。

2.可持续性不强。海南因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洁白的沙滩、美丽的大海等自然资源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条件,使得海南各个地方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容易造成海南农村生态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现象,容易使游客感到乏味。除此之外,大多数乡村走的基本是田园风光、农家乐的路线,产品落后、较为单一,品牌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形成品牌化发展,容易被复制,没有与时俱进,不利于回头客的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如今,海南大部分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依托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规划,一旦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撤出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之后,没有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能否在村民共同努力之下实现可持续化发展还未可知。

3.主人翁意识弱。由于海南当地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主人翁意识较为薄弱。在农村随处可见垃圾到处堆放的现象,没有分类放置和定期处理。村民随地吐痰、吐槟榔汁,没有专人进行维护与治理,不利于农村道路的干净整洁。大多数农户还养有牲畜,但村民并没有圈养,而是放任牲畜在村庄随地大小便,严重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此外,农村居民的卫生健康观念较为落后,很多村民生病都不舍得花钱看病,导致农村卫生医疗资源的闲置浪费。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农村生态文明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海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驾驭、医疗、环境卫生治理等乡村公共服务能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方便,让村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福利。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村的产业支撑和社会资本的注入则为其完善铺平了道路。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及当地政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社会投资的进入应给予优惠政策。第二,应完善相关的立法及管理监督机制,使相关政策能落到实处,真正让村民受益。第三,农村污水及垃圾处理问题也应给予特别重视,这是创建整洁美丽乡村的基本条件。第四,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加大公路的养护与维修力度,实现路路通、户户通的局面。此外,由于农村垃圾的随意排放,极易造成水源污染,因此必须实施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农村的饮水安全。

2.吸引社会投资。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有了产业的支撑后,有利于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民营企业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中,能为当地带来丰富的技术与资金来源,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的生产,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农村产业在民营企业和当地政府及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3.保持当地乡土特色,实现品牌化发展。农村与城市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及休闲宁静的生活方式,因此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农村自身的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原有的风貌。而在保持当地乡土特色的同时,每个村庄在发展过程中还应挖掘区别于其他乡村的特色,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品牌,避免被复制,最终实现品牌化发展。

4.加强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农村品牌需要维护,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是实现农村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虽是政府进行指导,但最终却是由广大的村民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而由于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自我约束力不强,对于维护农村生态文明成果的自觉性不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从业人员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自觉性,能够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保护环境,改变生活陋习,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加大美丽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为了增加公众对美雅村的熟识度,美丽乡村应该积极进行宣传工作。美雅村可以邀请各地的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和电视媒体,如人民网、新浪网、南海网、三亚电视频道和旅游卫视等,对乡村公园的建设做大力的宣传。此外,美雅村的乡村旅游特色和旅游路线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宣传,让广大游客进一步认识美雅村,了解海南岛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博鳌文明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请文明演绎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博鳌面孔
漫说文明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