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8-12-05 16:40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食品行业创新能力食品

孙 敏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1415)

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思维、人格和智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善于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可以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当今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在“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进行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科学确定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增加,同时对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变为吃得更有营养、更健康,这就要求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要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开发出新的符合大众需求的产品。而同时,随着水、空气、土壤的污染日益加剧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发明和使用,各种不安全食品的出现以及不安全的食品事件出现,作为食品从业人员要有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并能辨别和保护食品的安全。所以,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在食品发展的浪潮中不被淘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2]。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对创新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大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食品专业人才。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食品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对食品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所需,同时也是专业不断发展的方向。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本身缺乏自信心,缺乏创新意识[3]。在实际技能培养中,偏重于学生传统技能的培养,而没有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只会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而鲜有主动动脑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由来。所以在企业实践中,在校的优秀毕业生缺少变通,比较死板,不能适应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这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以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和更好地进行职业发展。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教学环节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抓住的就是教学环节,要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考核指标方面都加入创新培养的要素。

1.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教育方法仍然以“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启发、讨论和学生自己认知的建构,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首先在食品专业的将培养目标加入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从基本要求上就高度重视创新在食品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

2.增加创新能力培养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可以增加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比如在课程中,除了讲述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也联系食品行业的最新应用、食品行业的最新技术、食品行业的最新革新,让学生了解食品行业的动态和发展,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食品行业和看待自己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以《食品掺伪检验》课程为例,不法商贩为了追逐利益,会利用更新的技术和手段进行食品的掺伪,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掌握食品掺伪检验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又要不断了解掺伪的最新态势和学习掺伪检验的最新方法,以将不断日新月异的掺伪物分辨出来,维护食品的安全。

3.坚持教学方式创新。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电脑、手机等为终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想用户提供信息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4]。新媒体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黑板加粉笔的单一传播方式,为实现新颖、高效、便捷的知识传播提供现实可能性[5]。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比如微课、微视频等吸引学生,采用网上的对分易、问卷网、考试星等资源对学生进行考勤、学习情况、考试情况的追踪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最及时的反馈。灵活变通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教学创新,学生耳濡目染之后一定会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

4.增加创新能力考核指标。考核方式中增加创新能力的考核,考核是学习的指挥棒,如果在考核中体现了创新的内容,学生也会积极地去学习。原来的考试更多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考试的试卷增加创新类的考题,涉及前沿的内容及发散性思维都将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也可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内容以作品的形式上交,替代原有的纸质考卷的形式,也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教师将课程的考核方案合理设置,既要满足考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需要,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更好的形式来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二)活动赛事

增加创新思维相关的赛事,比如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食品专业举办食品掺伪检验创新大赛,在课程中进行食品前沿知识的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食品前沿知识的讲座,通过前沿知识的了解,明确食品行业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知识和技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每个行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必须要一直保持学习,要学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食品行业。

(三)师生科研

注重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鼓励教师申请科研课题,并给予科研上的政策扶持。只有教师一直在做科研,才能保持时刻关注行业前沿动向,才能给学生最新的视角和最前沿的知识。目前,学校在教师的横向和纵向课题上,在政策上给予了重大的支持,比如科研成果可以抵充一部分教学工作量,这可以让很多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科研上,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也就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创新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比如吸引学生进入到科研小组,由课题教师专门进行指导。这可以作为一门创新培养课程进行选修,学生的分数由课题指导教师打分。学生在跟随教师的科研中,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可以学习科研的工作思路,真正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

(四)校企合作

将食品企业真实的问题和项目带到学校,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师生参与解决和实施企业真实的问题,完成问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开动脑筋解决问题,也增长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了企业中学生利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提升。

(五)国际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之间互访、游学、交流生、互派教师访学培训、互相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颁发和开展科技研发合作等工作的开展,专业教师和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开拓眼界,通过最初的单纯的借鉴学习,再到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形成自己特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国家交流同样是增强专业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结语

当今社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是培养创新型食品人才的主要阵地,要从教学、活动、科研、国际交流等各方面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食品行业创新能力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量检定在食品行业中的重要性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自动化供粉系统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研究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