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2018-12-05 23:22张圆媛
北方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汽车出口核心技术新能源

张圆媛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太原030031)

我国的传统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以年产量34%的增速快速成长,增长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传统燃油汽车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之后,汽车未来的发展是以新型能源汽车为主。虽然我国传统汽车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采用非燃油作为动力源的新型汽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这和传统汽车的高速发展严重不匹配。新能源汽车的要想实现快速腾飞,就要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际情况,排除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协调好新能源汽车与安全、环保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争取把中国真正变成汽车出口强国。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传统汽车存量很大,而且增长迅速,这给我们的能源使用以及环境保护带来越来越严峻的压力。一方面我国石油消耗量日益升高,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也严重影响着空气环境。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PM2.5不断爆表,严重的空气污染给我国人们的出行、生活特别是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汽车排放。“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要求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并用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以实现节能、绿色、环保的目标,在未来两年以内,新能源产值需达到10万亿,因此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国家的重点所在。

到2018年2月末,我国已经出口新能源汽车15974台,出口金额达到0.5286亿美元,出口数量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47百分点,出口金额也增长了23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出口贸易方面比较快速的增长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90%是纯电动力。

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没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供学习和借鉴,而且基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也较晚,由于相关政策、配套设施等还不完善,致使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国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不占优势。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给了我国汽车行业政策上的支持,更有利于车企转换思维,抓紧实现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并加大投入进行科技研发,尽早开拓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引导海外大众的消费转向新能源汽车。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在政府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出现向好的局面,相信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前景将一片大好。

二、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出口秩序混乱

由于新能源汽车是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客观,而国内的相关产业的引导政策、规范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我国的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为获得国际市场订单,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相关国家法规的措施,与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恶性竞争。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损坏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整体形象。

(二)新能源车企核心技术匮乏

要想使新能源汽车得到飞速发展,就要解决核心技术,如电池蓄电能力,充电配套设置建设等。这些核心技术难题其实不只是在山西,更是整个国家汽车行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方式大多是对传统汽车进行细枝末叶的修改,而完全不重视甚至故意忽略了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没有核心技术,汽车发展就要受制于国际先进技术。目前正在发生的美国政府对中兴通讯的技术制裁案件应该引起行业的高度重视。

对于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技术难题其实是电池蓄电能力,电机使用效率、电子控制等,这些技术的缺乏导致我国的自主品牌产品无法跟国际上的汽车生产商进行抗衡。横向观察之后,我们发现,我国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仍然无法跟国际车企的新能源汽车相提并论。此外,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的关键问题日渐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的瓶颈。

(三)出口格局单一,主要市场政局动荡

由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没有自己的高端核心技术,为了降低成本,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要出口低端商用车到国际市场。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中,以北非和中东地区为主,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占总出口量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过度依赖发展中国家市场,让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非常容易受到这些国家的政局影响。以利比亚、埃及、叙利亚为例,近来,由于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这些国家发生骚乱甚至军事战争,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一)政府加大出口扶持力度,完善配套政策

>

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按照国家相关的产业扶持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扶持力度,在符合国家法规的范围内,减少相关汽车企业的税费负担,从而减低企业生产成本。对出口的汽车企业实行符合市场规律的出口退税,增加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信贷资金支持,为他们提供比较健康、有序、可控、安全的金融环境。国家的相关金融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出口企业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

我国政府还要鼓励研发、特别是核心技术的研发,有了核心技术,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有利于我们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国家不仅要支持企业做研发,同时还要积极配合新能源汽车企业,从国家的高度建立技术支持机构,以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突破。另外,国家还可以通过税优、补贴等政策支持,激励汽车企业积极开展研发工作。政府应引入银行、风险投资公司等金融业务,给部分有发展潜力,有核心竞争力的车企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应颁布新能源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加强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降低购买成本,继而引导消费。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完善汽车性能的同时,政府通过各种补贴和减免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此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有赖于消费观的转化。因此,政府应大力宣传环保以及低碳生活的意义,让消费者在无形之中渐渐增强环保观念,继而认可并购买新能源汽车。我国要与目标市场国家加大合作的力度,比如说实行有利于进行人员进出的免签制度。引导企业加大对目标市场国家市场情况的了解力度,生产出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生活需要的新能源汽车。

(二)促进研发,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想使新能源汽车得到飞速发展,就要解决核心技术,比如电池蓄电能力,充电配套设置建设等。这些技术不能等靠拿,需要企业自身发奋图强,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研发,有了核心技术,打破西方技术垄断,有利于我们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汽车企业应努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占领市场先机。此外,汽车企业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技术合作平台,互相学习,以加快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研发核心技术的关键因素是人,企业一方面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并有针对性地培养新能源相关学科的专门人才,以满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另外,针对新能源领域贡献很大的人才,企业为了达到鼓励效果,可以进行各种奖励。如以提供住房、专利发明、专有技术等参与分配等方式,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三)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激发市场活力

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由于没有自己的高端核心技术,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发达国家的市场认可度低,主要出口市场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北非和中东地区。这些地区政局不稳,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存在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市场,通过核心技术的升级,来提升汽车的市场知名度,让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市场能认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减少产销失衡状况出现的机率,让他们能逐步摆脱对国内补贴的依赖,增加自我供血、造血能力。新能源汽车要在加强自身产品质量建设的同时,进一步进行有效的产品品牌宣传,让海外市场能更深度认识、认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大与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合作,积极吸收先进企业的技术开发制度规划,携手共进,利益均沾,让我们的企业能在合作中得到发展的机遇。要不畏强敌,与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同台竞技,采取差异化营销手段,让自己能在与狼共舞中,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语

在文中论述了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出口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和问题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再加上笔者的分析能力有限,致使一些分析和结论流于表面,因此分析结果难免挂一漏万。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我将持续关注和研究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汽车出口核心技术新能源
商务部:加快推进与重点汽车出口国家和地区签订自贸协定
我国汽车出口欧洲的认证现状探析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汽车出口四年下滑40% 自主品牌海外遇冷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