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习惯培养三策略

2018-12-05 10:13方小兰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8年33期
关键词:绘本图书创设

□方小兰 陈 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学前阶段儿童早期阅读书面语言准备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已成为幼儿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研究发现:3—8岁是儿童学习阅读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阅读能帮助儿童初步获得核心经验,产生运用书面语言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有益于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自主阅读能力。

儿童绘本有别于一般的图画书,它侧重图画的叙事作用,不依赖文字,主要以优美、直观的画面讲述故事,降低了儿童阅读的难度,符合学前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优秀绘本,不仅可以帮助儿童认识外部世界,增加感性经验,还能促进儿童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启迪儿童的审美心灵,让儿童在阅读中体验美感。因此,浙师大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以绘本为载体,开展了全园联动式绘本阅读活动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设绘本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园绘本阅读环境的创设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热情。为此,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幼儿创设极佳的阅读环境。

(一)建立开放式绘本馆

绘本馆最早是由一间库房改建而成的。最初,教师安排好班次,每班每周只能轮到一次阅读绘本的机会,难以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鉴于此,教师开始思考改建绘本馆的工作,最终一致决定创设一个全园开放式的彩虹绘本馆,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实现幼儿与绘本的零距离接触。

1.依据题材,分类摆放

教师根据题材对绘本进行分门别类的摆放,分类的标准主要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五大领域的分类规定。此外,教师还将健康领域细分为品格培养、生命教育两块内容;将社会领域划分为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环保意识等内容;将科学领域划分为科学探究、数学认知等内容。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2.创设特色绘本栏目

除了对绘本进行分类,教师还创设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栏目,直观而形象地向幼儿展示各类绘本,开阔幼儿的阅读视野。部分栏目如下表所示。

表1部分特色绘本栏目

(二)创设园区阅读环境

除了创设特定区域内的阅读环境,幼儿园还关注园内物理环境的创设。教师通过墙面彩绘、廊道装饰、搭建绘本小屋和创设亲子阅读吧等方式来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

1.墙面彩绘

幼儿园的楼梯两旁画有《杰克与豆蔓》《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墙绘,在二楼、三楼的阅读长廊,也画有一些精选绘本的封面图案。幼儿走进幼儿园,就像走进了奇妙的绘本世界。他们常常被一幅幅风格独特的绘画所吸引,从而对绘本内容产生关注。

2.悬挂装饰

幼儿园三个楼层的走廊上分别悬挂着不同的装饰物。一楼是教师用布片制作的绘本中各种主要角色的玩偶。生动有趣的绘本玩偶在充当幼儿玩具的同时,还能引起幼儿对绘本的关注,推动幼儿进一步阅读绘本。二楼和三楼都悬挂着绘本中经典画面的插图。这些绘本大都是由幼儿自己创作的,教师和幼儿经过共同挑选,将绘本的精彩插图截取出来,悬挂在显眼的位置,供大家欣赏。

3.亲子阅读吧

幼儿园将大厅的角落设置成亲子阅读吧。该场地设有沙发、桌椅等,为亲子阅读营造了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为了丰富亲子阅读吧的阅读素材,教师定期提供各种类型的绘本,有针对性地挖掘绘本中的各类元素,让家长与孩子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教师还在亲子阅读方面对家长作出指导,给予帮助,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通过启发式的讨论,让绘本中美妙的图画、有趣的情节内容以及意味深长的哲理在浓浓的亲子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家长和幼儿共同成长。

二、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提高幼儿阅读的自主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基于此,幼儿园围绕绘本阅读,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绘本阅读特色活动,让幼儿能够自由、自主地进行阅读、表达、创作、表演,从而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开展全园绘本漂流活动

为了使绘本能真正实现流动、共享,幼儿园在全园开展了“我的图书去旅行”分享漂流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幼儿自主选择图书、介绍图书、分享图书、交换图书、寻找图书等内容。这些内容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能有效帮助幼儿爱上阅读。

教师还向家长发放活动倡议书,将活动的意图、目标、流程以及具体安排告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使“我的图书去旅行”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家长和幼儿经过商议选择带一本绘本到幼儿园,幼儿将自己所带图书的名称、内容和图书卡(姓名、班级、推荐语)张贴在封面上,并在所选图书的封底张贴“我的图书去旅行”活动记录表。幼儿每天将交换得到的图书带回家,并向家长介绍。家长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并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

“我的图书去旅行”活动前期主要是在班级内部和同龄对班中进行,最后再在园内以“大带小”的方式展开。教师将幼儿带来的图书集中放置,分成三个组团,分别陈列在十二个书架上,布置成图书区;将一楼阳台上的长条凳以及幼儿园特有的山坡、亭子、树林等地点布置成阅读区,为幼儿创设安静、自然的读书环境。“我的图书去旅行”活动深受家长和幼儿的喜欢,这一活动在幼儿幼小的心灵内播下了爱阅读的种子,对于增加幼儿自主阅读兴趣,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皆有重要意义。绘本漂流不仅节约了阅读的成本,增加了幼儿阅读量,还帮助幼儿在漂流中学会分享,从而获得共同成长。

(二)设立彩虹绘本剧场

绘本剧表演是绘本阅读活动的延伸,指的是把绘本改编为戏剧,以戏剧的形式来表达绘本中的内容、情节或主题。绘本剧是一门综合运用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具有的综合性、表演性和游戏性等特点,能较好地满足幼儿自我肯定、自我表现的欲望。

幼儿园通过主题推进式绘本剧表演的形式,尝试对课程进行研究与实践。教师从众多的绘本资源中收集和选择幼儿感兴趣又适合表演的绘本故事,与幼儿一起分配角色、编排剧情动作、布置绘本剧场情境、制作表演道具……以满足幼儿爱听、爱读、爱演、爱编、爱画的兴趣需求,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这不仅能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也能帮助教师提高组织、协调、指导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绘本剧场活动的开展还给幼儿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才能。幼儿在绘本剧中担任演员、工作人员和观众,有机会参与每一场表演,其间,他们不断丰富自我体验,提高感知外界事物的能力。

(三)“围裙妈妈”“领带爸爸”讲故事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各位家长的特长,开展了“围裙妈妈”“领带爸爸”讲故事的活动。这一活动由家长自愿报名,确定时间和顺序,轮流为幼儿讲述绘本故事。为了让所有家长都能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园还开展了关于绘本阅读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家长们了解了绘本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继而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探索绘本的美妙之处。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还能促进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增强家校联系。

(四)利用广播,讲述绘本故事

幼儿园以园内广播为媒介,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分享、交流绘本故事的平台。这一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园的绘本阅读特色活动而策划,每一期都安排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来播报,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语言才能。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别播报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小班主要以儿歌、民间童谣为主,中班以诗歌、散文为主,大班则以古诗、绕口令、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为主。幼儿园还设置《老师讲绘本》栏目,精选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欣赏的绘本,引导幼儿对不同绘本进行赏析,激发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

三、开设绘本阅读专项课题,助推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解决绘本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幼儿阅读能力,幼儿园开设了有关绘本阅读的专项课题,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绘本阅读专项课题主要包括三方面:早期阅读方式的实验研究、儿童绘本阅读中的美术欣赏和小班幼儿绘本阅读中语言核心经验策略的研究。这三个课题的内容与幼儿的绘本阅读息息相关,开展这类课题研究,有利于发现和解决阅读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教师发现幼儿早期的阅读方式主要以策略性阅读、听读式阅读、自主式阅读三种方式为主。教师运用适宜的策略,通过实际教学活动解决当前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提高绘本阅读的效率和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儿童绘本阅读中的美术欣赏这一课题,教师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美术元素,从绘画的视角寻求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的绘本作品,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探究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操作性强的、基于绘本欣赏的教学指导策略。对于小班幼儿绘本阅读中语言核心经验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教师以小班绘本主题教学《神奇糖果店》为例,通过主题绘本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绘本阅读核心经验的形成进行了多方面探究,促进小班幼儿绘本阅读能力的发展。

学前阶段是儿童阅读兴趣的养成阶段,将对儿童后续的阅读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绘本作品是简单易读的阅读材料,幼儿园教师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整合各类资源,选择合适的绘本,开设丰富的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幼儿的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绘本图书创设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书推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