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运行机制调查研究
——以四川农业大学为例

2018-12-05 03:00魏小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62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服务中心体育锻炼中心

□刘 霖 廖 娟 魏小钦 张 倩 阮 静(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雅安 625000)

前言

在2015年《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的国家政策指导下,四川农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建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进一步保证学生以及老师科学的体育锻炼和有效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但是,该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不断探索发展阶段。本研究沿着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已开展的工作,了解中心工作产生的效果和价值,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运行机制的成败得失,使中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1、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的涵义和管理模式

高校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是以学生体育组织形式成立从事体育专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的体育部门。中心利用学校现有体育软件和硬件设施,围绕开展的体育项目,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体育指导和服务,并在活动中担负竞赛、组织、裁判等不同角色,使体育活动、训练、竞赛一体化的体育组织模式。中心指导和服务项目众多,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羽毛球、网球等,以及一些新的体育项目,如攀岩、定向越野等。通过中心指导和服务,在师生现有运动水平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使师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运动中,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建设体育文化,也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技能的舞台。

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目前运行的管理模式是中心主任由学院领导担任。中心设秘书部,部长由党委办公室主任担任。项目部长由专业老师担任,下设专业项目组,项目组包含各专项队的老师以及学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由团委老师担任,队员包括全体学生会成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心实际运行过程中,学院专业老师都是中心成员。中心主任负责审核项目、协调;秘书部负责存档、具体执行协调工作;项目部负责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志愿者服务队负责后勤保障、宣传保障、人员保障。

2、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活动开展

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承接大小体育活动近40次,其中有学校体育部门、学校其他工作部门以及各学院的体育部门的体育活动,活动内容和项目多样化,活动包括篮球、排球、足球、运动会、武术等传统的项目,还组织开展了定向越野、网球等一些新的项目。(表1)

表1 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活动开展表

中心在承接活动主要分为主办和承办两个角色,中心主办活动工作包括活动的策划、组织、人员协调以及实施等,也要为比赛提供裁判、赛事工作人员和赛事所需的器械。承办活动工作包括提供裁判人员、赛事所需器械以及某些新兴项目的指导人员。中心是由体育学院创立的,主办的活动是体育学院自行筹备举办的,承办活动的活动就是由学校体育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和其他学院筹办的体育活动。

中心承接的活动广泛,涉及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几乎覆盖退休教职工在内学校的师生。在承接活动中,篮球、排球、足球等传统项目中心就只需提供赛事器材、工作人员以及裁判人员,而定向越野这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学校师生几乎不了解,中心会委派专业指导人员队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教授如何完成这项活动任务。中心在开展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根据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调查,9.3%的同学满意中心的指导与服务工作,39.53%对工作满意,48.84%的同学觉得一般,2.33%的同学不满意,结果表明,中心的工作是大家认可的,广受学校师生的赞许。

3、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优势

3.1、有利于保持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高校体育教育大多数采用的一年或者两年制教育,其余时间就是自我锻炼状态,仅靠每周90分钟的学校体育课程无法实现教学目标,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共同达到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成为结合点,使课内课外体育学习一体化。中心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学习体育基础理论和技能,掌握基本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主性、积极性。学生还可以通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培养体育兴趣,获得体育活动能力,最终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保持身体健康。同时,学生参与活动促进理论实践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2、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专业的体育活动

在高校中,非体育专业学生占大多数,并且非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开展体育活动缺乏体育专业方面的理论和技能。调查分析显示,学校有57.14%的学生知道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并且85.71%的学生支持该中心的存在,14.29%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也由此可见,学生希望有一个专业的体育指导和服务的团队为学校的体育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可以在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下进行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可以在学校体育活动指导与服务的工作中担负重任,为活动提供专业体育理论和技能指导,全面、高效的体育服务,让各体育活动可以在专业的指导下,科学条理的进行,保证每一个体育活动的顺畅开展。

3.3、有助于带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在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数据分析看,45.24%的学生十分喜爱体育锻炼,35.71%的学生喜爱锻炼,19.05%感觉一般,没有人反感体育锻炼。在每周的体育锻炼次数上,4次以上占33.33%,2-4次和1-2次的均占30.95%,但还有4.76%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学校大部分学生有体育锻炼意识,而且喜爱锻炼并且经常参加锻炼,有一部分同学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但是大部分学生没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导致原因:(1)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任务的繁重导致没有体育锻炼时间;(2)部分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大部分课余时间放在打游戏上面导致没有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围绕学生兴趣和爱好开展具有趣味性、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也要开展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结论

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表面的运行状况良好,但是随着承接的活动增加,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心的组织结构不完整,中心的固定人员过少,组织结构设置显得不完善、不合理,过于单一,不利于中心的管理以及工作的具体落实。中心对外工作调研不足,随着中心承接的活动增加,显现出中心在对外工作调研方面的不足,中心提供的指导与服务不能满足其他体育部门的需求,中心的项目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锻炼需求。在组织管理方面,中心缺乏应有的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不齐全,活动开展流程不够完善,中心一些消耗品补充不及时。中心在不断在运行中进行改善,但是加强组织管理,完善相关制度成为中心发展的重心。因此,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指导与服务中心应该借助学校的优势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机制,通过多方的协调管理,带动中心的良好发展。明确工作流程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制度机制,使中心成员责任明确、分工明确、相互沟通,更加高效的实现中心的运行,保障体育活动的高质量。

猜你喜欢
服务中心体育锻炼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股东大会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