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初探

2018-12-05 10:59刘婷婷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学生公寓

摘 要:高校公寓党建工作是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措施,是完善高校党建工作体系的必然选择,是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必要途径。在新形势下,公寓党建的重心应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先锋模范服务平台、学风建设引领平台。

关键词:高校;学生公寓;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公寓已不仅是大学生课余生活和情感交流的场所,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公寓团建便是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顺势之为。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党团组织的初创时期,彼此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党创建团、领导团,团协助党的关系就得到了确立。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是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应充分发挥党领导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切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一切工作的始終。

一、公寓“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学分制的全面实施,学生公寓逐渐演变成大学生的重要活动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寝室氛围、寝室人际关系愈来愈息息相关。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对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推进公寓“党建带团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促进基层团组织在基层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切实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一)公寓“党建带团建”是占领公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措施

在当代大学生活中,宿舍生活几乎占据了大学生在校的2/3时间,大学生受朋辈关系的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95后、00后青年正大规模步入大学校园,新一代青年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弱、交际能力差、自理能力差等个性鲜明的特点。研究数据显示,全国大概有20%的大学生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情绪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抑郁是引发大学生暴力事件、自杀事件的重要因素。

(二)公寓“党建带团建”是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体系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党建工作进公寓是健全党组织体系,加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党建带团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充分发挥团组织凝聚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的优势,党团协作,从而在思想引领、学风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切实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党建工作进公寓也是迫于加强党支部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党建工作进公寓是党建工作的又一创新,为党组织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三)公寓“党建带团建”是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必要途径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开展,首先将关注重点由课堂转移到寝室,将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表现纳入考核范围,有力规范了学生党员的言行。与此同时,学生党员的表现也将呈放射状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这将有利于正确引导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实现全方位育人。

二、推进公寓“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问题与挑战

推进公寓“党建带团建”工作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公寓存在党建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挑战在于,大部分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经验不足,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队伍力量薄弱,工作机制不完善

首先,关注度不够。公寓党建依托于独立于以学院为党支部的党组织,不可否认党建的重心常在学院,公寓党建工作的实际意义凸显不够。其次,队伍力量薄弱。多数高校公寓党总支书记由学生处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支部书记由部分学生辅导员担任,公寓团总支书记多为校团委相关老师担任。相关管理人员多为党建工作经验不足的行政人员,力量较薄弱。此外,工作机制不完善。部分高校并为厘清公寓团总支和公寓党总支的关系,两个组织各行其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整个工作机制不够科学。

(二)部门缺乏沟通,未形成有效合力

高校党建进公寓是党建工作的拓展和延伸,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高校党建进公寓要取得实效,公寓党总支、公寓团总支、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各部门间须及时沟通,分工明确,通力协作,这是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然而,随着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宿舍管理员多是学历不够高的务工人员,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依托宿舍管理员落到实处。一般来讲,学生辅导员和公寓党建负责人员也缺乏沟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对学生生活状况了解不足,很难“对症下药”。

(三)工作浮于表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欠发挥

经调查研究,约75%的学生党员在公寓生活中起到了积极的榜样引导,然而约25%的学生党员在公寓生活方面未能充分体现模范带头作用。客观来讲,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多为表面工作,取得实效的较少。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以张贴党务宣传栏、“有事找学生党员”等内容的标语作为宣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切实发挥要求各学生党员走近群众、走进群众,真心实意想方设法地服务学生群体。部分高校并未将学生党员在公寓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未明确学生党员在公寓中的职责所在,这也不利于党员亮出党员身份,接受广大同学监督的同时服务师生。

三、公寓“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探索

基于高校党建进公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只有对内完善规章制度,对外加强沟通合作,(下转第48页)精心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先锋模范服务平台、学风建设引领平台三项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公寓党建工作在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拓展党建工作的影响范围。

(一)加強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打造思想政治育人平台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实高校公寓党建队伍。一方面,应坚持辅导员入住公寓制度,加强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应适度增加人员配备,尽量坚持以楼层为单位建立支部,在支部委员会之外设置楼层长、楼栋长等职务,保障公寓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一套科学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是高校公寓党建的基础。公寓党总支建立前,应建立规范、操作性强的党员发展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考核制度、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制度等。以此确保高校公寓党建工作有规可依。

(二)创新党建模式,加强党员管理,搭建先锋模范服务平台

创新公寓党建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为切入点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注重氛围营造。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公寓文化评比大赛、以寝室为单位的环保服装设计大赛等各类比赛,开展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的讲座及沙龙活动。二是提高党员身份意识,发挥党员作用。在公寓一楼大厅粘贴学生党员信息公告栏,一方面可亮明党员身份,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普通同学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分设公寓楼栋长及楼层长,在楼层显眼处粘贴相关信息。

三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引领作用。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依托,增强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大局意识、 责任意识。可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组建小队参加。在亮明党员身份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四是开展创先评优活动,充分展示特色。根据公寓党建相关规章制度,开展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主题民主生活会等评选活动。在彰显特色的同时,也促进公寓党建工作逐步发展。

(三)注重朋辈影响,坚持以点带面,打造学风建设引领平台

学风建设也是公寓党建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应坚持引导学生党员深入普通同学,以实际行动帮助同学提高专业素养,从而加强学风建设。可通过专题学习讲座和沙龙、专业技能大赛等,也可通过学生党员进寝室等方式进行。

学生党员可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由辅导员提供参考结对帮扶名单,划定重点帮扶对象,高年级帮扶低年级同专业同学以及其他重点对象,以此明确工作职责,促进公寓学风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寓党建工作应结合高校办学实际情况,顺应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克服“党建带团建”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运用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在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工作进公寓,既延展了党建工作的开展范围,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又切实推动广大学生党员参与其中,增强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服务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2] 于志强,杨名.基于历史脉络的党建带团建工作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2):33-38.

[3] 吴景龙,戈春楼.高校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探索与研究[J].党建研究,2017(02):24.

作者简介:刘婷婷(1989-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学生公寓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学生公寓“五进”工作法治化的路径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
安徽:《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地方标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