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对策研究

2018-12-05 10:59曹亚康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建设对策教学团队高职

摘 要:高校的发展、教学活动及科研项目主要取决于教学团队的质量,但目前的教学团队存在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应用实践能力不足、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教学团队现状进行改革建设,探索出提高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学团队;建设对策;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高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的,科研项目的大部分也是由教师承担的,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和所培养出来学生质量的优劣,所以,通过对师资质量进行诊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提高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基本现状

为了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国内外进修和培训、校际学者交流或访问学者等方式,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始终坚持以专任教师为主体,充分参考兼职教师意见的基础。实现一方面满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另一方面有效解决专业师生比失衡和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现存问题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任教师主要以中级、初级职称为主,副高及以上比例小,未能形成合理的专业梯队结构。并且,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以年轻人为主。总体来说,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但从年龄的发展上看,教师的主力队伍过显年轻,教学经验仍显不足。

(二)青年教师应用实践能力不足

师资队伍相对年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数量多,为适应行业变化发展,教师技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多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企业及施工一线顶岗实践,加大培养力度。

(三)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应进一步紧跟行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城轨运营管理专业信息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全面深化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社会服务职能。

(四)师资队伍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缺乏应用科研人才,高学历教师比例偏低,导致承担科研项目的力量薄弱,制约了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对策研究

(一)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

首先,做好院级教改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不同类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分类指导工作;其次,做好师资队伍内部不同人才的梯队建设工作,完善由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人员共同组成的师资队伍。

(二)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学能力,学院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等赛教活动,以此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学能力。

(三)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院“双师结构”的专业师资队伍,学院要求近3年入校的专业技术岗位讲师及以下专职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及时掌握本专业发展动态、生产工艺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充分学习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工种的工作流程、岗位素质、知识技能等要求,并引导专职教师结合专业教学需要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出国培训

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分批分期进行业务技能进修培训,创造条件安排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学习、行业企业调研、顶岗锻炼和技术交流,最终使城轨运营管理专业骨干教师每人至少有一项技能达到满足一线要求,能熟练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带领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五)选聘高水平兼職教师

从行业企业选聘一批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突出、熟悉地区和行业情况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城轨运营管理能手担任校外实践教学,以一线人员兼职承担专业技能课教学、实训实习指导。

(六)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

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教师形成长期研究方向。要有意识地树立一种团队攻关意识,尽快组建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营造相互取长补短的科研氛围,教学团队也是科研团队,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教学和科研并进。

(七)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教师团队的社会服务职能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高职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为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教学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了一条有效之路。

四、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经过诊改建设,师资队伍的结构趋于合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师资队伍的社会服务充分发挥以及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明显改善,教学团队建设效果显著,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双师素质良好、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施晶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5):121-124.

[2] 董玮.构建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4):334.

作者简介:曹亚康(1987-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设对策教学团队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完善高校考试管理,加强考风考纪建设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