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巧收放,数学见实效

2018-12-05 08:55王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实效策略

王娟

【摘要】从建构主义的学说到“学讲方式”的践行,无不在强调学生参与课堂.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课堂需要大胆“放”给学生,同时教师也需要适时“收”回话语权.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从预习、思考、讨论、总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放”与“收”的智慧,探索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收放;实效;策略;学讲方式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输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进而依据已有的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但小学生毕竟年龄尚小,已有的经验太少,还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帮助.因此,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控课堂,更需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课堂巧妙的收放,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一、预习敢于放,教师及时收

现在很多教师教学,对于学生的预习要求很少,不像对于课后的练习那样明确和严格,有的教师布置预习只是随口一句“请大家明天上课前预习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因为教师的布置太笼统,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而且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也没有检查,没有检查的任务布置对于小学生而言效果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布置预习应该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不是简单地看一遍教材了事,此外还要有对预习的检查,以督促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比如,学习“千克和克”一节,教师要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这一节,让学生课前基本达到熟悉所讲的内容,了解“克”与“千克”的概念.笔者没有采用平时教师采用的导学案,而是制作了一节微课视频,布置学生课前观看.视频制作从观察开始:一袋化肥标注50千克,一袋米标注10千克,一袋盐标注200克……再让学生了解没有标注重量的需要用秤称量,然后教会学生如何读出秤的读数,再到“千克”与“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 000克……这个微课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观看,不会的可以反复观看并辅之以教材.到上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用填空题、连线题、判断题等不同的形式检验学生,这就是笔者所谓的及时“收”.

二、思考适时放,教师学会收

学生思考的动作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段,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的即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了,也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常常导致学生快要得出思考结论的时候就被教师叫停,让学生常常感到遗憾和沮丧.这种情况就是教师设计问题的时候,不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造成的,这种情况如果经常发生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思考的紧张感,从而造成了放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无效性.

比如,学习“平行和相交”一节,根据教材所给的三组直线,第一组两条线直接互相垂直而且交叉一起,第二组直线间距相等,这两组学生一目了然,第一组相交,第二组平行,但是第三组呢?笔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有的学生说:“两条线没有交在一起,就是平行的.”有的学生则说:“既不平行也不相交.”有的学生说:“是相交.”但没有说出理由.笔者则适时收回发言权,提醒学生说:“直线和线段有什么不同?”学生则很快明白了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如果把这第三组的两条线延长则很快就会相交了.这种“收”需要掌握时机,在学生迷惑而又急于理解的时候,是最佳时间.

三、讨论大胆放,教师灵活收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促进学生互助交流,进而达成教师布置的目标,完成较为复杂的学习任务.合作能力是现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学讲方式”就着重要求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或者小组之间既能“学进去”又能“讲出来”,尤其是小組内部,促使学生“讲出来”的动力很多,各个小组间有激励的机制,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小组内优秀的学生就会主动对没有解决问题的学生“讲出来”.

比如,学习“平行和相交”时“经过线外一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笔者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作图,有的组直接用直尺经过A点顺手就画了一条直线,有的组先量出点A到直线的距离,然后再重新找一处与直线同侧同样距离的一个点B,然后画出一条同时经过A点和B点的直线……经过充分的讨论,有的组学生依据教材中所给的“画一组平行线的作图技巧”中找到了方法.这个时候再让学生讨论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了.教师要肯定用直尺和三角尺搭配作图的最佳方法,也要指出其他作图方式的错误和缺点,这样学生很快就牢固掌握了作图技巧.

四、总结机智放,教师巧妙收

总结的环节是数学教师常常忽视的环节,要么用布置作业作为结束语,要么讲到哪里就停在哪里,缺少总结的环节.这首先是教学环节不齐全,另外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知识总结,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学讲方式”中鼓励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学会“缓一步”,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讲出来”,不全面的地方教师再补充一下.

比如,学习“运算律”中的“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时候,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乘法的运算律特点,笔者问学生:“这节课咱们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看看哪一名学生能替老师说一说.”学生则立即开始打开教材回顾起来,有的学生给大家总结了“乘法交换律”的特点,有的总结了“乘法结合律”的特点.笔者再让学生思考这种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可以验算,有的学生说可以让计算更快,笔者又进行了适当补充,以让学生更为明确.

教学中的“放”是指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收”是指教师的适时介入,教师引导、点拨、补充,这二者缺一不可,而且时机要掌握恰当,“收放”巧妙,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又能准确控制课堂,让课堂放而不乱、见到实效.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实效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我所运用的“学讲方式”
论创新教学方法对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