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颍上:“科技+N”模式推动交管工作提速增效

2018-12-06 03:19
汽车与安全 2018年9期
关键词:勤务交管交通管理

科技+系统建设 推动交通管理信息化

颍上县公安局加强科技装备建设,安装智能交通前端设备,实时监测解放路、交通路12处堵点交通状态,自动预警拥堵,及时发布交通信息,方便群众出行;同时,颍上县公安局还在公交站台建设16个可视化交通诱导屏,实行实时交通信息播报,准确发布公交车运行信息,建成4G、WiFi网络全覆盖,促进文明乘车。

为了进一步优化解放路与交通路“非机动车道人、车分离”等交通组织方式,颍上县公安局改造11处交叉路口,设置6处借道左转、9处潮汐可变、3处拉链式通行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10处,精细化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增设2处交通信号灯自适应系统,优化解放路与交通路信号配时情况,提高信号灯自适应控制路口的比例,最大限度提高路口通行效率;采用慢行交通一体化理念,取消部分绿化带,增加车道,设置行人二次过街设施,封堵36个绿化带缺口,实行港湾式公交站台14处,公交车进出站不影响后方车辆通行,避免车辆拥堵。

科技+动态勤务 实现交通管理实战化

在颍上城区3个繁华路口,6个液晶大屏很是显眼。据交警介绍,这是专门用来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违法行为深度识别、曝光、处罚的,促进群众文明出行。

颍上县公安局加大对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检测、抓拍,建设违停自动抓拍系统21套,整合分析高德地图、视频监控、地磁采集的交通管理数据,在违法停车多发路口安装违停自动抓拍球,对车辆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逆行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检测、抓拍,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查处违法停车,重点加强交通堵点乱点的整治力度,以人工抓拍、自动抓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网上巡查密度,营造严管严罚的高压态势。

颍上县公安局积极推行网格化勤务模式,建立“网格勤务+机动勤务+夜间勤务”新模式,实施“灵活布警、快速反应、动态查控、多警联动”的用警机制,实现“点、线、面”全面覆盖、全时管控,在智能升级改造后的解放路与交通路增设违停拖移、占道清理,将警力摆放路面,切实做到整治交通乱点、堵点。

在实现24小时查缉全覆盖的同时,颍上县公安局高标准建设交管信息平台,运用交通违法精准查缉、交通运行指数分析、交通安全风险预警、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等研判模型,常态化多维度开展研判分析,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跑路”,确保勤务部署与警情变化同频共振。

科技+群众工作 实现交通管理规范化

解放路是颍上县城区主干道,分布着几所学校,每到学生上下学期间都会发生交通拥堵。针对市民反映的问题,颍上县公安局立即采取行动,每天抽调交管大队机关民警20人,配合城区中队组成“高峰岗”执勤队伍,高峰时间段在城区重要路口、学校门口准时上岗,及时疏导,依警情延时管制,解放路的拥堵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颍上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交通事故处理开展短信回访活动,通过短信评警、官方微信、政府论坛等多种渠道收集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问题最多、呼声最大的解放路与交通路交通乱点、堵点,集中力量、专人专办,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声;每周五定期走进广播电台直播间,倾听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大力建设广播、手机、互联网等公众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坚持问计于民,征集群众对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意见建议150余条,及时整改,为交通控制、交管诱导、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原载人民公安报)

猜你喜欢
勤务交管交通管理
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员跨扇区后援决策的心理因素研究
太空“交管”亟待加强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公安交管推行一站办结等6项新措施
论交通管理中非机动车及行人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善对策
英军撤离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