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鉴定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应用进展的研究

2018-12-06 06:33王小庆吕艳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药材粉末中药

王小庆 吕艳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中药材鉴定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以及用药疗效的关键,同时,通过中药鉴定能够避免假冒伪劣中药材应用于疾病治疗。现阶段中药鉴定方面可采用的技术方法较多,比如:经典物理化学法、中药指纹图谱技术、色谱分析法、X射线衍射法等等[1]。中药鉴定方法需要满足广泛应用特点,通过显微镜能够观察中药材显微结构,进而对中药材进行鉴别,较上述相关鉴别方法,显微鉴定技术对仪器设备要求低,因而其应用价值较高。本文综合国内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显微鉴定新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以及进展,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1 显微鉴定技术发展历程

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理论在1839年前后被提出。随着植物解剖学以及细胞分析技术的发展,显微镜在相关植物结构研究中得到重要应用。最终关于植物用药显微结构的描述记录在《植物性生药学基础》,此后,不同植物药品解剖图谱发表并作为上述研究的补充。这些都为中药显微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不同中药材的鉴定提供了重要方法[2]。

中药显微鉴定过程中上述相关研究多局限于片状或者原生植物草药,但实际使用的中药还包含了较多的粉末状药品。基于此,关于药材粉末的显微鉴定思路与方法也逐渐得到重视,相关研究在《Anatomischer Atlas》中有详细记录和说明,这一研究记录在上述德国学者编著的材料中。此后,《实用粉末生药鉴定手册》也对粉末植物药物的相关组织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补充与说明。《生药和药品入门分析》中共涉及197种粉末生药的显微鉴定说明,在粉末生药鉴定研究后续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比如:显微定量方法采取松子标准、粉末生药显微定量分析等。我国对生药学粉末鉴定的相关研究早期主要源于国外相关资料翻译。随着后续研究的增加以及中药鉴定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国内中药鉴定方面的资料也逐渐增多,比如《生药学》《中药鉴定参考资料》,上述书籍中均有粉末药物的相关研究,总之,国内外中药粉末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为各类中药材使用显微鉴定技术实施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发展思路[3]。

2 显微鉴定技术在相关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临床疾病治疗期间可采用的中药较多,因而在具体应用显微鉴定技术期间还需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情况进行中药材的有效鉴定分析与处理,详细分析如下。

2.1 中成药显微鉴定技术

中成药是中药使用的主要途径,其中少部分为动物药,大部分均为植物药。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分析,显微鉴定技术应用主要是对中药粉末的鉴定与分析,整个显微鉴定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处方分析;第二步是药品制备;第三步对药品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第四步是对中药显微结构的描述与综合分析。上述步骤是中成药显微鉴定技术应用的具体过程,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多。

有学者于文献中对三七药物采用粉末显微鉴定与定量分析,研究显示其中显微特征计数物最优为三七树脂道[4]。此外,较多药物也通过显微鉴定方法结合薄层色谱鉴定进行处理,比如复方三七胶囊、健脾消食胶囊、胃康宁胶囊、六味地黄丸等,上述药物使用显微鉴定后,其药物质量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除了植物性药物,动物性药物也可采用显微鉴定技术进行分析与处理,比如:显微鉴定技术可对蜣螂虫、鼠妇虫、土鳖虫等体壁碎片与刚毛进行鉴定与分析。上述动物性药物均为鳖甲煎丸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其成分的鉴定与分析,保证了整个药物符合质量要求。

2.2 粉末药物鉴定与分析

粉末药物鉴定也是中药材鉴定中的重要部分,粉末药物鉴定中可通过对其解离片、粉末制片或者后含物等实施特征分析,根据观察结果对中药质量或者真伪进行鉴别。

关于粉末药物使用显微鉴定的研究也较多。有学者于文献中对多种药物使用粉末显微鉴定,并将其作为正品、伪品鉴别的重要方法,其中包含的药物较多,如白头翁、银柴胡、细辛、川贝母、番红花等。有学者使用显微鉴定技术对木棉皮、桑白皮、肉桂、黄檗、厚朴、紫荆皮等药物实施粉末鉴定,鉴定重点是其后含物的差异[5]。随着显微鉴定技术的应用,关于粉末药物使用显微鉴定技术的相关技巧也有报道,且涉及的中药也逐渐增加。比如:皂角、穿山甲、海马、全蝎、地龙等均可使用显微鉴定。大量研究显示,显微鉴定技术在较多粉末药物鉴定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2.3 显微鉴定中药后含物

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新陈代谢活动而产生较多的非生命物质,称为后含物。不同植物种类其后含物对应的形态、性质等也存在差异性,因而通过这一差异性可进行鉴别分析,相应的显微鉴定中药后含物也成为中药鉴定的重要方法。

显微鉴定中药后含物中涉及的物质种类较多,比如:淀粉、菊糖、蛋白质、脂肪和脂肪油、晶体等。不同的中药鉴定中多需要通过上述物质显微鉴定进行综合判断与分析。

有学者在文献中指出根被组织以后生表皮中含有石细胞,且稳定性较好,能够作为不同科属植物鉴定思路与方法。相关文献中指出中药鉴定中淀粉粒的形态与特征也较为稳定,可作为显微鉴定的重要指标,此外,部分植物含有结晶,部分植物不含有结晶,而且不同植物中的结晶体在形态与大小方面也具有显著差异性。例如甘草、黄檗中的方晶,半夏、黄精中的针晶,大黄、人参中的簇晶,上述不同后含物也可作为不同中药鉴定的参考依据。

2.4 地方用药显微鉴定

中药材中还涉及一定的地方用药,比如不同少数民族特有的药物,对这些药物的鉴定也是保证整个中药材质量的关键。

随着中药材中显微鉴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关于不同地方用药或者是民族用药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学者使用显微鉴定云南白族响铃草,并为响铃草使用显微鉴定技术运用提供标准。除了上述地方用药外,关于翼首草根与上部分药物显微构造图研究也较为全面,涉及根、茎、叶和花,与此同时,其中的组织细胞、草酸钙晶体对应的显微结构图也得到有效绘制。这些都为上述地方用药的显微鉴定提供依据[6]。

3 结语

显微鉴定技术作为中药鉴定的重要方法,也是保证各类药物使用安全的前提,通过对不同中药相关结构显微特征、后含物特征等研究与分析,为相关药物鉴定提供依据,由于实际使用的中药种类繁多,而且产地也存在差异性,后续还应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显微鉴定技术在各类中药鉴定中的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中药材粉末中药
ZrC粉末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氮化铝粉末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沿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