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纸媒如何在转型中“破局”

2018-12-06 10:10
活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破局爱心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 150000)

在传媒融合越来越被广泛提及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最快捷的方式。而更令人感慨的是,机器人也开始写作了。甚至一些人已开始在讨论未来的新闻端口、未来媒体或许是科技公司等话题。作为传统纸媒的一线采编人员,愈发感到寒风的凛冽。转型势在必行,融媒已成大势。但细思之余,我们不禁反问:纸媒面对冲击只能被动地适应吗?纸媒人为之骄傲的监督类报道、深度报道就再无读者了吗?纸媒想继续留住读者,完成读者+用户的转型升级,出路在哪里?

一、用最好的服务资讯增加战斗力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崛起后,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纸媒在地方资讯类产品的报道上以其第一手的信息来源、在传播中的解读能力,在线性传播时代,优势十分突出。哈市的老百姓们更认可新晚报给读者带来的最贴地气的实用类、服务类新闻。

实用性、服务性的新闻是纸媒吸引读者最好的武器。纸媒的记者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讯时,报纸都会在头版导读。诸如,《首次办理身份证免工本费了》、《办公积金业务将能用手机APP和微信了》、 《哈市50余家党政机关单位停车场 3000余车位将对外错时开放》、 《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即将开始,新晚报请指定体检医院专家支招》等等。尤其涉及公交、养老、公积金、医疗、中高考领域的资讯受关注度更高。如哈市中考改革拟出新政 “方案”征求意见中,《中考志愿填报或将九次变两次》的报道便引发了家长们的热议。而就业更成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今春,记者探访东北五校招聘会,透露了就业的新风向,《高学历研发人员很吃香,博士还没毕业就被“预定”》。

现今,“内容为王”在大融合时代反复被提及,其根本就是在抢争0.01秒的首发优势。去年高考出分时,新晚报的记者率先获得了高考高分考生的名字、分数,在ZXAKER哈尔滨首发成功。仅百字的快讯,成就了爆款的阅读和转发,当时编辑团队一直在说的就是“快”。

二、用活动、话题设置发酵吸引眼球

纸媒搞活动一直是流量的担当。无论是旅游专刊推出的夕阳红专列,还是中高考时,晚报与重点中学老师面对面的大型见面会,都曾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互联性、服务性是纸媒办活动拉近与读者距离的最有效方式之一。纸媒办活动经验丰富,对读者群有精准的把握。

新晚报每年小年都会给读者送春联,这项活动已经进行了18年了。2017年,小年送春联活动又有了新的操作:线上对春联分现金,线下联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行为读者定制的春联,并在小年当天送到所有整订自费读者手中。

元宵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怎能少了《新晚报》的祝福与陪伴?“中华巴洛克”内猜灯谜、煮元宵、看晚会,引爆冰城人的热情。再比如,二月二太阳岛上万人祈福舞春龙。太阳岛春龙节一直与新晚报联办,2017年这一活动有了升级版——场地扩大了;时间延长了,从原来一上午变成了一整天;内容也更加丰富,在原有民俗的基础上增加了文艺演出和老手艺人绝活展示等;互动性也更强,ZAKER直播首次实现了线下线上的呼应。

三、用监督类报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如果问报纸最具号召力、最能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关注的报道体裁是什么?监督类报道一定是受众不二的选择。纸媒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为老百姓发声,一定会受到欢迎。

2017年供暖季,新晚报的记者走到居民家,把脉冷屋子,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居民们说,晚报记者一来,家里暖气立马热乎了。这就是监督报道的力度所在。与此同时,晚报在报上配发多篇评论员文章,主动发声,声音高昂,为百姓的权益鼓与呼,评论指出,要想百姓满意,就得付出真心,对某些热企和监管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给予强烈抨击。

2018年春天,新晚报记者接到读者投诉小区脏乱差。记者兵分几路采写了《天木小区路面大坑套小坑》《三大动力路临街单元垃圾堵门无人清》《泰富长安城“臭味路”垃圾遍地》,并以《谁抹黑了我们的“家”》为总题进行了有规模性的报道,并设立了刊头 “小区脏乱差,投诉就CALL它”。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报纸连续报道,有读者说,“我家小区都臭了一年多了,一直没解决,我都不想回家,这下可有人报了,解气!”这就是监督报道的力量。

每年的3·15,维权话题就会被提及。2018年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是 “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消费升级了,消费服务似乎没跟上趟。假冒伪劣还没成过眼云烟,买了好东西,生活却没美好起来。《新晚报》组成“维权天团”,派出各个领域的专家型记者,有地产百晓生、教育达人、大院保镖、财掌柜、商超战士、“打黑”小哥,他们慧眼如炬,身经百战。有料找他们,维权一直在路上。

以《维权天团 亮剑3·15》为主题的维权报道有规模、有气势、有效果。《贷款上万参加工作培训,说好的工作泡了汤》,就是一篇比较有分量、有影响的监督稿件。当时正值招聘季,报道时机抓得很好,所揭露的新诈骗形式对求职群体起到了提醒和警示作用。最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用好故事传播价值观、正能量

随着用户对网络快餐内容产生的视觉疲劳和政策对网络视听内容监管的日趋严格,人们发现,那些深耕细作的产品余味无穷。新晚报近几年持续推出的《天天哈能量》《温暖故事》便是能提供向上的社会化价值的作品。

举一个今年温暖故事的例子。起因是一位男子欲轻生,在二楼平台妈妈死死拽住他的手,苦苦哀求,《新晚报》以《恐高老庄爬上房顶接住跳楼男孩》为题进行了报道。这是一个勇敢市民的故事,记者在深入采访后发现,冰城大叔老庄的女儿患白血病,他还建了一个帮助白血病友“爱心厨房”,在这里柴米油盐不花钱,一天要做几十顿饭 。见到记者来采访,患儿家长崔振江说,“多亏了老庄,为了救孩子我们把房子卖了,现在这儿就是家。”在报道了老庄的“爱心厨房”后,紧接着新晚报发起爱心义卖帮老庄让他的“爱心厨房”走得更远。若无法到场,可登录新晚报官方微信的微小店,为白血病患儿购买 “爱心餐券”。 当天孩子们抱着十多斤的大米豆油在商场里义卖,市民抢着扫码买爱心餐券、往捐款箱塞钱,就连家乡明星张国强也献了爱心。《一天收4万多善款 “爱心厨房”半年不用愁了》,是对此篇温暖故事最好的延伸和总结。

当然,在融媒时代,纸媒如何回归新闻的本质,熬过寒冬,还需要媒体人不断地求索。□

猜你喜欢
破局爱心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难忘的爱心义卖
狗的爱心
观全球EDA三大巨头崛起之路 谈国内EDA企业破局之道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破局
爱心树(下)
爱心树(下)
汽车后市场第四次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