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研究

2018-12-06 13:03李向荣
北方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旅游业供给一带

李向荣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全域旅游产业测算工作是为了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推进千亿产业工程提供决策依据。”国家旅游局通过会议决定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要把旅游业从景区旅游模式的现状发展到全域旅游模式,让旅游业增加其给经济带来的效益,发展“全域旅游”的新型格局。

一、“一带一路”与“供给侧改革”研究回顾

(一)学者们对旅游业发展全方位的思考

贾康将“一带一路”描述为“共赢和多赢”,要实现所在国民众的“获得感”,首先在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物畅其流、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其次要实现政企合作,以PPP等投融资机制创新更好地推进“一带一路”上的具体项目发展。黄群慧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中国的供给质量,特别是改善中国制造业的供给质量,会议提出的三个“转变”都是这一核心的具体目标。而在具体手段上,相对于“三去一降一补”,会议明确提出了“破”、“立”、“降”三项措施,这可能会成为更为长期的一组政策措施。牛犁指出,新提出的“破”的对象主要是落后、过剩的无效供给,不能狭义地将“破”理解为钢铁和煤炭去产能。宁志中提出,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从“相+”走向“共融”。

(二)“供给侧改革”与旅游业发展

在旅游业这一行业中对供给侧改革的探讨越来越多,增加社会的总供给并调整目前社会上供给的结构模式,是现在供给侧改革所要完成的目标。在现在看来,社会上供给的总数可以从资本、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来研究。如果想要增加社会上的总供给,就要从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方向来进行调整。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社会上的资本总额通常是相同的,如果想要推进一个行业的发展,那么就会有另一个行业缩小其发展。所以,如果想要增加全社会的供给总额,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减税可以给一些企业省下一部分资本,这样企业就会有足够的资本去发展或巩固企业新老产品的研究及发展,进而就可以逐渐达到增加社会上总供给的目标。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劳动力的艰辛与努力,如果在一定的时期,对劳动力的数量进行控制,使其不改变,用一定的技术对劳动力的技术进行提高,那么在其他条件都不变化的情况下,社会上总供给也会增加。也可以利用现代发达的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单单只关注社会上的总供给问题,也要关注社会上的需求问题,若只在乎供给问题,供多求少,那做再多去提高供给都是徒劳的,所以也要从社会的各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与考虑,使社会上的供求关系保持平衡状态。

采取减税、提高生产率等措施,完成增加社会上的总供给这一目标之后,就要研究完成调整供给结构这一目标。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将一些已经足够的供给停止供给,的供给应该满足社会上的需求,并不是要盲目补给,因此,应该实施有效供给的方式,来对一些需要供给的方面进行供给。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观念,需要对旅游业的社会供给的总量及其结构进行调整,要提高旅游业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总量及其服务质量并调整其供给的结构。

(三)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首先,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旅游供给质量。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内旅游市场环境要得到改善,以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二是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不断壮大,可以利用其来提高在旅游业这一方面的产品供给。体现在旅游业内部应用互联网和高技术科技手段的规模、深度进一步提高,切实提升旅游体验。其次,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增加调整旅游供给结构。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当成精神消费的选择。所以一些地方的政府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甚至于全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寄予很大的期望。致使一些旅游业的负责人为了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在策划其旅游地的过程中,大力不恰当的发展旅游业,使其在一些要求上并不完全满足消费者,忽略了一些低端消费者的诉求。很多地区,基本都在采用一些很高端的属于旅游业的非必需产品,而一些低端消费者缺少,甚至于并没有能够满足其消费能力的旅游地点。再次,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增加补充公共旅游供给短板。在旅游方面的供给分为公共旅游的供给和私人旅游的供给两种。私人旅游是属于私人产品,而公共旅游属于公共产品。过去地方政府治理的理念,主要围绕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矛盾尚不突出。随着旅游者出去旅游呈现的旅游率的提高,中国许多地区旅游接待游客的持续扩大,根本无法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在实施各类资源设施供给时,必须把旅游者的需求和当地居民的需求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构想

首先,游客来自于客源地,一般是由客源地的组团社带来的。组团社在目前行情下肯定是低价接客,然后到目的地“卖团”。地接社和导游亏本接手后带游客去消费购物赚回来,于是目的地的政府很容易被动,应该抵制低价组团社,加强监管本地旅行社(地接社),扶持并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及销售意识,实现“产地直销”。因为抵制组团社就少了游客,于是找到新的办法获取游客就成为了关键点。

同时,目的地政府很需要一个能获取各种游客和服务商行为的大数据平台,若还能包括管理后台、客户点评、担保支付等则更好,这样就能快速响应突发事件,疏导游客,避免出事。在目前大政策环境下,地方政府应做到“旅游产业基金+旅游创客基地”。

其次,在旅游行业目前的格局里,地接社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很大程度受制于拥有客源的组团社以及拥有流量的OTA平台。于是,很多专攻于产品和服务的精英们开始摒弃传统地接社,创立各种新的俱乐部,开发各种新的玩法,面向游客直接进行品牌式的营销。于是各种深度的俱乐部遍地开花,更有很多人组合成为各种团队,少数人甚至拿到了各种投资。这些各不相同的团队,遍布各个市场细分领域和地理角落,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从市场格局来看是属于产品专业化的市场策略。他们擅长于独具特点的旅行产品设计和服务,能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他们处于行业的底层,一般没能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旅游+”改造能力更是经验不足。所以,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团队和服务的平台及旅游创客基地。

再次,热门的全民创业浪潮一旦发展到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会看到大量的闲置楼盘和荒凉的厂房,市场相对冷淡。于是各种自诩清高的能人开始忽悠政府,申请到各种优惠条件的场地,推动全民创业。据统计,全国已经有大量的孵化器在2016年经营困难,因为没有实际能发展的业务,没有真正的创新和回报,全民创业就是空谈。

综上所述,这就是“旅游+”和“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考,需要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技术平台来撬动这个局,也许先行进入者,将有机会实现一个全新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张广宇,杨五洲.“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考[J].决策咨询,2016(3):32-35.

[2] 郭珊珊.“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思考[J].经济论坛,2017(5):31-32.

[3] 陈晓静,闫玉欣,郑迎飞.“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J].上海金融,2016(12):84-87.

[4] 周明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法律问题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8):106-108.

[5] 黄晓慧,邹开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06-110.

[6] 金立民.“一带一路”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金融支持的困境与应对策略:甘肃个案[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5):66-72.

[7] 陈晓君,张云云.“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加工贸易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6(4):88-92.

[8] 侯钦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分析捷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6.

猜你喜欢
旅游业供给一带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