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期家庭的保险配置

2018-12-07 02:22石赤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12期
关键词:身故意外险保额

石赤

家庭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时,我们是否有这样的感触:每月的房贷占工资卡数额的大头;生活支出虽然不多,每次随手用微信支出十几元、几十元似乎毫不在意,日积月累却发现钱包在不经意之间被掏空;偶尔收到亲朋好友结婚、生子的请柬,随礼和路费又让自己几个月缓不过神。在应付生活中基本开销的路上,财富的累积似乎遥遥无期,何时才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改善生活品质?這是每个新生家庭都在思考的问题。

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慢慢成长,事业有成的可以升职加薪,发展遇到瓶颈的转行换工作,或是承受巨大风险和压力创立一番自己的事业。在这种背景下,保险对于一个尚未实现财富自由的家庭来说意义重大。在买保险这件事情上,年收入10万~20万元的家庭通常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但总是因为忙碌或其他原因而把保险配置抛之脑后。本文将从3个方面介绍这类家庭应如何科学地配置保险。

规划前的保障配置

王先生,30岁,在三线城市一家企业从事内勤工作,税后月薪8000元。王太太,30岁,在一家公司从事文职工作,税后月薪4000元,夫妇二人育有一个儿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王先生家庭在代理人的推荐下购买了一份配置全面的保障,见下页表1。

从下页表1来看,王先生家庭的保障看似全面,实则高保费承压、保障额度不足,让家庭幸福岌岌可危。

保障额度不足

身故保障主要是为了补偿家庭经济支柱身故后收入中断的损失,重疾险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治疗期间失去收入来源的损失以及手术费用的支付。

王先生和王太太的重疾保额、身故保额仅为10万元,且重疾与身故共享一个保额,一旦发生重疾赔付,身故保障便失效,且10万元的保险金对于家庭的帮助可谓杯水车薪。

高保费承压

终身寿险属于低杠杆寿险产品,其作用更加倾向于理财而非保障,对于没有大额存款的家庭而言杠杆作用不大。

意外险保额配置高于寿险和重疾险。其实,意外身故责任在寿险的保障范围内,寿险还可以保障除意外等原因导致的身故。

保险性价较低。从产品配置上看,王先生家庭购买的保险均为终身寿险主险搭配重疾、癌症、意外等保障的附加险,产品由某大型保险公司承保。这类产品虽然保障全面,但性价比较低。若王先生在保险期间内不幸身故,10万元保额的赔偿无法覆盖家庭的损失,毕竟王先生1年的税后收入就达10万元。假如王先生在保险期间内不幸罹患重疾,单次仅能获得10万元赔付,而这10万元的赔付并不能覆盖疾病带来的治疗花费和收入损失。

因此,对于王先生家庭来说,虽然购买了保险有了保障,但保障能够覆盖的重大风险损失非常有限。不仅如此,每年1万多元的保费支出,对于年收入在10万~20万元的家庭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再加上孩子的保障配置,交费压力将会更大。

购买保险前先进行风险分析

在大部分人眼中,购买保险是一件重要却又烦琐的事情,如果有一张保单能够覆盖所有的人生风险而且非常便宜就再好不过了。但实际上,这样的产品并不存在,能够将一类风险保障覆盖的保险才是好保险。

如果家庭面临多种风险,则需要搭配不同的产品组合来满足需求。因此,在买保险前,厘清家庭可能面临的风险非常重要。从大风险来看,人生面临的风险有重疾、身故、长寿(活得久,没有钱花),从小风险来看,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的风险也可以用保险来防范。按照优先级顺序,年收入10万~20万元的成长期家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风险,家庭经济支柱身故风险

对整个家庭来说,家庭经济支柱不幸身故造成的影响最大。除了给家人留下深深的情伤外,还会给家庭带来非常大的“财伤”,使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果有大额的房屋贷款,将会让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窘境。

第二风险,家庭经济支柱罹患重疾风险

我们对疾病并不陌生,身边总有亲朋好友罹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的消息传来。这让大家对于重疾充满恐惧。

家庭经济支柱罹患重疾对家庭的影响仅次于身故。治疗重疾需要花费高额的手术费,养病期间工作收入中断会让家庭雪上加霜。如果重疾造成了长期的收入中断,家庭则可能面临贫困交加的处境。

第三风险,孩子的重大医疗事故风险

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很多父母在购买保险时一心想着孩子却忽略了自己,这种保险配置方法并不科学。因为家庭经济支柱才是孩子最好的保险,如果孩子不幸身故,对于家庭来说,带来的更多是情伤,没有财伤,因此没有保障身故的必要。孩子最大的风险是重大医疗事故带来的财务损失,医疗事故主要由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两种原因造成。对于有财富积累的家庭来说,保险保障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以上这些风险造成的财务损失对于家庭的破坏性并不大。恰恰相反,如果家庭并没有太多积蓄,生活、房贷压力很大,保险的保障功能就非常重要。

科学配置才能保障全面、花费低

在认识以上风险后,在挑选具体的产品前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产品须解决对应的风险

寿险保障身故风险,医疗险和重疾险保障疾病、医疗风险,意外险保障意外风险。

在寿险中,定期寿险是保障身故风险最好的产品,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属于返还型产品,保障杠杆低,产品属性更加偏重理财,在案例中,对于王先生的家庭情况,购买终身寿险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产品配置方案。

在健康险中,医疗保险主要作用是报销社保不能报销的费用;重大疾病保险主要作用是补偿治疗期间丧失的收入来源。医疗保险也属于必配产品。在案例中,王先生和妻子并没有购买较便宜的医疗险,一旦保险事故发生,需要用重疾险赔偿来治疗,家庭收入的损失并不能得到补偿。

意外险主要保障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和意外住院。生活中,大部分人偏好意外险。其实,意外发生的概率比较小,并且寿险具有保障意外身故的功能,健康险可以覆盖意外医疗的支出。因此,建议把意外险的配置作为补充。

王先生家庭每年花费3000元保费购买了30万元保额的意外险,而寿险和重疾险的保额只有10万元,这是对风险认识错误的表现。

保额充足

王先生如果不幸身故或罹患重疾,10万元的保额对于家庭来说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发挥杠杆的作用太小,因为10万元仅相当于王先生一年的工作收入。这充分说明: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如果保额不足,不能将家庭面临的风险全部转移出去,一旦发生了保险事故,风险自留会让家庭自担巨大的财务损失,这便失去了买保险的意义。

一类风险一张保单

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类产品,购买主险时可以附加很多其他保险,这类产品号称能够保障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风险,保险公司在宣传时经常会说“死了赔钱,病了赔钱,没事返还”,这让不少人非常心动,但实际上这类产品的性价比非常低,如果要把保障做足需要非常高的支出。

如果按照风险分类,按不同的风险搭配不同的产品,保障额度不仅可以做高,支出往往更小。保障类的产品主要有定期寿险、医疗险、重疾险,意外保单也可以按需搭配1张。结合以上分析,调整后的王先生家庭基础版保险配置方案如表2所示。

这份保险方案配置,王先生家庭每年仅需花费5200元,即可得到如下保障:

(1)身故赔付保障:王先生50万元+王太太30万元;

(2)重大疾病赔付保障:王先生20万元+王太太20万元+孩子30万元;

(3)医疗报销支出:王先生、王太太、孩子各获得每年最高400万元的医疗费用报销。

相比王先生每年1万多元的保险配置支出,这项保险配置方案只需要花费1/2的资金,身故保障和重大疾病保障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兼顾了医疗保障。如果想让家庭的保障更充分,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还可以考虑表3的配置方案。

这份进阶的保险配置方案,每年的保费支出为9102元。

(1)身故赔付保障:王先生100万元+王太太60万元。

(2)重大疾病赔付保障:王先生30万元+王太太30万元。

(3)轻症赔付保障:王先生9万元+王太太9万元,最高可赔付3次。

(4)医疗支出报销:王先生、妻子、孩子各获得每年最高400万元的医疗费用报销。

每年多支出4000元的保險配置方案,每年的支持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这样的配置比较合理。并且身故和重疾的保障均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还增加了轻症责任。对于王先生家庭来说,如果发生重大保险事故,这份保障方案获得的赔付能够很好地帮助家庭度过经济难关。至于两种保障方案如何选择,需要结合家庭每年的可支配收入和风险偏好来确定。可支配收入高,对保险的保障功能偏好较高的家庭可以选择进阶版的保险配置方案。

年收入10万~20万元的家庭,保险作用更加偏重保障。家庭财富增值的基础是财富安全,保险便是家庭财富稳健的基石。基于家庭情况分析可能面临的风险并购买合适保额的产品,能够让家庭在发生人身风险时得到补偿。在保障充足的前提下,随着家庭进入成熟期,这时财富的增值需求凸显,此时购买商业保险可以达到养老、财富传承等目的。

猜你喜欢
身故意外险保额
购买增额终身寿险要谨慎
意外险或迎来改革
关于购买重疾险的3条经验
—家七口人的意外险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