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传承偏好

2018-12-07 02:22金梦媛
大众理财顾问 2018年12期
关键词:接班人家族企业财富

金梦媛

中国改革开放40年,行业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已经走过 30~40 年的企业经营道路,到了需要完成代际传承的档口,如何才能顺利传承,确保家族发展长盛不衰,是许多企业家正在思考的问题。

企业家画像

截至2018 年1 月,大中华区拥有亿万元资产规模的家庭达到13.30万户,其中,企业家家庭比例达到80%,由此可以推算出亿万资产企业家家庭数量为10.64万户,比2017年增长17.2%。亿万元资产企业家(家庭)数量持续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产管理和规划的市场需求空间,而资产管理和规划正是家族传承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代企业家:改革开放时期的拓荒者

创富的一代企业家以60后居多,平均年龄55岁。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扩张并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一代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90 年代初期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同时凸显,企业家开始尝试从中国走向世界。

第二階段:1998—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黄金十年,这是企业家创富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企业家也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对传统行业冲击的挑战。

第三阶段:2008 年至今进入新经济常态,经济增速整体放缓。

二代企业家:继承中创新的担当者

守富和传富的二代企业家是指拥有继承父母辈企业家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权利的群体。二代企业家主要分为二代接班人和创二代企业家。二代接班人是指直接继承上一辈的企业,并助力发展该企业的群体。创二代企业家则是利用上一辈物质财富,寻找新的创业机会,自己开创全新企业的群体。他们平均年龄38岁,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9成二代企业家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一代企业家。

勇于开拓和创新、持续学习、不断实践、敢于承担的企业家精神赋予了二代企业家在继承中创新的时代标签。从两代企业家从事的行业来看,二代企业家从事金融与投资、房地产、科技、 媒体、通讯等行业的比例比一代企业家明显上升,而一代企业家则聚焦在传统制造业、贸易、能源领域。这主要与两代企业家所处的不同社

会发展阶段有关。

两代企业家的家族传承需求

《2018 胡润财富报告》数据显示,二代企业家比一代企业家更加重视法律责任、经济责任、道德责任以及公益责任这4个方面的建设。尤其在守法经营和为社会提供增加就业机会两方面。主要由于中国法制体系建设越来越完善以及公益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二代接班人所处的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培养了他们更加清晰明确的法律和公益意识。

家族传承的认知

一个家族要想实现百年传承,不仅需要传承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传承精神财富。数据显示,二代企业家和一代企业家均将精神财富传承放在了传承的第一位,将物质财富传承排在第二位,而在物质财富传承中对于企业相关方面的传承比较重视,具体包括企业核心价值、政商人脉关系、技艺传承和管理领导方式4个方面的传承。

两代企业家都非常重视政商人脉关系传承,人脉即钱脉是他们共同信奉的商业观。比起二代企业家,一代企业家更加看重管理领导方式的传承,而二代企业家认为管理方式需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尤其在新经济常态下,新兴行业发展迅猛,而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商业思维和管理方式也需要顺应时代变革灵活调整。在企业核心价值传承方面,企业家一致认为,诚信是经营企业的根本,敬业是自己不断耕耘的精神支柱,他们会将这些精神传承给下一代。

在整个家族传承的发展中,物质财富的传承具有特殊地位,家族物质财富传承的内容包括企业传承和财富传承两个方面。

研究发现,一代企业家的财富传承都比较简单,积累财富的过程也较为漫长。他们的传承思想秉承相对传统,财富形式以固定资产、存款、理财为主。相比之下,二代企业家的财富形式更加多元化,除上述传统财富形式外,还涉及信托、保险、艺术品等其他一系列方式,因此,资产配置的方式以及传承方向相应有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家族传承的态度

一代“传”与二代“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两代企业家之间对于传承意识和理念的差异而导致二代接班过程中面临困难和挑战,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二代企业家建立更强的家族传承意识,以及更早进行家族传承规划。

调研数据显示,二代企业家和一代企业家在考虑传承事宜的时间点上一致偏向以子女年龄为考虑因素,分别达到39.5% 和40.0% ;其次是以自己年龄为考虑因素;以企业发展为考虑因素排在第三位。以自己年龄为考虑因素中,二代企业家更加偏向在年轻时就开始规划家族传承事宜(43.3%),一代企业家则偏向中年时开始规划(40.0%)。这也说明二代企业家比一代企业家在家族传承布局上会更早,这与他们接受更加开放的教育以及对于西方先进理念的接受能力更高有关。以企业发展为考虑因素中,二代企业家和一代企业家一致偏向在企业稳定阶段考虑家族传承事宜。他们认为,企业稳定才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储备和精神储备去考虑家族传承。并且,相比一代企业家,二代企业家有更多人选择在企业初创时期就开始考虑家族传承事宜,这表明二代企业家希望更早布局家族传承事宜,家族传承觉悟更高。

家族传承方式的偏好

两代企业家一致认为,企业传承或财富传承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决定传承方式。例如,自主传承或是建立和培养专属的职业化团队管理;或是以金融资产的形式,通过选择专业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信托公司、私人银行等方式来操作。

在企业家偏好的家族传承方式中,无论一代企业家还是二代企业家对于律师事务所、建立培养职业化团队管理、信托公司、私人银行这几种传承方式的偏好超过22.0%。他们对于自主传承和遵从中国传统习俗的偏好较弱。二代企业家对律师事务所的偏好程度比一代企业家高出13.6%,表明二代企业家对法律相关体系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青睐以法律作为基本准则去引导其他家族传承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遵从中国传统习俗这种自然传承方式的选择上,二代企业家表现出比一代企业家更加开明的态度。对于企业家偏好的专业机构,二代企业家和一代企业家的需求均主要分布在需要拥有丰富的家族传承处理经验、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够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具有行业地位和知名度4个方面。一代企业家最关注机构的专业程度(50.5%)和定制需求(49.2%),二代企业家则最重视机构在家族传承方面的实际处理经验(69.5%)和“一站式”全面服务方案(50.3%)。这体现了二代企业家对经验丰富的机构信任度更高,一旦产生信任,他们更青睐接受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家族传承的观念

一代企业家在创富过程中享受着时代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经济改革所带来的重重挑战。为迎接挑战,他们也在思索如何未雨绸缪。但是缺少专业理财知识的一代企业家在应对政策变革、配置财富资源、处理代际传承等问题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多数一代企业家家族传承的痛点主要来自于:担心子女无法胜任,培养经验不足以及对于家族传承的认知不全面而导致难以制定家族传承计划。

二代企业家更加重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区别于一代企业家“家国天下”的观念,二代企业家认为“在商言商”是更好的选择。体现在家族传承观念中,二代企业家对专业机构的关注度更高,更希望由具备充实经验的外部服务机构或专业工具管理家族传承事宜。从数据来看,缺少打理家族传承事物的专业机构排在二代企业家关注点的第一位(47.5%),而排在一代企业家传承痛点的第五位(25.6%)。

研究发现,一代企业家与接班人在传承方面存在的冲突和矛盾主要聚焦在家族企業传承方面。

(1)家族企业所在行业与二代企业家感兴趣的行业不同。一代企业家从事的行业(如传统制造业),二代接班人不感兴趣,希望进入其他行业(如金融投资、科技/ 媒体/ 通讯等新兴行业),建立自己的商业版图。

(2)企业转型挑战与接任信心不足。随着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绝大部分接班人对于家族企业所面临的转型升级挑战缺乏信心。

(3)轻松继承家族财富与继承家族企业的矛盾。接班人更希望选择直接继承财富,而非选择通过继承家族企业的形式。

(4)一代企业家与接班人同时经营家族企业产生的矛盾。接班人直接接班家族企业,而一代企业家还在运用“管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传统接班模式,两代企业家在经营理念、用人之道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容易引起家族企业内部矛盾。

综上所述,两代企业家的家族传承规划之路任重道远。一代企业家需要直面如何保证家族企业的绵延永续,而二代企业家目前也已经初具家族传承意识。步入守富、传富阶段之后,两代企业家共同面临的家族财富管理或继承需求、家族治理需求、家族企业持续经营需求和家族风险管理需求日益迫切。相对于创富,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让家族企业基业长青的诉求更为复杂和棘手。在此背景下,两代企业家共同偏好现代专业机构,特别是拥有极强的专业性、能够提供灵活的定制化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助力家族传承。

猜你喜欢
接班人家族企业财富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传·承
加油!接班人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风险识别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