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琴文化的现状及展望

2018-12-07 01:42王岩杨泽伦王柳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古琴大众文化

王岩?杨泽伦?王柳

摘要:古琴文化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中的艺术珍宝。而当代既是古琴发展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本文在烟台现有古琴传承人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古琴的文化底蕴和在当代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机遇,尝试性提出展望,重拾大众对古琴文化的热情。

关键词:古琴文化发展

一、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被历代华夏墨客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烟台古琴协会理事唐雁鸣先生提到:“《道德经》里有两字很难理解——精进。弹琴的过程就是精进的一种体现。”先生开始接触古琴时坚持长时间练习,直至指法娴熟,曲从心出。

古琴的声音是内敛的,给人恬淡的感觉,弹奏一下会在韵动中延续很长时间。从古琴的外形上看,上圆下平,天圆地方。而琴上共13个徽,代表12个月加四年一闰。理论上长三尺六寸五,对应一年365天。琴额斜向下低暗示做人要谦虚,古琴自身把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像武汉音乐学院教授丁成云说的那样,古琴一旦脱离文化,就成为抽象的象征。

二、古琴的历史与现状

(一)古琴的历史

最早的时候,古琴作为礼器多用于祭祀,以其悠长的韵声震撼人的心灵。古琴按照文字记载和实物证明,距今已有3600年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以前。東汉时琴型确定,此后文人不仅弹奏,而且创造大量琴曲编译成书。宋朝出现了明确的流派传承,官方甚至设局制琴,达到好琴顶峰。明清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琴谱得到广泛流传。这一时期在演奏上受民间音乐的影响,古琴技巧有了杰出的发展,尤其是左手技巧的翻新。

近代由于战乱和社会变迁,古琴被当作旧文化而备受冷落。

(二)存在的问题

1.“技”“艺”学习难度高,大众推广受限

古琴本身的风格属于幽静、恬静等静态美学,并且蕴含哲学思想,同时也需要演奏者深入感悟,要有极高的心性才能驾驭。唐先生强调,古琴要求琴者自身要按照中正平和的心态去弹琴,静能养人,善琴者寿。但这一点在现在日益浮躁和快节奏的社会中表现的愈发困难,以至于形成“技”“艺”全失的局面。

唐先生也表示担忧:“古琴本来就是一个小众文化,要想有韵味,首先套具备一定文化内涵,基本素质要高,而现在古琴学习的门槛过于低。”

2.资料整理不足,珍贵资源缺失

由于受战争、社会变革以及政治运动的一些影响,古琴艺术几乎濒临灭绝。现在,虽然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期,但是对于古谱的整理、保护、收集工作并没有完全到位,古琴学习者近十年表现出重表演轻理论的现象,对整理工作漠不关心,只是一味的追求表演的训练,而忽视了理论发展。

(三)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使得古琴艺术在保护和发展上有了很大的成果。2006年古琴数据库项目正式成立启动,这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保护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并在新生产业的条件下推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国家现阶段在保护继承人方面进行了很多强有力的措施,并且积极培养古琴接班人。

2.途径多样化为传播提供便利

互联网的普及为古琴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传播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琴人可以通过网络切磋技艺,也为大众了解学习古琴提供了途径。

随着社会“古琴热”的不断升温,影视作品也为古琴艺术的大众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最流行的文化作品都出现了古琴的身影,例如电影《孔子》、《赤壁》,电视剧《甄嬛传》,在烘托氛围之余也让大众对古琴留下深刻印象。

三、对策及发展前景展望

首先,利用高校拓展传播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共有3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而高校历来是古琴传播的重要营地,加强对古琴文化的宣传力度,在更多的高校建立大学生古琴社团,组织参加古琴讲座、开展关于古琴的答题竞赛活动,开设《古琴作品赏析》等校公选课程,举行高校古琴论坛,以更好地传播古琴文化。其次,加强琴派间的联系,建立弘扬体系。目前全国范围内流派林立众多,但整体上还处于分散的状态,各派别间的交流沟通仅仅局限在切磋琴艺方面,可考虑由政府部门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如全省市范围内的古琴比赛、大型的古琴音乐会。动员更多的学校参加古琴活动,加强学校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不仅有利于各学校的改进,而且还可以汇集各种各样的古琴兵力分散在民间,形成合力。最后要注重古琴、琴谱的保护。古琴和减字谱作为有千年历史的传统瑰宝,其存在形态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唐先生对此深有感概:“古琴在文革时期受到了这么严重的冲击,它为什么还能保留到今天?因为总有一帮人站在前面,不单单有保护的意识,甚至用生命去践行,才使得传承没有中断。”除博物馆和古琴爱好者的私人收藏外,非专业人士在见到古琴时更要把不可肆意损坏的意识植根心中。

古琴艺术发展的关键,不应该仅仅是如何“大众化”,还要考虑如何“化大众”。我们既不能为了迎合大众把古琴变得平庸化,也不能被动等待大众欣赏能力的提升来接受古琴艺术,而要主动发挥古琴的社会功能。我们不能把古琴局限于供人观赏的博物馆橱窗内,更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为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我们更愿意称它为一种文化,一种蕴含着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和底蕴的文化。在弘扬古琴文化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黄国荣.浅谈我国古琴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 (08):236-237.

[2]施咏.南京古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 (02):49-58+177.

作者简介:王岩(1999.01.06)女,汉族,山东临沂,本科学历,求学于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古琴大众文化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寻访千年古琴
谁远谁近?
传承和保护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的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