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跨境电商企业协同发展的思考
——以泉州东海跨境生态圈项目建设为例

2018-12-08 12:19庄福生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生态圈泉州跨境

庄福生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商务局,福建泉州 362000)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在外贸进出口增速下滑,传统竞争优势削弱的压力下,跨境电商日渐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对外贸增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泉州市的跨境电商发展情况

福建省泉州市拥有丰富的生产制造业资源和外贸人才储备,近来年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卖家集聚地,形成当地外贸增长的新动力。位于泉州市城区中心的东海街道东海大街,以之前的东海滨城工业园区为基地,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仅在周边2.8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汇聚了3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并成功孕育数家年销售超亿元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跨境电商集聚区,跨境电商企业及从业者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在涌入,企业交易规模保持在30%以上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注意到跨境电商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地跨境电商在之前的工业基础之上发展而来,这导致各地电商产品类同。以泉州来看,产品品类主要集中在服装服饰、户外用品、鞋帽箱包、母婴玩具等品类,而在消费电子产品、园艺、汽车配件、灯光照明、安全监控等跨境热销产品,本地商家并无太大优势。

(二)物流渠道过于分散

由于泉州当地跨境电商行业起步时间有限,跨境电商物流渠道多而且杂,市面上的物流产品有中国邮政国际小包、E邮宝、顺丰小包、联邮通、DHL等国际快递、各国邮政小包等,服务提供商除了几大物流公司外,还存在着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各种货代公司,物流服务水平、价格等参差不齐。

(三)优秀专业人才短缺严重

泉州市虽然是一个经济贸易较为发达的城市,但是相对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甚至与周边的厦门相比,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特别小语种人才的匮乏,导致在德国、法国、巴西、俄罗斯、阿拉伯等国家市场占有不足。同时,电商专业人才有限,某种程度限制了电商企业发展路径,过于依赖境外平台,导致后期发展模式创新不足。

(四)物流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泉州本地港口资源未能有效对接直通国外的邮路,本地企业发往国外邮件通常需经过厦门、上海等城市进行中转,时间上较这些地区的电商企业至少慢一至两天,在交易的时效性上相对劣势,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影响严重。

(五)品牌发展意识有待形成

近年来,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涌入,部分销量大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非常激烈。而目前泉州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品牌服务意识和质量控制体系,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冲击,跨境电商企业有被拖入低价竞争的趋势中去,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受到威胁。

(六)交易纠纷风险日益增大

由于交易双方因商品质量、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理解不一致而引发纠纷,缺乏专业且有力的法律咨询服务,导致退货成本和潜在沟通成本加重,这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业务负担和风险。

二、泉州东海跨境生态圈的建设发展情况

为解决跨境电商规模小、分散、无序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物流企业应积极向政府提议建设跨境电商生态圈项目,通过打造跨境电商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打造最具地方特色的跨境电商生态圈系统,指导跨境电商企业良性互动、有序发展。当地政府根据泉州市东海大街周边的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情况,联合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推动东海片区业主方、跨境电商企业、知名物流、教育、咨询服务商联合发起并投资建设生态圈运营服务中心。2017年底立项至今,已成功引入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深圳安骏物流等项目在核心区内落地投资运营,并与国内及全球TOP的物流、支付、培训、技术等优秀服务商建立战略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入驻服务。主要的发展措施如下:

(一)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前提,通过跨境生态圈项目的建设,园区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商发展平台,促进跨境电商招商、贸易、物流、培训、咨询等各方面协同发展,由政府牵头,做好生态圈园区规划、排水、绿化等市政设施提升工作,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工作环境。

(二)引进培育行业龙头

通过规模化发展,营造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浓厚氛围,通过各类手段积极向境外客商宣传推介跨境电商园区,形成品牌效应,引进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商企业,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鼓励本土企业与境外电商企业强强联合,引导电商企业“走出去”建设国际营销网络,完善仓储物流、客户服务体系,提升企业在跨境电商行业的交易规模和话语权。

(三)聚集专业电商人才

生态圈运营方牵头本地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发展中心、研究机构、培训机构,开展公益性的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委托专业跨境电商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相关课程培训,培养符合泉州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现状的实用型人才,组织了多场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校园招聘,平均每场有50多家企业参加,人才牵线搭桥效应显著。吸引了亚马逊、Wish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来常期举办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跨境电商主题沙龙等活动,引入华强北国际创客中心G90亚马逊黄金卖家成长计划,指导许多初创团队打造成形成独立运营管理的亚马逊黄金卖家团队。

(四)推动行业合作开展

通过组织跨境电商企业筹备成立跨境电商协会,组织企业同亚马逊,速卖通,ISH,EBAY,LAZADA等贸易平台就共同利益问题进行咨询协商,促进当地电商企业自身发展;加大物流渠道建设力度,与各物流服务商开展整体合作,申请当地口岸国际邮件直封出口的权限,推动企业海外仓建设,为企业提供稳定顺畅的产品交寄渠道,让企业有更多资源投入品牌打造、产品运营当中;打造企业融资平台,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建立依托于跨境电商企业物流交寄情况和平台资金流转情况的企业信用档案,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融资、贷款渠道,解决电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三、东海跨境生态圈的建设成效及展望

经过近一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累计接待政府、商协会、媒体、平台、服务商、销售商等近千批次,为上千家机构、数万名人员推介泉州跨境电商业态发展信息,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抱团发展态势逐渐形成

目前,泉州市跨境电商协会会员数150多家,其中有46家企业注册地在东海片区,占会员总数的1/3,他们涉及运营平台涵盖了亚马逊,速卖通,ISH,EBAY,LAZADA及自建网站等,通过积极发动企业加入协会,为推动跨境电商生态圈企业抱团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项目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在落实跨境电商扶持政策、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配套分拣设备及监管设施项目、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物流项目、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项目得到资金补助,市、区两级政府对生态圈各项建设需求给予了大力支持,企业获得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三)专业人才有效聚集

项目引进了深圳华强北集团G90国际创客孵化项目落地泉州开展一年工厂直孵(孵化+运营)、90天孵化(适合团队)、30天孵化(适合个人)培训班,现已成功运营四期跨境孵化班,近20家企业,上百名人员成功入孵,累计培训人员达3000人次,传播跨境电商平台规则、运营、知识产权、物流、支付等各链条资讯与技能。

(四)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吸引了厦门海连物流、美国硅谷科技公司seller bench等服务机构入驻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引进深圳安骏物流,投入建设近1000 平方米的福建仓配操作中心,成功举办亚马逊走进产业带供需对接会、亚马逊鞋服包供需专场对接展会,全市52家工厂及服务商布展,来自广州、深圳、杭州、福州、厦门等地跨境卖家300多家参加,单家工厂平均收到的意向询盘在50至80个。随着生态圈的进一步发展,项目拟对跨境电商生态圈在物流和交易平台支持进一步发力,打造泉州跨境电商营运服务中心、产品供应链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物流仓储服务中心、大数据信息中心、创业创新中心。形成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推进产业要素和人才集聚,形成行业优势,使当地跨境电商企业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结语

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的进一步建设,能有效地促进产业链条服务生态体系(运营、产品、培训、物流、金融、大数据)的进一步完善。项目的建设可为各地迅猛发展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一个模式参考样版,在各地广泛推广应用,对当地业态的转型、产业升级、人才就业创业等问题提供解决参考方案,模式可借鉴推广到福建乃至国内其他二三线城市,借助跨境电商的发展有效应对传统外贸出口的下滑态势,带动工业区往现代服务业产业园转型,助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生态圈泉州跨境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优化人才“生态圈”——延安增强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
北京冬奥会战略驱动下的“冰球城市”冰球生态圈构想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跨境外币清算:从“走出去”到“连起来”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