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2018-12-08 12:19朱丽燕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结构性宁夏供给

朱丽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宁夏 银川 750021)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宁夏工业经济增长也由中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产能过剩、库存过多,企业的要素成本居高不下,难以提供有效和高质量的供给,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实质上是结构性问题,加快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一、宁夏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步实践

自2016年以来,宁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三聚一降一补”重点任务,针对问题,瞄准短板,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做好“减”法,催生供给结构调整动力

宁夏坚持严控新增、淘汰落后、优化存量相结合,按照引导退出一批、整合改造升级一批、少量保留一批的原则,对60万吨以下煤矿进行分类处置。确需新建的煤矿,一律实行减量转换。去产能方面,对煤炭、铁合金、水泥、钢铁等过剩产能,重拳施措。截至2017年底,共关闭15处煤矿,退出产能617万吨。淘汰铁合金、电石等落后产能140万吨。去库存方面,全区原煤库存减少800多万吨,钢材减少4.5万吨,化解商品房库存180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规上工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规上工业每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同比减少328元,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二)深化“放管服”,由外而内减负担降成本

宁夏在优化融资环境、丰富金融业态、打造融资平台、进行资本运作方面大胆探索实践,综合施策降成本,帮助企业甩掉包袱加速前行。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面,自治区制定了“降成本30条”“工业新10条”等优惠政策。银川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政务民生“八朵云”陆续上线,“放管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三)强力补短板,促进企业“强筋壮骨”

聚焦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人力资源等薄弱环节,下大力气补短板,为工业经济发展续航蓄力。优化基础设施,釆取实施园区低成本改造、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措施,推动产业集聚和集约循环发展。装备制造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加工中心、大型铸钢件、高端精密轴承等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鼓励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和技术创新,鼓励钢铁企业开展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项目。

二、宁夏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不同程度存在“去”“保”两难或“一刀切”的问题

个别地方将“去产能”简单化,存在“打左灯往右转”情况,担心“下手”过重造成增长乏力而不敢放手施策者有之,不加甄别套文件抓概念“一刀切”者亦有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该“去”不“去”、应“保”未“保”,没有针对不同企业、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

(二)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生产成本依然过高

虽然近年来中央、自治区出台了很多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帮助企业减负,但有的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兑现,有的因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能力不足导致延缓滞后,有的还存在相互抵消或“打架”的问题,市场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三)企业融资难、用工难问题表现突出

大多数企业融资问题是依然是“老大难”,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源投向政府背景项目和购房贷款等信用风险较低领域,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企业很难直接获得银行贷款。部分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随时面临银行抽贷的风险。有的企业反映,通过政府担保机构提供担保贷款,融资成本比银行利率稍高,企业尚可接受,但无法通过这一途径获得贷款,进行民间融资的,成本高达30%-40%。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管理存在制约“瓶颈”

近年来,虽然企业研发费用总体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但依然没有完全成为R&D投资主体。有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为实现发展壮大,主要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没有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创新方式;有的企业对低成本、低价格等竞争策略过度依赖,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补短板动能尚未完全释放,发展环境仍需持续优化

当前一些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内容不够规范,审批耗时依然较长。个别市自从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后,在事中和事后的监管不力,审批与监管脱节现象较为明显,部分行业还出现了监管真空。

三、深化宁夏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

(一)坚定不移地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

一是坚决落实中央去产能的任务,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企业间兼并重组,盘活闲置资产。二是坚持去旧与育新并重,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煤化工、现代纺织、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三是支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电子竞技等新经济、新业态。四是加快石嘴山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支持吴忠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支持固原发展绿色产业和扶贫产业,支持中卫加快发展云计算、全域旅游、特色农业发展。五是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

(二)因地施策去库存,消除供给冗余

一是合理引导住房需求结构,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二是加强房地产市场分类指导调控,根据不同地区房地产库存情况,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继续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三是加强主要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抓好羊绒、葡萄酒、液态奶等重点工业品库存消化冗余。

(三)扎实有效去杠杆,确保金融安全

一是在政府债务方面,严控新增政府举债,坚持量入为出、合理举债、适度举债。落实政府债务分级处置责任,发挥市县主动化解债务的积极性。继续加大政府债务转换,减轻重点项目和重点市县压力。二是在降低企业杠杆率方面,要加强源头处置和治理,运用债转股、债务重整等多种手段化解企业债务。三是在防风险方面,加快建立政银企联运、风险共担合作机制,创新融资担保模式,打好“财政+担保+基金+保险”组合拳,继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多元化融资。四是加强金融综合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深入开展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回头看”推动金融机构强化规范管理。高度关注重点企业金融风险和个别行业债务问题,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狠抓落实降成本,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加大降成本政策的落实力度,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启动100亿元企业融资支持资金,扩大政策普惠面,降低融资成本,扶持更多成长性中小企业。加快试点工业园区的增量配电业务,实现同类型企业、同电压等级相同电价,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加强煤电协调,稳定煤炭价格,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引导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抱团发展。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减免困难企业税费等政策,全面清理涉企收费,开展增加企业和公民负担证照清理工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二是落实促进园区创新发展意见,按照一县一园区的要求,整合优化园区建设。用足用好专项资金,加大园区低成本化、循环化改造力度,推进电、气、水、物流、环保等公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推行园区一站式代办服务,切实降低入园企业投资运营成本,打造园区投资发展洼地。

(五)精准加力补短板,扩大有效供给

一是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重点抓好在建的银西高铁、吴忠至中卫的城际铁路、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京藏调整宁夏段改扩建等项目进度。二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扶贫产业,加快移民搬迁,落实结对帮扶。三是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及时足额兑现各项农业补贴,积极组织农民有序外出务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指导企业调整职工工资水平,低保和养老保险标准,提高住房补贴、效能奖标准,新增物业补贴,逐步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收入,切实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四是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教育卫生、产业建设等领域再实施一批惠民生、补短板的项目,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则关乎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紧紧扭住重点环节攻坚克难,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以新发展理念统领改革方向,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目标,确保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结构性宁夏供给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分析
宁夏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宁夏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