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究

2018-12-08 12:19李文法
时代经贸 2018年35期
关键词:效益业绩经营

李文法

(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财政局,江苏南京 2118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企业也得到稳定发展,并且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保障。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国企经营管理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不仅可以给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运营依据,还承担着企业运营活动以及经济效益的重责。企业运营情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受到运营业绩评估的影响。因此,构建完善的国企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性作用。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国企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经营业绩评价的基本概述

企业作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中形成的产物,其并非为自身生产,而是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而进行生产,其所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通常借助市场背景来实现交换,从而获取一定的价值。换句话说,企业运营业绩并非将企业已经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体现,而是将其所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所得到的社会认可度进行体现。因为企业给社会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不仅需要投放一定的人力资源,同时还要消耗一定的物力资源,即企业给社会提供过程中,产品以及服务都要消耗一些成本。企业是否可以得到稳定发展主要取决于所获得的产品以及服务价值是否能够补偿其生产价值。如果盈利价值越高,企业发展动力也就越大。企业生产的主要作用是运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高的效益,这就是经营业绩的关键所在[1]。

所谓的经营业绩评价主要指为了落实企业运营管理标准,采用的特定标准,运用合理的方式,对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环节以及得出的成果进行价值评估。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对其获得和消耗进行对比,力争运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效益。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根据这一内容来落实的。

二、当前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权益资本成本补偿

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主要把工作重心放置在明确和计量债务成本方面,针对权益资本成本来说,只是将其当作收益分派来实现处理,对于权益资本成本中深入部分,例如占用权益资本机会成本,无法将其进行体现。对外报告的收益实则包含两项内容,一个是权益资本,另一个是真实效益。假设企业报表中净效益数目为零,报表应用人员就会把全部资金纳入到补偿范畴中,但是实际取得的补偿资本主要以债务资本为主,权益资本没有得到补偿。结合这种现象开展的财务评估工作,必将会给财务决策带来错误引导。长时间以往,就会给企业带来投资失误、重复投资等现象。

(二)缺少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的衡量

在知识经济背景的作用下,长时间以来,国有企业发展主要依赖于两项资产,一个为无形资产,另一个为人力资产,并且,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源在提升企业竞争水平中,以及落实企业战略目标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前业绩评估体系往往忽略了对人力资本的评价,并且相应的评估机制不完善。即无法评估人力资源价值,具备不明确性的,但是运营一定方式以及手段,依然能够进行测量。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价值测量难度系数高,企业通常会将其纳入到企业绩效评估范畴之外,进而不能满足国有企业要求[2]。

(三)信息缺少对称性

信息缺少对称性是导致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客观性偏低的主要因素。我国国有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含有诸多问题,就是使得企业和投资人员之间信息无法实现紧密交流,特别针对一些上市企业来说,在进行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通常会将信息进行处理,以此来对投资人员实施蒙蔽,导致两者之间的数据缺少对称性。借助市场理论我们得知,如果信息缺少对称性,将会给投资人员对企业真实情况的了解带来约制,进而无法对企业经营业绩实施精准评估。

(四)忽略现金流量指标

现阶段,企业经营业绩评估体系缺少对现金流量指标的关注,把资产负债表、效益表等内容当作工作重点。在原始财务理念的作用下,把效益当作企业运营效益评估的重要标准。但是结合现实情况来说,效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缺少一致性,结合当前现有的会计机制来对获取的效益进行核算,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导致核算结果出现失真现象。所以,效益等会计效益指标是无法将企业真实的运营业绩进行体现。而现金流量一般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产生于企业运营环节,更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不易被企业管理和操控。

三、国企经营业绩评价体系构建的优化措施

某企业为化工企业,成立于2009年,原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该企业经营范围包含了化工技术的研发、转让、规划以及服务等。随着企业发展逐渐稳定,其研发的技术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并且运营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但是随着该企业的快速发展,其也逐渐意识到构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但是在构建经营业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企业业绩评估水平。因此,该企业加大了问题的探究力度,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明确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思路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已经得到我国相关部门的审核,并在经过国有企业相关责任人一致同意之后,开始全面落实。当前,国有企业在落实财务会计工作时,我需要根据我国真实状况,在确保财务报表体系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构建一个全新的净效益指标,进而把该指标当作核心内容,构建完善的经营业绩评估体系。由国有资产产权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实施考评。该指标设定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将企业运营业绩进行真实体现。也就是会计收益指标因为缺少对企业权益资本的核算和明确,无法将企业运营状况进行体现,因此,需要在新型评估指标设计中,应该将企业权益资本融合到其中。第二,新型指标将会消除给会计失真带来的影响。针对原始财务报告来说,依旧是新型指标核算的主要数据来源。所以需要尽可能消除会计数据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三,新型指标应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在进行新型指标设计时,应该将工作重心放置在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中,鼓舞企业运营人员开展给企业今后带来更高效益的决策项目,例如新产品的研发、职工专业技能培训等[3]。这样才能防止国有企业运营人员短期行为的出现。

(二)体现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价值

为了让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就要体现出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自身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对企业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本的价值标准进行衡量。无形资产以及人力资本作为财务衡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将其纳入到会计报表中,迎合企业管理需求,将企业运营业绩评估体系运用到企业战略管理中。把企业战略目标当作侧入点,在原始运营业绩评估机制的作用下,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创新,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融合,从而提升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水平。此外,还要注重国际化经营,引导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中,做好和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提升产品标准化水平,培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三)提升信息的对称性

结合信息传递理论,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财务报告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关键方式,所以,加大企业财务报告的管理力度,能够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几率。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时,需要把财务报表当作基础来落实编制工作,防止企业对财务报告内容进行修整,从而起到盈利的效果。并且,还要保障信息披露的精准性,采用第三方机构监管的方式,提升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四)注重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量指标贯穿于整个国有企业运营环节中,同时可以将国有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展现。一个企业一段时间内财务情况改变情况,并且具备将效益转变成现金能力,都可以借助现金流量来进行体现,不管是站在量的角度,还是质的层面,都可以将企业某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进行体现[4]。因此,注重现金流量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加强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并且将其纳入到财务统计科目中,进行单独核算。中央管理企业责任人薪酬应该纳入到企业工薪总数额范畴中,加大企业资金收支情况监管力度,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体系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并且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进而导致转变幅度也会有所差异。但是,根据目前情况来说,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体系中出现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而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效益业绩经营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
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
本周公布2017年业绩大幅预增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