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重塑世界

2018-12-08 12:26吴思
中国经济报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红利人工智能智能

在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有一个酷炫的展台前总是大排长龙。它是一款关于声音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每个人的声音判断这个人当前的身体状况和性格,可以应用于远程医疗和安全救援等领域。未来,人工智能究竟会带给我们什么?在本期以“走向智能时代”为主题的封面专题中,我们邀请国内知名机构的学者对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解读。

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未来国力竞争的关键赛场。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专家在《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未来》一文中指出,人工智能对于中国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对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中国的优势领域主要体现在应用方面,而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上依然十分薄弱,这使得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不够牢固。

乔晓楠和郗艳萍在《人口红利渐行渐远,人工智能红利走来》一文中表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适龄劳动力持续减少,以往依靠人口红利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显然,引入人工智能,推动其与工业化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近年来,各大制造企业高度重视智能制造,以“AI+制造”重塑自身在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王春艳在《智能制造:变革模式与路径选择》一文中建议,智能制造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从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推动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培育智能制造产业公地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制造区域协同发展、培养智能制造人才队伍七个方面着手。

那么人工智能产业究竟应该在大城市发展,还是在小城市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研究基本问题,深化对城市化问题的认识》一文中认为,金融行业因为涉及的专业太多,要达到临界点,城市的规模就要很大;但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不需要有那么密切的联系,所以美国波音商用飞机的生产基地就在西雅图的小镇上。这样发展就能扬长避短,分享城市化的红利,避免城市化的缺点和负面效应。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中国创新之路》一文中表示,美国前财长劳伦斯·萨默斯等西方经济学家将中国描述为一个通过产业政策谋求全球技术霸权的竞争对手。张军认为,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进步主要是由企业家创新精神推动,与产业政策并无明显关系。

萨默斯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采访时则表示,中国要想在全球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推进改革。

除了人工智能产业外,中国最近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一个层级。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策略》一文中认为,未来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要做的事很明确,就是找到与市场轨道相连的接口。这一观点对于人工智能产业同样适用。

猜你喜欢
红利人工智能智能
推进充分就业 实现“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2019:人工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富硒红利一触即发
数读人工智能
健康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