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提高权力制约监督水平研究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研究

2018-12-08 15:27滕久志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五队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从严治党权力党员干部

文/滕久志,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五队

1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他结合“为什么反腐倡廉,谁领导反腐倡廉,依靠谁反腐倡廉,用什么战略反腐倡廉,如何反腐倡廉” ,就权力监督和制约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新思维、新思路,并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

1.1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为民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的权力本位思想主张的“人民利益论”,就“权力为谁服务”、“如何打击腐败”等问题阐明了系列观点,并以铁手腕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习近平监督思想体系。总书记的权力本位思想主要表现在:

1.1.1 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施政导向

新的发展形势,我党要创新性地服务人民,依靠和团结广大人民的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步。人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党自身工作一切奋斗的出发和落脚点,也是我党加强监督的内在需要。

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作为施政导向的保障在于严肃党风党纪,坚决纠正不良风气。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力,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履行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把党章党纪落到实处。党员干部要保持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时时刻刻检点自己言行,约束自己,把自身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

1.1.2 重视切实保障人民享有的权益

人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如果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就如同本末倒置。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的权益放在首位,要深入到人民之间,倾听人民的诉求,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同时要坚决地打击腐败,要丰富人民的权力监督方式,保护人民在权力反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把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作为权力监督导向的出发点在于思想建党和“从严治党”紧密结合。加强党的精神文明建设,从严治党,从理想信念抓起。

1.1.3 强调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监督权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要充分尊重人民在权力监督中的巨大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作。领导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确保好人民的监督权,权力腐败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以人民的权力监督执政党和政府,目的在于营造严明的纪律。党员干部要自觉遵纪守法,将对法治纪律的敬畏根植于心;坚持自省、自重,严以律己,提高党纪国法的执行力。坚持多渠道、多主体的权力监督体系,纯净党的灵魂,保持党的先进性。对于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要严格执纪,坚决惩治,打造清明的政治环境。

1.2 将巡视制度作为监督的重要手段

巡视制度一直是约束地方的重要手段,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制度建设发展迅速,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2.1 巡视机构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开展巡视工作对于增强党内干部监督,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推进权力反腐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就权力监督而言,巡视机构有着自身特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1.独立性:党的地方各级组织不仅成立了党内专门的巡视组,而且赋予了巡视组特别大的职责,使其保持着鲜明的独立性。2.权威性:党的各级巡视组大都采取外派形式,实行公务回避、任职回避和地域回避,可以就党员干部的各种问题一查到底,都一视同仁,有错必纠,有着极高的权威性。

1.2.2 巡视范围具有广泛性

十八大以来,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决定实现巡视全覆盖,小至基层,大至军队,各个方面均纳入到了被巡视的对象,巡视组可谓是做到了无孔不入的细致层面。

1.2.3 巡视方式有所创新

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要抓好巡视工作的创新,在汲取以往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拓展巡视内容、方式方法,全面增强巡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巡视组设立组长库,一次一授权,巡视对象不固定,并增设了专项巡视。专项巡视是常规巡视的大胆创新,它主要以特定的问题为对象,对于特定的问题有权力一查到底,这也弥补了以往巡视工作深度不足的问题。

1.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总书记结合我国权力监督的历史发展和当前实际,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著名论断。总书记的“笼子论”,着重强调制度对权力的约束性,在制度上,力求实现对权力进行全面、深入而又细腻的监督。

1.3.1 形成科学有效的制约和协调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开展,从中央“八项规定”到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打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一系列组合拳,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魄力。要把权力监督涵盖到党建设的思想、组织、民主等各个方面,把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里,使权力受到法规法纪的监督。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对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对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1.3.2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

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充分明确了必须要遵守的法则。对突出的“四风”问题、“三公”经费控制方面、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对人民敏感的问题要严查真相。对待任何权力腐败现象,都要严惩不贷,要强化党员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党员干部要多融入人民群众,想人民所想,体会人民疾苦,积极为人民排忧解难,确保共产党政治灵魂的纯洁性。

1.3.3 强化权力的自我监督

权力的自我监督除了严于律己,其次就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审议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表明了总书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决心,开创了我党新时期建设的新格局。

2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主要特征

习近平权力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我国当代问题、反腐倡廉建设重大问题的最新总结和概括,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2.1 注重“严”和“实”相结合

习近平的权力监督可以说是列宁“严管党治党”论实践的伟大发扬。习近平的权力监督思想可以说是严字当头,落在实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过程中的一次具体应用。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以实践过程中积累的问题为导向,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六大纪律入手,制定了“坚定理想信念”等十二项规定动作严格要求全体党员,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绘制了一个“看齐”标准。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将党纪上升到严于国法的高度,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树立规矩意识,把纪律挺在前面。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国共产党正是以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面对问题,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净化,不断保持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2 注重新媒体的监督

新媒体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在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新媒体对权力监督来说,是一股重要的舆论监督力量。例如:一件事刚刚在新媒体平台露头举报,政府部门就会迅速做出反应,上午刚刚在微博上出现,下午就被调查。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都在推动新媒体监督与其他监督模式形成监督合力的实践探索。

2.3 注重发挥不同监督主体的力量

权力的监督有体制内的,例如:监察、审计,也有体制外的。总书记在积极推进体制内监督工作的同时,也注重体制外的监督。要求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百姓监督。譬如:群众党员监督组织,便衣暗访监督,这些监督对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中的权力监督有极大的完善,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

3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价值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首先,总书记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创立的权力监督思想。它根植于马列主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群众性。其次,总书记通过铁手腕行动,使得权力监督中得以实践,且取得突出成效。

3.1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价值

3.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宝库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积极推进党的权力监督思想创新。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新思路;从高层自上而下抓起;高度重视巡视工作;注重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思想等。这些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宝库。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全体智慧的结晶,是实践过程中的总结。

3.1.2 充实了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

总书记高度重视党自身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融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坚决抵制“四风”侵蚀,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针对权利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健全法律制度和监督制度等系列创新观点,强化制约,要求扎牢权力的“笼子”,并坚持“零容忍”打击权利腐败,确保了党自身灵魂的纯净。习近平的权力监督思想延续了从严治党的一贯方针,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内涵的极大丰富。

3.1.3 丰富了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理论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加强权力监督以及怎样加强权力监督建设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构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的权力监督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思想是一脉相承、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运用,也是对我们党反腐倡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2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现实价值

3.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固保障

总书记提出的经典的“笼子论”、严格实施民主集中制、党员干部选拔制度、党内监督制度等,在党内监督机制上,形成了一套组织健全、分工明确、政令畅通的党内监督体系,完善并落实党内制度机制建设。通过制度上内在的约束性,铸就了一道全面从严治党下权力监督的坚强堡垒,在实践中约束了党员干部的行为。习近平的监督思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保证。

3.2.2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习近平权力监督思想的实践,有利于党的执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的推进权力监督,推进作风建设,严明党的纪律,党员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能确保社会公平公正,增进群干关系,有利于党的执政。2.党要时刻保持自身的纯净性、先进性,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能确保党的核心地位不动摇。3.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干部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腐败现象就会受到抑制。

4 结束语

总书记在继承我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权力监督方面的理论精华基础上,立足于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结合党的自身建设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权力制约监督理论观,从理论上、制度上、实践上推进我党廉政建设,力主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对我国新时期权力监督体系构架建设奠定了基础,是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最新成果。

猜你喜欢
从严治党权力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学校安排布署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权力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