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施工企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与探索

2018-12-08 15:27王志超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提质经济施工

文/王志超,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是城市建设的工程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施工企业和其他行业之间存在着诸多联系,其发展能够产生连带效应,引起整个市场的强烈波动,为有效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落实国家对施工企业提出的“提质增效”的要求,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我认为必须要强化管理、加大创新,推动施工企业不断发展,以便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2 施工企业提质增效现状

施工企业提质增效主要是针对既定的施工建设项目而言,实施项目管理需要施工企业以系统的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学的施工组织结构设计,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协调好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交叉施工,保证整体工程项目保质保量保时完成,不过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对施工企业的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需要我们及时解决好这些问题。

3 施工企业提质增效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改革升级和提质增效是当前施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也是其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过去几年中,中铁集团在党委带领下团结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紧跟形势、强抓管理,顺应发展新常态,强抓机遇,努力开创施工企业的发展新局面。

目前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构调整正处于转型升级但中,新旧动能变化等各项因素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多阻碍,经济效益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提质增效面临的挑战压力直达,前所未有。第一,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面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没有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得到了强化,施工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海外施工项目日益增多,进一步说明我们的经济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二是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改革做了重要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经济的措施,尤其是针对搞活实体经济给出了不少有力度的支持政策,改革红利正在凸显,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协同发展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加快落地,国家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化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这些为国有施工企业提质增效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施工企业自身实力得到提升,在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积累了殷实的家底,资产规模十分庞大,其自身规模实力、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以及建设能力都得到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历经多个项目考验之后,已经形成了一支爱国敬业、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施工对我,对市场的判断和把握能力早已经是今非昔比,这些都为施工企业提质增效创造了条件。

4 新形势下施工企业提质增效的实践与探索

4.1 坚定信心,统一认识,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强化落实去产能政策,各行各业的产能过剩,带来的是建筑市场的竞争加剧,在目前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之下,施工企业要认识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首先认清大势,鉴定企业发展的信息,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是背后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企业发展的一次重要机会,是赶超先进施工企业的历史性机遇,为此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市场调整;其次要辩证的对当前市场形势进行分析,要牢牢把握住宏观经济和基建市场逆向运行的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施工企业要密切关注市场重点和热点,紧密围绕国家重点布置的一带一路战略,树立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后是要统一认识,提高企业转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认识到所有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为此必须冷静应对经济新形势,主动谋划、顺势而为,保证思想和行动的统一。

4.2 攻坚项目建设,推进企业落实增长

施工单位必须有效的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树立“提质增效”的发展奋斗目标,从规模发展转变为稳增长、重质量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建设最优企业,扎实组织好施工中的项目,找到企业经济增长点。第一要坚持以上率下,施工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保持定力,提高企业发展的紧迫感,争分夺秒的抓建设,保证在建工程保质保量保时的完成工作。二要推进指标完成,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展专题推动会来保证地铁、高速、桥梁等重点项目按时完成。第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层层分解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落实经济责任并签订工作责任书,将提质增效意识传递到每个岗位;四要加大过程监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部署,做到奖优惩劣,对制度落实到位的要给与嘉奖,执行不到位的要进行问责,确保各项措施能落实到实处。

4.3 推进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提升盈利空间

施工企业发展方式要逐渐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率型增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精细化管理,在管理中求效益,保证效率和效益稳步发展。第一,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好工程成本测算、成本控制和成本评价,细化工程的“二次清单”,对所有项目推行“项目成本计划书”,提高管控力度,推行责任风险挂钩机制,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并做出预警提示,减少损失并降低成本;二是要加强对费用的管理,完善一系列节支降耗管理规定,一心一意抓生产,减少非生产性的支出,控制好企业的会议招待费、职工差旅费等,弥补管理漏洞的同时缩减开支;三要加强对施工企业现有资金的管理,避免在建项目的资金链断裂发生烂尾工程,坚持专款专用云泽和统收统支原则,强化资金收支每个环节的控制,把控好资金预算关和资金筹措关、支付关,完善有关资金管理的各项规定,明确资金支付流程和审批程序,利用行业内部资本市场实现资金余缺的调剂,降低对外来资本的依赖;四是要加强对风险资产的管理,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和项目回购款项的回收,弥补资金缺口,做好坏账准备,保证款项结算及时。

4.4 扩大市场份额,推进企业持续发展

施工企业想要实现提质增效,必须不断的扩大企业影响力,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既有建筑项目中深耕细作的同时不断开拓新项目。为此,第一要熟悉市场发展形势,盯紧京津冀和一带一路战略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站稳脚跟;第二要集中力量攻占公路、桥梁工程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项目;第三要强化属地经营理念,发挥已建成的项目公司作用,扩大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化市场发展能力;第四要加强对市场开拓人员和项目投标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4.5 加强源头控制,切实增强提质增效的科学性

参照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当前经济转型升级面临压力较大, 不过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可用空间来消解时间压力,比如中西部地区增速快、公共服务和养老休闲等领域的需求潜力快速释放,且经济转型正逢劳动力人口下降,作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只有着眼于源头参与,在发展的源头抢占先机,着力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通过建立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生产力,遵循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国有施工企业竞争力的原则,利用混合所有制和期权股权激励以及员工持股等形式提高内部发展动力,一定能够保证各项工作与时俱进,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

5 结语

施工企业为国计民生发展建设精品工程,提供建筑服务。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之下的发展实体,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行业发展进入新形势,发挥施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对于提高企业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企业不断地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做好成本管理控制的同时扩大建筑工程项目的市场占有率,为施工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提质经济施工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践行探索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为城市提质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