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研究视域看姜戎《狼图腾》中异文化的冲突与调适

2018-12-08 11:03周慧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狼图腾跨文化

周慧

摘 要:以陈阵等四个知青和以包顺贵为代表的农耕文明闯入蒙古草原牧民的生活圈,前者在互相尊重彼此文化的前提下进行跨文化交流,后者持利己主义的态度对牧区文化大肆破坏。同一种文化、持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的人在与牧区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的调适功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狼图腾 跨文化 异文化 文化的调适

姜戎先生作为北京知青到内蒙古边境额仑草原插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小说《狼图腾》。这部小说所描写的额仑草原是今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乃林河至满都宝力格一带。小说《狼图腾》详细描写了蒙古草原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陈阵等四个知青和以包顺贵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一种强硬的姿态闯入蒙古草原牧民的生活圈,“北京知青”、“外来户”、“民工盲流”是当地人对他们的称谓。诚然,这些人都可以被划分为“来访者”范围,但这些“来访者”又可以被再次分割。四位主要的北京知青属于知识分子群体,他们是地地道道的异文化者,却与客居文化圈中的人们建立和维持了相对良好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农区来的蒙古族民工,他们身上原本的游牧文化因子已被农耕文明所取代,坚持以农耕文化为中心,与当地人保持着一种泾渭分明的敌对关系,他们自身十分熟悉游牧生活,对牧区的资源更是了如指掌,这也成为蒙古族民工对草原形成巨大破坏力的根源。这两股外来势力带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进入异文化圈中生活,他们自身携带的文化属性与本土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流碰撞。

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参与者固有一套观念、习惯与行为方式,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熟悉并适应对方所携带的观念、习惯与行为方式,这一套程式是相互作用的。作为被访者,蒙古草原牧民过着原始的放牧生活,草原的生存方式深刻地烙印在他们的意识中。而来访者是在小农经济区域无法生存下去的逃难者,他们更多的是裹挟着自身文化来到草原获取生存资源。农耕文明闯入游牧文明的领地,二者之间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来访者”与“被访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二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总体来说是阻碍重重的。

一、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来访者与被访者的交流

对于来自异文化的来访者来说,与客居文化中的人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首先,对来访者来说,在短期内看清异文化圈的社会群体划分和社会网络构成是一件困难的事,其次,掌握异文化圈中长期形成的繁冗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也不太容易。“入乡随俗”是最好的办法,尊重对方的文化,并最大限度地去適应客居地的文化。但文化的影响绝不是单向度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传递,并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不断调适,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相处模式。

四位北京知青是地地道道的 “外来户”,他们在额仑草原上生活了近三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与当地人建立并维持了很好的关系,陈阵甚至是毕利格老人精心栽培的 “半个汉人儿子”。知青们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并尽力不触犯草原禁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饮食习惯上,四位知青与当地牧民做出了很大的改变。据《内蒙古·锡林郭勒风物志》记载,“自古以来,蒙古人日常的食物,主要以肉食、奶食为主,辅以少量炒米等粮食”。 “蒙古人的奶制品,主要分为奶食品和饮料两种。其中奶食品的种类有奶酪、奶豆腐、奶皮、白油、酥油等”。①四位知青他们也像蒙古人一样,一日两餐,一顿手把肉早茶,一顿晚餐。吃当地的烙饼、手把肉、奶豆腐等食物。“草原进入夏季,按牧民的传统习惯,主食变成了各种面食,小米、炒米和各种奶制品:鲜奶豆腐、酸奶豆腐、黄油、奶皮子等等……夏季牧民做奶食,而知青就去采野菜,采山葱、野蒜、马莲韭、黄花、灰灰菜、蒲公英等等。”②214吃相也更加豪迈,大碗饮马奶酒、大块吃羊肉。知青们在饮食上已基本适应当地人的习惯。同时,他们也将汉人的一些食物带进了蒙古人的生活中。如:饺子,大白兔奶糖,野鸭蛋等等。额仑草原的牧民把汉家菜叫做“馆子”,都喜欢吃“馆子”。并且牧民的饮食中也开始出现汉菜的作料。“陈阵吃手把肉最喜欢的调料(用北京固体酱油和草原口蘑泡出的蘑菇酱油),这种北京加草原的调味品,现在已经成为他们两家蒙古包的常备品了”。②12牧民喜欢花椒、酱油和大葱,有的牧民也喜欢辣椒,但所有的牧民都不喜欢醋、蒜、生姜和八角大料,说大料“臭臭的”。①

“蒙古族因长期在户外从事游牧作业,以及草原上的寒冷气候,为适应这种生产与气候的特点,形成了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服饰。”。①四位知青也入乡随俗,穿起了蒙古袍,但文中未具体记载蒙古袍的样式。四位知青住在蒙古包里,蒙古包是牧民的传统住宅,便于逐水草而居,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四位知青中不仅有当马倌的张继原,其他三位也都会骑马。随场部搬迁时用牛车载运行李物品,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和牛车。据《内蒙古· 锡林郭勒风物志》记载,“蒙古人长期从事游牧生产业,无论是游牧还是走亲访友,主要的交通工具都是乘马、骑骆驼;移牧迁徙搬运,则主要以牛拉勒勒车或驼运。”①他们遵守草原禁忌,敬水神,敬神鸟。据记载,“萨满教认为,地上的山川、湖海、河流,以及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熊熊火焰,都有神灵,它们都会直接影响狩猎、游牧生产生活”。①四位知青牧羊、养牛、放马、打狼,他们在饮食习惯、服饰、居宅、交通工具等生活方式上生活方式与牧民俨然一致。这是在外部行为上力求与牧民保持一致,而更重要的是知青们内在精神上也在寻求牧民的“狼图腾”信仰。图腾崇拜,既是蒙古族早期原始氏族的标志,又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的仪式,它反映出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特点。知青们经历过与狼大大小小的战斗,听牧民讲述狼的传说故事,并自己亲手养了一头小狼,目的就是为了追寻真正的狼图腾崇拜。这一点无疑值得肯定。而知青们养小狼的行为又与牧民的信仰相冲突,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明白牧民的信仰。最终小狼在“狼口钳牙”下惨死,也象征着知青狼图腾梦的破灭。

知青们与牧民的交往实际上是一次次的异质文化的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文化既有互渗,也有矛盾冲突不断地发生。养小狼就是冲突的集中体现。陈阵的寸步不让,毕利格老人态度的逐渐软化,陈阵争得了养小狼的权利,这是二者之间不断协商的结果。跨文化交流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与调适下进行的,吸收异质文化中的优质元素,不断与自身文化调适,形成和谐共处的良好局面。

二、以利己主义为前提的异质文化冲击

另一股外来势力是从蒙区来的民工,既会讲流利的蒙话和汉话,懂得牧业又是地道的庄稼汉。“对草原远比内地纯农区来的汉人熟悉,对如何就地取材,建造农区生活设施具有特殊的本事。”②12他们是被农耕文明同化了的草原人,因此,他们对草原越是熟悉,对草原造成的伤害就越大。由于农耕人口恶性膨胀,生存空间急剧缩小,这些民工又返回草原来求生存。这是蒙古族人与蒙古族人的对立,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博弈,是对生存资源的竞争。来自农区的蒙古人利用自身对草原文化的熟悉,加快了对草原资源的剥削。

这些代表农耕文化的“外来户”,为了生存,举家搬迁到草原来讨生活。包顺贵利用自己职权的便利,几乎将他们整个村子搬迁到草原上落户。这些“民工盲流”与额仑草原的牧民形成了敌对的关系。他们已不再遵守牧民的风俗习惯,不住便于迁徙的蒙古包,而是修建固定定居的土房子。不再放牧,而是垦地种粮,修菜园子,挖土沟、砌土墙;不敬水神、神鸟,而是去河湖里洗澡,猎杀飞禽;“在草原,狗是人的战友、密友和义友,杀狗、吃狗肉、剥狗皮和睡狗皮褥子的行为,被草原人视为忘恩负义、不可饶恕的行为”,②12而民工盲流杀狗、吃狗,不顾禁忌;利用对草原的熟悉,对草原狼、旱獭,赶尽杀绝,获得财富。他们对草原上的一切生物都持二元对立的态度,只要是有害的,统统格杀勿论。一切都与牧民文化圈里的人格格不入,所以牧民对“民工盲流”有极深的敌意。民工们短暂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破坏牧区人民幸福家园的基础之上。将草原蚕食殆尽之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这不言而喻。“到拖拉机时代,以草为生的民族和除草活命的民族之间的深刻矛盾,终于快结束了,东南农耕风终于要压倒西北游牧风了,但到最后,西北黄沙巨风必将覆盖东南……”①

在这些来访者的文化冲击下,游牧文明似乎弱不禁风地被打败了。在这场文化的碰撞中,农耕文明是不是就是胜利者呢?草地愈加贫瘠,沙地面积扩大,黄沙漫天,农耕者又将去哪里生存?只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而没有为他人为后代着想的长远眼光,迎来的必将是两败俱伤的结局。我们并不能认为游牧文明就一定落后于农耕文明,这种文明的区分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而不是人们观念上的认知。“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理解其他的文化,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传统做判断”,③民工盲流根据自己的认知判定草原应该被开垦成田地从而更好的被利用,这种 “利己主义”危害巨大。这些民工与当地牧民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前者是为了短暂又迅速地攫取利益,他们剥夺的自然是后者的生存资源,二者之间的生存法则大相径庭,他们的矛盾则越积越厚。在民工有了政策扶持的情况下,这一异质文化的进驻对牧区文化的冲击是压倒性的,所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逆转的。

三、文化相对主义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文化相对主义是指,“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是平等的。我们主张尊重每一种文化的独特价值”。③为了克服利己主義的局限,我们就必须接受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跨文化交流。接受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批评而单一地赞成或接受某一种特殊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意味着“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①跨文化的交流不是要放弃自身文化而去全盘吸收他者文化,且不说文化的烙印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被磨灭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论过,文化的影响绝不是单向度的,文化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输出自我、吸收他者。

在对待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方式时,首先可以“将文化看作是从外部进行观察的客体,从而以描述分析的方式理解被研究的客体;另外人们也可以从文化本身来理解它”。④这被美国学者派克(Pike)称作“外部”和“内部”的观察方式。外部观察即从外部观察所研究的客体——文化,这种观察方式使文化间的比较成为可能。“而采取内部的观察方式时,观察者尝试从这种文化内部,即从这种文化本身的角度来理解它”。④窃以为,我们恰恰可以采取将“内部”和“外部”观察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待 “他者文化”。当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在某处相遇,我们首先应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将各自的文化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上去了解这个文化的肌理,通过细致的外部观察,去适应异文化中与自身文化的不同之处,不断调适二者之间的相处模式。就像四位北京知青进入蒙古牧区文化圈中生活,不断地适应牧区的饮食、居住条件、交通工具、宗教禁忌等等,而他们自身裹挟的农区文化也在慢慢渗入牧区人民的生活当中去,彼此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并对各自的生活不断调适。而当文化出现冲突时,采用“外部观察”的方式,思考彼此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性产生的社会根源,据此产生文化调适的方法。四位知青为了更深入了解蒙古牧区人民对 “狼”的情感态度,不断与狼打交道,甚至还冒死养了一条小狼,这是他们据此产生的调适办法。与此相反的是民工与牧民之间的矛盾无法调适,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 民工“文化一元论”思想,实际上,民工持有这种思想也只是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找了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文化绝对主义必然造成文化多样性的消亡,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只有持有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才能更好地化解文化冲突。

四、结语

姜戎《狼图腾》中所体现的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与调适是极其明显的。四位北京知青在客居文化圈中所做出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的调适是农区文化与牧区文化之间成功交流的范例。这告诉我们,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必须持有对文化的敬畏,持有文化相对的态度,互相尊重,互相吸取异质文化中的优质因子,不断地尝试相处的模式,和睦相处。而民工对牧区文化的大肆破坏则告诉我们,文化绝不是一元的,我们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不能只顾自身短期经济利益的攫取而破坏他人的生存法则。只有在互相尊重、克服利己主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才能够保证文化的多样性。

注释

① 卢明辉,李烨.内蒙古·锡林郭勒风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②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③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

④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参考文献

[1]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2] 卢明辉,李烨.内蒙古·锡林郭勒风物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2.

[4] (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5] 谢天振.本土化: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6).

[6] 周忠华、向大军.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调适[J].吉首大学学报,2011,32(4).

[7] 彭兆荣,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D].四川:四川大学,2002.

[8] 杨军红,跨文化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分析及跨文化培训模式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狼图腾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跨文化传播学理与实践的全景展现
简笔画在培养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使用策略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狼图腾》中“狼”符号的主体性探析
蒙古国看《狼图腾》:女主角好
我看电影《狼图腾》
看《狼图腾》5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