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2018-12-08 11:03叶金丽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

叶金丽

摘 要:农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文化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形态为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文化集中体现了农业文化的精髓和内涵,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农业文化。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重点强调了对古村落的保护。本文以皖西地域为例,探究农业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融合发展,推动新时期对于农业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农业文化传承 古村落 美丽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迅速崛起,而且对传统的农业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农业文化是中华民族存续发展的根基,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加大对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重视,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在此背景下,思考如何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农业文化,并将其与当下国家提倡的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成为重中之重。在新时期,农村建设当应当与时俱進,体现时代特色,在新时代散发新的光芒。

一、农业文化传承及其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一)农业文化概念

农业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息息相关的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农业文化则是指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体系,包括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价值观念、科学认识、政治理想和哲学思想等等,我们认为可以概括为“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1]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光辉灿烂的农业文化 ,这些农业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农业文化传承,则是指在文明开化科、技昌达的今天,依旧继承和弘扬先辈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所总结的农业技术、农业思想、农村生活方式和乡村礼俗,农业文化传承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文化传承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首先,农业文化是华夏文明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我国农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农业是农业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中国古代神话的记载当中,就有神龙尝百草的故事,传说有一次神农氏见到鸟儿衔种,便认为是天帝派红鸟送来食物的种子,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这说明,中国农业的启蒙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产生。到了夏商时期,农业生产初具规模,但是生产工具简单且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普遍使用,并且各国进行社会制度改革,逐步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加之重农抑商的政策,也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由此中国走上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中央集权国家。在这种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政策贯穿始终,农业一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文化活动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在这种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中华文明想要在新时期不为时代所淘汰,就必须立足于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美丽乡村建设要想体现独有的特色,也必须立足农业文化的保护。

其次,传承农业文化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也适应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十九大以来,习主席十分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乡村的软实力,要保留乡村风貌,坚持传承文化。[2]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农业文化正是是代表了这种源远流长的文明传统。以诗歌为例,《诗经·豳风·七月》中写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生动地表述了天气转凉、准备入冬衣物的场景。除《诗经》外,在中国大地还有很多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自己创作的口头传唱的民歌。如人们在插秧时所唱的秧歌,采茶时所唱的茶歌,打鱼时所唱的渔歌以及打柴时所唱的樵歌。在面对这些传统的农业文化时,我们要立足时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元素,又添加新的时代特色,使其为建设美丽乡村服务。

最后,农业文化传承除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下我们所处的工业社会,千篇一律的复制和机械化大生产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常常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化的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旅游、农家乐等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些原本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开始想要探索农村生活的美丽。传承农业文化不仅可以通过打造文化小镇,开发乡村旅游,吸引游客来改善收入,而且农业文化可以使单一的农副产品和食品工业原料变成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创造,提升其品质内涵,使农业产品在经营销售时,打上文化与艺术的印记,吸引眼球,以此来增加农民收入。

二、皖西地域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分析

(一)皖西地域的古村落文化

据统计,皖西地域农业文化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地方建筑、民歌(酒歌、茶歌)、戏剧、风俗以及独具特色的祭祀活动等等。但是,能将这些文化形态囊而括之的要数皖西的古村落文化。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立的,保留了较大的历史传统,即村落遗址、建筑风格、外部环境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具有独特的民风民俗,且至今存在并依旧为人们服务的村落。

截止最近一次对于中国传统村落的认定,全国共有2555个村落跻身“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安徽省共有46个村落入选。在皖西地域共上榜4个,它们分别是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上畈村朱家湾、汤家汇镇瓦屋基村宴湾、果子园乡姚冲村姜湾以及舒城县晓天镇晓天街道居委会中大街。我们以金寨县汤家汇汤家汇镇的瓦屋基村宴湾古村落为例,探究皖西地域独特的农业文化。

汤家汇镇瓦基村晏湾于2014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一处颇具皖西建筑风格的建筑群,始建于清末时期,距今大约有200年的历史。该村落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霜洗礼,却未破败凋零,仍然保存完好,在青山绿水的掩映下透漏着浓浓的古意。宴湾古村落作为皖西地域古村落的典型,体现了皖西古村落的特色。

首先,从村落的选址上来看,瓦屋基村晏湾古村落“依地利”而“通人和”。从“地利”而言,村落的选址与规划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山水走势和自然环境。晏湾地处山区,山水结构复杂,因此村落的建设需要精心设计。受到古代风水观念“阳宅对谷,阴宅对锋”的影响,当地建筑都是依山临水的布局[3]。这样的房屋布局,不仅仅是符合了风水观念,而且背靠山峰、正对山谷的做法也使得视野开阔,阳光充足。从“人和”而言,瓦屋基村位于皖鄂交接地带,自古为陆路交通要道,所以这里人丁兴旺,经济发达。到了清末,晏姓大族在这里建造庄园,精心设计,采用古民居风格,这才成就了百年不衰的瓦基村晏湾古村落。

其次,从建筑布局上来说,瓦基村晏湾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十分具有地方特色。从结构上来说,整个村落依山而造,靠山临水,是典型的复式结构。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一栋三间铺展开来,中间由回廊连接,结构紧密,环境通透,优雅舒适,浑然一体。从建筑的选材用料来上来说,汤家汇瓦基村晏湾古村落一色采用青灰色的砖瓦,用于建筑的青石块,多采自当地山区,虽然颜色并不艳丽,但是透露着一种古色古香、恬静淡雅之美。再从房屋的装饰上来说,汤家汇古村落建筑装饰精细,雕梁画棟,美轮美奂。最具特色的还在于瓦屋村特有的歪门屋,歪门屋从视觉上形成一个深邃聚拢的感觉,寓意“聚财”和“财不外漏”。从建筑的外部观看,房檐都经过精细的雕刻,柱子上也都刻有花纹图案。而在房屋内部,对于房屋主梁的修饰则更为精美。

最后,从村落称呈现出来的民风民俗来看,瓦基村晏湾民风淳朴,处处都透漏着百年古村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位于大山深处的晏湾,不仅拥有优良的传统,而且有着与现代都市文明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晏湾人的优良传统首先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上,村落里的人们自己可能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但是他们从很早就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早在民国时期,晏湾的晏家大族就在此兴办私塾和学堂,让村里的孩子接受教育。除此之外,友爱乡邻,和睦共处也是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而晏湾风俗的不同之处在于村里的祭祀活动。八月十五是中国人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而在晏湾则会上演一场“祭先祖,庆丰收”的大型祭祀活动。人们用一头肥猪来祭祀祖先,并且把一根筷子插在猪头上,以此来表明晏家的祖先来自湖北筷子巷,也告诫后人做人不能 忘了自己的根本。

(二)皖西地域古村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传统的古村落文化迷人而又灿烂,但是岁月洗礼、时代变迁无不侵蚀着传统的文明。汤家汇瓦基村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难题。

其一,对于村落的保护意识薄弱。瓦基村晏湾古村落虽历经百年而不衰败,但是这其中少不了居民们对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在之前工业文明不发达的年代,村落道路、房屋的修缮管理大多采用原始的方法,这样才使得村落的风格从始至终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可是现如今,一方面人们不愿意花很大的代价来修缮本来就已经很破败的老屋。另一方面,钢筋水泥技术的修缮管理方法无疑是对古村落的二次伤害。

其二,村落人口流失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像瓦基村晏湾这样的山间村落,仅仅凭借农业生产已经无法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所以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原本人丁兴旺的古村落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老人、妇女和儿童的留守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有经济实力的家庭逐渐搬离古村落,选择在城镇买房定居,这导致了古村落人口的大量流失。文明是由人类创造的,同时文明也需要人的继承。瓦基村现在已经进入 “老龄化”,年轻的力量已经离村落远去,文化的传承成为最大难题。

三、皖西地域农业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进入新时期后,对于农村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到2008年,浙江吉安提出了第一份“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在视察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时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地方,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三丑。不能大拆大建,古村落要保护好。”[4]从中央的政策到习总书记的说话,都强调要重视农村建设,保护好农业文化,保护好古村落,造福五亿农村人口。

首先,政府要做好宣传教育的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保护意识。鉴于当前农村的大多数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文化保护的意识,当地政府要适时引导、帮助学习,多开展面向农村居民的农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视察工作,增强农村居民对于农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燃起他们心中对于保护农业文化的希望,营造一个美丽和谐、底蕴深厚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

其次,对于农业文化相对集中的古村落,政府要统一管理,严格把关。古村落是农业文化生成长养的摇篮,保护好古村落才能保护好农业文化的传承发展的根基。以瓦基村晏湾古村落为例,当地的古建筑大多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在岁月的洗礼中难免会出现破败,需要定期修缮和加固。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当地政府就要加强管理,对建筑的兴建、拆迁、修缮等工作严格把关,既要让当地居民住得安全舒适,也要尽量避免对村落建筑的大修大改,保留村落一贯的特色。

再次,发展创新产业,为古老的村落增添“新人气”。一个地方若想要长久的存续和发展,离不开人和人的创造。建设美丽乡村需要新理念、新路径,更需要新人才,这样才能为乡村增添新活力。当地政府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挖掘科技人才、文化人才为建设美丽乡村服务。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服务,用“科技改变生活”的理念为农村生活增添活力。同时,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引进文化人才升入挖掘潜在的农业文化,在古村落聚集的地方还可以打造文化小镇,开展文化旅游,增加农民收入,使得古老的村落重新焕发蓬勃生机。

最后,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缺少正确的引导只会使得农民成为晕头转向的“无头苍蝇”,在原地兜兜转转,找不到方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完善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古村落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基本依据。当然,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并不只是政府单方面的责任,更主要的是在于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生于斯而长于斯”,让农民继续热爱这片土地,并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属于他们的财富,才是农业文化建设月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路径。

参考文献

[1] 彭金山.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农业之意义[J].西北民族研究,2011.02.

[2] 姚风明,建设美丽乡村需以文化为内核[Z].人民论坛网,2018.03

[3] 左光之,张昊.激活大别山区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机制以金寨县汤家汇镇瓦屋基村为例[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2).

[4] 习近平.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Z].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3.07.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古村落
旅游视域下古村落文化研究综述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以农民为主体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与模式分析
浅析林业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农村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