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2018-12-10 10:40杨爱萍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5期
关键词:低血糖疗法胰岛素

杨爱萍

[摘要] 目的 研究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 观察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治疗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PG、HbAlc、BMI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控制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常规护理;康复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8(a)-0014-02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性疾病,当前医疗水平暂时不能完全治愈疾病,只能控制血糖水平从而稳定病情。各大医院对糖尿病报道逐渐增多,可能与其自身生活方式、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权威数据显示,糖尿病的病发率高达13%以上,其中80%为2型糖尿病[1]。目前,临床对患者主要采取降糖药物治疗,但由于病程较长,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2]。单纯的胰岛素治疗,虽然短时间可控制血糖稳定,但不能左右其内心活动、生活方式。该研究为分析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价值,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分析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价值,拟定此研究于在该院进行,以规定研究时段内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5例。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经年龄统计、病程统计:观察组年龄平均数(52.6±7.4)岁,病程平均数(3.27±0.35)年,男女比例33∶32;对照组年龄平均数(55.3±6.3)岁,病程平均数(3.41±0.29)年,男女比例31∶34。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3]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排除空腹血糖高于16.7 mmol/L者,排除关节及神经功能异常患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排除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患者,排除近期参加运动锻炼患者,排除认知异常、语言、视听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给予0.5 IU/kg诺和灵R(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00206),于臀肌皮下注射,1次/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康复疗法:①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康复治疗师对指导完成低中度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日光浴、沙滩浴、森林浴、健身操、气功、太极、跳舞等,30~60 min/次,4~6次/周,每次的运动强度均以患者耐受为主,心率应达到最大耗氧量的60%。身体锻炼主要能够增强患者身体素质,将患者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量,从而减少患者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量;②运动时间应在饭后半小时,可以进行单一运动或者组合运动,如果心率过快,则需要减弱运动强度;③了解患者营养状况,并秉承低脂肪、低糖、高碳水化合物原则,制定特殊的食谱,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保证血糖、血压、脂肪等营养物质在控制范围内;④患者所服用的药物应该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对药物名称、剂量以及服用的方式军展开教育,最大程度避免患者错服、漏服或是少服的情况,并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这有助于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并能够让患者明白按照医嘱服药的必要和意义; ⑤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每天的治疗会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很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恐惧以及烦躁等情绪,身体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容易造成紊乱,患者病情可能会加重。因此康复师应该严格执行自身的职责,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注意关注患者是心理变化,帮助其了解并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并学会自我调节,学习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方案。

1.3 疗效评价

①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比较分析。(FBG正常范围:3.9~6.1 mmol/L;2 hPG正常范围:大于7.8 mmol/l;HbAlc正常范围:4%~6%。)

②从躯体运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方面,借助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各项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统计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概率,对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统计。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水平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FBG、2 hPG、HbAlc水平较对照组低,且恢复至正常范围,这表示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确实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生活质量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躯体运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各项评分均在90分以上,并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BMI和低血糖发生概率

观察组低血糖发生概率为1.5%(1/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数上,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BMI有所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多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不足,从而造成机体血糖水平升高。长期的高血糖水平,不仅会影响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代谢,也会影响周围脏器正常运转,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肾脏毒性及视网膜病变。胰岛素,可以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从而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但单一胰岛素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会由于心理、生活等影响造成血糖不稳定。韦冠著[4]在研究中指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以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降至正常范围。该次研究结果显示:FBG、2 hPG、HbAlc水平较对照组低,且FBG恢复至3.9~6.1 mmol/L,2 hPG>7.8 mmol/L;HbAlc在4%~6%之间,这与韦冠著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确实能控制血糖。对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概率进行统计,观察组发生低血糖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进行康复疗法能够有效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且出现低血糖占比概率小。康复疗法,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鼓励患者行有氧运动,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增加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杨丹亚等[5]也在研究中指出,给予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SF-36各项评分均在90以上。该次,结果显示:观察组躯体运动、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各项评分均在90分以上,并且均高于对照组,这与杨丹亚等研究结果一致,证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康复疗法结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Sherrie Khadanga,Patrick D. Savage,Philip A. Ades. Insulin Resistance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Contemporary Cardiac Rehabilitation[J]. Journal of Cardio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2016,36(5):331-8.

[2] 王滨,张爱芳.围术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8):25-26.

[3] 李丽萍.胰岛素的不同注射方法对2型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9):102-103.

[4] 韦冠著.康复运动对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炎症反应的改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4):10857-10858.

[5] 杨丹亚,杨建全.运动康复疗法结合瑞格列奈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4):6086-6087.

(收稿日期:2018-05-09)

猜你喜欢
低血糖疗法胰岛素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