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发展初探

2018-12-10 09:11雷志学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8年1期
关键词: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产业链

雷志学

摘要: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是阜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介绍2014年以来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提出强化督促考核、延长产业链条等4项解决措施,为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建议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示范带;产业链;竞聘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农业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1-0079-02

2014年,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本着以重点乡镇为核心,以设施农业、果品林业、畜牧养殖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示范带“拓宽加密、巩固提高”,推动了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1 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初步成就

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三年多来,完成建设任务13.92万hm2,占规划任务的104%,实现土地流转10.87万hm2,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所完成的各类建设项目和土地流转创造增加值65.52亿元,666.7 m2平均产出达到3 149元,是传统农业均纯收益的6.3倍,可示范带内76.3万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8 587元。三年来虽然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旱灾,但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新型合作组织的培养,实现项目区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节水化和机械化等“五化”。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高产栽培等配套新技术,同时采取生产资料统购、机械化统种统收、产品统售等经营模式,不仅实现高产、稳产,更有效降低种子、化肥、人工等投入水平。到2016年底,全市完成精品农业项目面积5.60万hm2,实现产值10.87亿元,666.7 m2平均产出达到1 294元,增加值7.24亿元,平均每666.7 m2达到862元,促进示范带内76.3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949元;完成高效农业项目面积3.80万hm2,实现产值23.68亿元,平均每666.7 m2达到

4 154元,增加值20.46亿元,平均每666.7 m2达到

3 589元,促进示范带内76.3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

2 682元;完成设施农业项目面积0.56万hm2,其中暖棚0.36万hm2,冷棚0.20万hm2,实现产值12.13亿元,增加值10.37亿元,可促进示范带内76.3万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 359元;完成果品林业项目面积3.33万hm2,在新植果品林面积中,除葡萄、树莓产生效益外,其他品种待栽植4年后才能有效益;示范带内新建、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50个,实现产值1.46亿元,增加值3 380万元。

2 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山东、江苏等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和发展。一是个别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缺乏工作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部分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性不高。二是项目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距离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存在很大差距,项目建设科技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指导服务缺乏专业性、实用性人才。三是市场化水平较低,农副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较少且规模不大,致使农产品销售环节受到制约。四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大多停留在种植和初加工阶段,农产品深加工、知名品牌打造、销售市场网络化等很薄弱。

3 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考核

制定年度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考评验收实施方案,明确考评验收工作实行综合评价办法,其中,业务指标验收权重分占70%,乡镇领导班子考评权重分占30%。各乡镇领导班子考核由市示范带建设办公室牵头,成员单位由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委相关人员组成,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力度,为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3.2 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农业发展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应着力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设施农业是抗灾避旱的产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得到了群众认同,建设规模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福兴地镇是阜新市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典型乡镇,设施农业作为全镇主导产业,已在9个行政村得到规模发展,设施农业总面积已达0.10万hm2,从事棚菜生产的农户达到近千户,百米暖棚平均纯收入达到3.50万元以上,目前全镇设施农业纯收入总值近亿元。设施农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扩大。在棚菜发展较好的十家子村和福兴地村,村民纷纷自发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蔬菜大棚,在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棚标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上市销售的供产销一条龙服务保障下,两个村设施农业面积已达400 hm2。村民在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中得到实惠,助推了全镇棚菜规模化发展,真正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3.3 做大做强基地,延长产业链条

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工作实际,适度规模化发展暖棚、冷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裸地蔬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民收益。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进,结合当地基础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基地产品、生产加工、市场销售这样一条完整的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电子商务拉动和完善产业链,依托区域优势和传统优势,做大、做强、做精、做优特色产业,建设大基地、引进培育大龙头、做响大品牌、拓展大市场。必须明确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3.4 聚集要素,整合资金,稳步推进。

項目是投资和发展的载体,是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体,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必须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加强对外开放,吸引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发展。通过网络招商、外出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资金雄厚、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经营主体参与示范带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班子及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培养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精诚团结的领导班子和一些思想先进、认识超前的致富带头人。建议政府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力推进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扶贫改革试验区、新一轮东北振兴、“突破辽西北”战略以及省直部门定点帮扶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将资金重点安排到现代农业示范带核心区项目建设上,发挥资金集聚效应。特别对规模大、带动强、回报高的项目给予定向扶持。同时,创新农业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范围,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的信贷投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农”,切实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7(3):00067-00067.

[2] 张琪.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8(5):158-159.

[3] 张宏远,闫凤辉.彰武县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发展现状[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14.

猜你喜欢
设施农业现代农业产业链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朝阳市设施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SWOT分析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