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火相传一甲子激发动能话未来
——沪东重机隆重庆祝造机六十周年

2018-12-11 07:16李俨儿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沪东重机动力

本刊记者 李俨儿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智能制造将是沪东重机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0月19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造机60周年暨柴油机累计产量突破5000万马力庆典,同期举行中船海洋动力工业博物馆揭幕仪式及中船海洋动力高峰论坛。沪东重机借此契机,全面回顾了60年来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和光辉业绩,同时坚定了打造世界第一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的战略目标。

沪东重机由沪东造船厂1958年成立的造机车间发展而来,历经数代造机人的辛勤耕耘,已发展为集研发、制造、试验、服务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的海洋动力装备企业,至2018年,柴油机累计产量突破5000万马力。如今,沪东重机正专注于海洋动力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设计,培育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动能,创建“中船海洋动力”世界品牌;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产品领域相关适度多元发展,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同时,着力打造海洋动力产品全球服务能力。

当天上午,沪东重机隆重举行了中船海洋动力工业博物馆揭幕仪式,这是我国第一座以海洋动力为主题的博物馆,即将启动建设。据悉,该博物馆以“无限海洋动力,拉近世界距离”为主题,将囊括中国造机发展历史大事记等相关历史文献与文物,真实再现中国近现代船舶工业以及船舶动力工业的风雨足迹,展示中船海洋动力的光辉历程以及未来蓝图。

当天下午,中船海洋动力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论坛分研发、制造、服务三大专场,邀请了来自航运公司、船厂、船舶设计院、配套厂商、船级社、大学院校等单位的业内专家,共商中国海洋动力的未来。

研发论坛以“法规驱动下的船舶动力技术发展趋势”为主题。创新是船舶动力人永恒的话题,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刺激了市场化运作模式,也引领了一波新的排放解决方案热潮。与会专家表示,以沪东重机为代表的船舶动力骨干企业、重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各大船舶动力配套企业、船东用户等多方应凝聚力量,共同构建船舶动力创新发展平台,推进关键技术产业化合作,形成发展合力,统一合作理念,建立共赢模式,从而促进中国船舶动力的研发创新事业迎来质的飞跃。

制造论坛以“携手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船舶行业生态体系”为主题,与会专家就行业供应链协同、共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船舶行业生态体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国内骨干船厂、配套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智能制造案例;来自航空工业的权威专家对未来智能制造的发展进行了解读和预测。“沪东重机历史上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公司信息化水平的跃升。”沪东重机副总经理裘春华在论坛上表示,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智能制造是沪东重机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船海洋动力工业博物馆揭幕

服务论坛以“技术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为主题。来自航运企业、修船企业、油公司的代表就如何创新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以提升船舶管理、修理服务能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2017年成立的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是中船集团旗下唯一的海洋动力装备服务平台,旨在推进中船集团动力板块企业由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变。中船服务总经理安德鲁表示,愿船舶动力设备的使用者、生产者、供应配套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满足、应对船舶动力管理的需求与挑战。

同日,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中远船务工程技术服务(大连)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的产品、技术、品牌和服务优势,共同拓展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船用柴油机和透平维修服务业务,为中国修造船厂和在中国修造船的船东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保障和全方位服务。

当天晚上,沪东重机举行“传承辉煌 创能无限”庆祝造机六十周年晚会。造机人和重机宝宝们通过组舞《舞动60年》、男声小组唱《我们不一样》、孔雀舞《吉祥如意》、小品《“大智”若愚》、武术操《爱拼才会赢》、太极拳表演《碧海苍穹》、小品《我们的重机,我们的爱》、诗歌朗诵《扬帆启航,再创辉煌》、合唱《我们的新时代》等节目,向沪东重机献礼。在生日歌、切蛋糕的欢快气氛下,沪东重机庆祝六十周年庆典活动圆满落幕。★

猜你喜欢
沪东重机动力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中国重机行业发展的状况及看法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机构荐股:亚夏股份、中航重机、永辉超市、佛慈制药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