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东重机60载峥嵘岁月

2018-12-11 07:16
船舶经济贸易 2018年11期
关键词:沪东重机马勒

潮涌浦江

(马勒船厂时期)

1859 年,英国人赛赐 · 马勒来到上海。20 世纪初,他通过买马票一赢再赢,靠赌马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过,马勒知道,自己的人生能以赌马始但不能以赌马终。1928 年后,他的儿子埃利克·马勒用跑马所得,购买复兴岛及浦东庆宁寺码头东侧沿江土地,也就是现在的沪东中华与沪东重机所在地,创办起了上海英商马勒机器造船厂,经营起船舶修造业务。

马勒船厂初建厂房

为国扬帆

(20世纪50—6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陈毅和副主任粟裕签署命令,由中共地下党及新四军部队所属的茅山兵工厂派出骨干,全面接管上海英商马勒机器造船厂,并于1952年易名为沪东造船厂。

1958年,根据国家关于“二五”期间建造首批远洋船要 求,沪东造船厂建成柴油机车间,为研制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提供硬件支撑。那一年,我国第一代造机人在此聚集,开始泼墨书写中国船舶动力的浩浩华章。他们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研制了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的船用低速柴油机43/82,进而马不停蹄研制出安装于中国首艘万吨轮“东风”号的中国第一台万匹机7ESDZ75/160等,在一穷二白的困难时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为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打开了局面。

激流勇进

(20世纪70年代)

70年代,造机人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面对受到冲击的生产秩序,在逆境中进取,在激流中勇进,用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为国家、为人民海军顽强拼搏。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功率中速柴油机 18E390V及系列机型,以其高速、耐久和稳定的质量,几十年间,为我国近海防务提供了重要动力支撑,目前明确的仍然有至少20台正在服役,为国防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9年9月,沪东造船厂自主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大功率中速柴油机18E390V胜利动车。390系列机型为我国海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国片为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390后续机型)。

壮丽时代

(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沪东造船厂一方面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开始从丹麦B&M公司以及法国热机协会(SEMT)引进中低速柴油机技术专利,签订生产许可证协议。另一方面,沪东造船厂以“生产一代、制造一代、构思一代”的设想,面对改革开放后国产机型油耗高且相继停产的紧迫情况,根据原43/82B型柴油机,研制了油耗更低的C型柴油机;自主设计了轻量化的34/82柴油机;研发的18E390VA作为E390V的改进机型,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尺寸小、操纵方便等优点,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优化改进一等奖。造机人深化改革,持续创新,在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壮丽时代,迈出了柴油机事业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1989年,我国第一台3万区马力柴油机7RTA84试制成功,安装于我国建造的第一艘未来型2700箱冷风集装箱船“柏林快航号”

1980年,沪东造船厂从丹麦B&W公司引进低速船用柴油机技术专利,制造L-MC系列柴油机。右图中为我国首台B&W 8L55GFCA型柴油机。造机人攻克了第一次建造专利机型,没有工艺经验、没有大型龙门铣加工设备等多个难关,确保了该机型的顺利提交。

再启华章

(20世纪90年代)

照片场景为2008年11月,由沪临金属更名而来的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

90年代,产品结构从单一的大型船用主动力柴油机向成套设备拓展,沪东造船厂建造的地铁盾构机广泛用于包括上海地铁一号线在内的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交通建设,柴油机陆用电站远销珠海、苏丹。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8年,通过对原沪东造船厂柴油机事业部和原上海船厂造机事业部的人才、技术、设施等资源进行整合,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上市,曾创下中国股市之最,股价达300多元/股。沪东重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翻开了中国船舶柴油机事业发展新的一页,为发展中国造船事业提供了更多、更坚实的动力保障。

锦绣前行

(21世纪初至今)

进入21世纪,沪东重机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2005年,沪东重机子公司上海沪临金属加工有限公司成立,2017年更名为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2006年,沪东重机子公司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7年12月7日,历经整体上市,作为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沪东重机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上海中船沪东重机配套有限公司成立,2013 年更名为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同年临港中试及生产基地建设开工。

2015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完成对瓦锡兰瑞士公司的收购,更名为“Winterthur Gas & Diesel Ltd.”(WinGD);同年,动力研究院控股子公司中船瓦锡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CSSC Wartsila Engine (shanghai)Co., Ltd.”(CWEC)成立;同年,公司临港中高速机建设项目、中船海洋动力研发大楼动工。

2017年,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在此期间, 沪东重机推出了自主品牌中低速柴油机6EX340EF和12MV390;成功开发了MAN ME-C、瓦锡兰RT-flex和X型等系列电控型低速柴油机;引进了 MTU生产许可证,成为全国唯一能制造高、中、低速发动机的企业;多台世界首制机型及绿色环保产品相继问世;核电应急发电机组打开市场;公司低速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22%以上,巩固和提升了中高速机市场份额。沪东重机不断为新时代动力产业迈向新征程贡献持续创新发展的引领力。★

2006年9月,沪东重机子公司上海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照片场景为中船三井成立仪式。

中船三井拥有大型数控设备和现代化重型测试设备,主要生产缸径600MM及以上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机。截至目前,共计交付512台机,总计生产马力数达到1903万马力。

2017年6月30日,中船海洋动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基于原厂技术和供应链体系,向客户提供原厂技术服务和原厂备件。

猜你喜欢
沪东重机马勒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
中国重机行业发展的状况及看法
马勒与后现代——探寻马勒交响曲中的“文本化”起源
马勒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机构荐股:亚夏股份、中航重机、永辉超市、佛慈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