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带来的思考

2018-12-12 05:43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综艺受众生活

赵 玮

一、慢综艺概述

1、基本含义

近些年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慢综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为快时代背景下的人们开拓了新型的娱乐模式,实现了娱乐节目打造理念、模式以及具体方法同广大人民现实需要的有机契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动向。而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创新创造慢综艺的具体模式,则是下文理论研究的重点所在。

《向往的生活》作为一档典型的慢综艺,其产生、发展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近些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对于文化品位以及知识内涵的重视。所谓慢综艺,指的就是摒弃了原有综艺节目中的哗众取宠的话题,深入发掘广大受众的内心感受与文化需求,并且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其进行一定的思想引导与行为指导。以《向往的生活》这档节目为例,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综艺文化特质,十分强调家庭本位的观念,并且恰当地融合了同工艺、社会、自然等关联密切的要素,最终让广大受众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中,感受到浓郁的温情与和谐。总而言之,慢综艺的出现,有效契合了现阶段广大人民对于综艺节目的心理需求与文化认同,是涵盖文化熏陶、知识普及和艺术引领等要素于一体的新模式。

2、成功原因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慢综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我们以《向往的生活》这一档节目为例,其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同时也获得了广大民众的好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慢综艺的出现符合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广大民众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是其在喧闹城市中的心理寄托。无论是静谧的田园农家生活,还是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亦或是炊烟袅袅的林间小路,都同现阶段过快的社会节奏、较大的社会竞争区别显著,是大部分综艺观众获得身心放松的重要载体。

其次,慢综艺实质上是对生活本真的再现。特别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环境中,当代观众十分需要愉快、缓慢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非高强度的快综艺。在慢综艺中,无论是自带光环的明星,还是朴实无华的素人朋友,都可以随心的生活与消遣。恰如《向往的生活》嘉宾陈赫所说:参加这一档节目,仿佛自己回家了,可以十分自觉地参与到劳动与工作中来。

最后,相较于前几年流行的快综艺,慢综艺并不追求节奏的紧张与神经的刺激,其意在阐述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并且在其中蕴含着不同嘉宾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且在后期的画面拼接与排版过程中,相关主体依托于现代化的特效处理技术,可以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视觉体验,这也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慢节奏的工作与生活更加凸显人情味,即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在看到嘉宾享受静谧时光的过程中,无论是三两知己喝茶饮酒,还是在充满烟火气息的乡村中劳作,亦或是同大自然的亲密互动,都可以进一步审视自己同他人间的关系以及感情处理状况,这也给身心疲惫的当代观众输送了新鲜的氧气。

二、《向往的生活》节目现状分析

自该档节目播出以来,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慢综艺的热潮。据2016《职场人生活状态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城市居民直接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渴望远离城市喧嚣,在大自然中获得自我价值、寻找内心声音,这也是该档节目制作方的灵感来源之一。在此基础上,该节目制作方牢牢把握这一群体的现实需要,直观、真实地展现了几位常驻嘉宾以及流动嘉宾在自然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在主体构成层面,采用了常驻嘉宾、流动嘉宾以及动物群有效融合的模式,一方面借助于常驻嘉宾间的默契配合提升节目效果,为观众带来更加轻松、愉快的观看体验,充分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与人间关系的重视;另一方面,各种动物的加盟也创设了许多超乎意料的观看点,这不仅是田园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也是大量笑点的来源所在。除此之外,节目制作方在宣传方面也独具匠心,为各种动物注册了专门的微博,从而以虚拟博主的形象吸引更多受众,这对于节目知名度以及覆盖范围的提升,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价值。

《向往的生活》

三、向往的生活节目特质分析

作为慢综艺中的佼佼者,《向往的生活》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成绩与民众好评,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在节目设定与制作过程中所一贯秉承的平和、简单的特质,这一特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单明了的情节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竞技类综艺节目,在《向往的生活》中,我们始终未能发现明确的赛制,或者是评奖淘汰机制,甚至连传统综艺节目必备的游戏环节也不显刻意。具体来说,节目组选择了一个乡村,并设立蘑菇屋作为节目录制和嘉宾活动的主要场所,然后有几位嘉宾作为该蘑菇屋的主人,每期有不同的来访嘉宾。主人需要满足来访客人的饮食需要,并用自己种植的农作物来换取乡村生活的必需品。常驻嘉宾与来访客人一道辛勤劳动,无论是热火朝天的挖笋插秧,还是大家开心地享用劳动成果,亦或是聊天唱歌的轻松氛围,都不是活动规则下的产物,同我们平日家中客人来访的情境十分相似。

这一档节目不仅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的任务安置模式,尽可能地抹掉节目拍摄与嘉宾活动中人为干预的痕迹,将平和、安宁、和谐的节奏贯穿始终。对于来自于城市的各位嘉宾来说,其在蘑菇屋中重新捡起了长期城市生活中丢掉的劳动习惯,任务也多以田间劳作为主,少量涉及现代化产品的制作,例如排箫、土灶的制作等。如此一来,就显著区别了传统综艺节目对于必然结果的追求,有效传达出了通透、明朗、随遇而安的生活理念。这对于每一位观众来说,都是其内心深处所追求或者渴望培养的人生态度。

2、层次化的人员设置

在传统综艺模式中,主持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扮演着把控综艺整体走向的重要角色,无论是节目流程与规则的介绍,还是活动秩序的维持与干涉,亦或是奖品分发与惩罚执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生活语境的权威。但《向往的生活》这一档节目并未设置主持人,因而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回归生活的原始样貌。具体来说,《向往的生活》节目组所邀请的嘉宾覆盖年龄层次较广,因而在平日劳动交流的过程中,彰显着不同年龄段明星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这就给节目所呈现的戏剧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表明,广大观众之所以热衷于综艺节目这一形式,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想透过明星的日常生活,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明星的日常状态。但受制于传统综艺的节目行制与活动模式,明星很难自然地展现日常状态。《向往的生活》节目组牢牢把握这一问题,不仅更加多元地展现了某些明星在观众心中的印象期待,例如“黄大厨”这一深入人心的形象,同时也为年轻艺人的形象展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总而言之,层次化的人员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观众所熟知的明星形象,同时也不至于过分偏离广大观众构建起的认知模型,因而使该档节目成为各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

3、平和的视听形式

就《向往的生活》这一档节目的视听形式来看,其同纪实类综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在前期拍摄过程中采用多个机位灵活取材,全方位、多层次地记录不同嘉宾的生活以及各主体间的交流,但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差异显著,即受制于不同的剪辑理念,《向往的生活》有着更加生活化的主旨。首先,这档节目的剪辑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节奏舒缓、情感暗涌。究其原因,则在于该档节目在剪辑节奏层面的创新,即其大量采用了远景和全景拍摄,打破了传统综艺剪辑模式下以剪辑技巧构建人物关系模式的桎梏。如此一来,有效地营造了舒缓、安静的氛围。其次,《向往的生活》在画面构图与色彩应用过程中,未选用快综艺中哗众取宠的酷炫特效以及明艳色彩,整个节目凸显出素净、淡雅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广大观众对于田园生活的认知与向往。编导在节目录制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应用影像构图方式,从而让观众在节目中看到的生活样貌,同其实际感悟更加相似。除此之外,在一些本不够优美的远景画面上增添太阳、星星等元素,又为平淡的景象增添了现代审美气质。最后,就现阶段各类型综艺的视听形式来看,其多采用空间分割的方式,即赋予某些空间以特定的功能,但这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人们原有的生活面貌。但在《向往的生活》这一档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空间意识具有整体化的特点,以嘉宾居住的院落中的凉棚为例,它既可以充当集体用餐的地方,同时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被经常当做是嘉宾们交流、分享的课堂,这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综艺节目同广大受众间的距离。

四、现代新节目《向往的生活》带来的思考

1、准确分析受众市场

现阶段,基于日趋丰富化、多元化的媒体市场,许多传媒主体难以进一步发掘大众市场,甚至出现了大众市场饱和的错误理念,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并未对节目进行科学的受众定位,进而未能开拓具有节目特色与特定需要的受众群体。基于此,有关主体在打造新型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制作方应当深入研究其节目受众的审美需要与文化习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节目的开展模式、叙事方式以及文化主线,实现节目打造理念、模式以及具体方法同广大观众现实需要的有效契合。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为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积极传播主流价值

从《向往的生活》这一综艺节目的成功,我们可以明显的感知到文化引导之于综艺节目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好评如潮的《朗读者》,还是受众广泛的《向往的生活》,都直观展现着综艺节目的“造梦娱乐功能”,即牢牢把握广大受众的内心需要,使其在观看综艺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文化享受与精神放松。所以要求有关主体在打造综艺节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其原有的造梦娱乐价值,深入发掘广大受众的内心需要,并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等层面进行一定的探讨,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文化知识、科学技能以及艺术思想的有效传播,让综艺节目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载体,为主流价值理念的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3、始终保持节目初衷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许多从事文艺影视工作的主体,都无可避免地陷入思想的波动之中,集中凸显在综艺节目的制作层面,表现为许多制作方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惜背离节目的初衷与本质,强行增加嘉宾间的互动,并且在其中随意植入各类型广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慢综艺制作价值的实现。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综艺制作方必须明晰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职责与历史使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洪流中,始终保持节目初衷,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需求,这也是有关主体应当全面研究与深入探索的问题所在。

4、大胆创新节目模式

虽然《向往的生活》在国内掀起了收视热潮,但是依然未能逃脱被指责抄袭的命运。近些年来,抄袭成为国内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大规模的娱乐资源,不利于我国电视媒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各节目制作方应当打破原有过度依赖国外引进的制作模式,牢固树立与时俱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在适当的借鉴与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本土化的制造能力,打造更多的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节目,让世界感知中国综艺节目的魅力与内涵。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向往的生活》的热播给慢综艺的打造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与参考,有关主体应当从准确分析受众市场、积极传播主流价值以及大胆创新节目模式等层面入手,加大创新创造力度,积极探索新型节目模式,为广大人民带来更加多样化的综艺节目。

猜你喜欢
综艺受众生活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生活感悟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无厘头生活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