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法在单位弹性抗力系数测试中的应用

2018-12-12 08:59朱冠宇杨嘉明宋伟健
东北水利水电 2018年12期
关键词:检波器抗力纵波

朱冠宇,刘 凯,韩 飞,杨嘉明,宋伟健

(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000;2.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62)

1 概况

在水工隧洞的检测项目中,围岩抗力系数是表征围岩抵抗衬砌向围岩方向变形能力的指标,即为使洞壁围岩产生一个单位径向变形所需要的内水压力。抗力系数越大说明围岩受内水压力的能力愈大。但是抗力系数并非一个常数,它随洞室的洞径尺寸变化,即洞径越大抗力系数越小,从而会出现同一岩体不同洞径所测得的抗力系数值不同,因此在工程上为了统一标准经常使用单位抗力系数K来表示围岩抗力的大小,也即洞径为1 m时的抗力系数值。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弹性抗力系数的确定方式是需要进行原位测试。传统的方法有:隧洞水压法、径向千斤顶法、径向液压枕法等,可以直观有效地测试出弹性抗力系数,但是由于过程复杂,现场实现较困难,检测成本较高,所以测试并未采取上述方式进行抗力系数的检测。

2 弹性抗力系数测试原理

测试计算采用单位弹性抗力系数公式(1)。

式中:K0——单位弹性抗力系数,MPa/cm;Ed——动弹模量,MPa;μ——泊松比;α——折减系数(工程示例取值为1/2)。

由公式(1)可知,式中Ed及μ,为可求变量,即:

式中:Vp——岩体纵波波速,m/s;Vs——岩体横波波速,m/s;ρ——岩体密度,g/cm3。

由以上公式可知,实际上,只需要测试岩体的横波波速和纵波波速及相应岩体的密度,即可将相应洞段岩体的弹性抗力系数值计算出来。在隧洞的检测中对于纵波的取法较为简单容易,但是对于提取横波波速就相对困难些,特别是围岩类别较低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测试为了能够使测试效果相对满意,经过仔细考虑决定使用地震法提取横纵波。

3 地震测试原理

地震法是通过人工激发的弹性波在岩土层中传播的特点,来判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波速等,从而解决某一地质问题及参数特性的物探方法。根据弹性波的传播方式可将地震法分为直达波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及瑞雷波法。试验主要采用直达波法,即透射波法来进行检测。

直达波是一种从震源出发不经过界面的发射、折射而直接传播的接收点的地震波,利用直达波的时距曲线(波到达观测点的时间t和到达观测点所经过的距离s的关系曲线)求得直达波波速v,从而计算岩土层的动力参数。

直达波从震源传向接收点,因此时距曲线为直线,表达式:

式中:t——直达波从震源到达接收点的时间,s;s——直达波从震源到达接收点的距离,m;v——直达波从震源到达接收点的速度,m/s。

4 工程实例

4.1 工程概况

辽宁某引水工程某标段工程主体包括钢管、连接竖井、隧洞。起点有2处,隧洞引水采用φ5.4 m有压隧洞,变径至φ5.62 m隧洞穿越河道,再变径至φ4.0 m接入连接井,线路长1 047 m。连接竖井布置在主洞桩号JH1+047.19处。标段隧洞工程主洞长12 120 m,桩号JH0+000.00~JH12+120.00。主洞段共布置4条施工支洞,即J1,J2,J3,J4号支洞,其中J3号支洞为永久支洞。

隧洞大部分为构造剥蚀地形—缓隆起剥蚀低山—浑圆状低山。地面高程一般在150~335 m,地表植被较发育~不发育,基岩埋深较浅,山顶部一般直接裸露,其余多为表层残积物掩盖。洞室最大埋深约245 m,地面高程一般117~133 m。隧洞穿越谷地地貌单元多属侵蚀堆积地形—山间坡洪积谷地—爪状谷地。

该线路穿越的地层岩性,主要有中生界地层和新生界地层。其中中生界地层有侏罗系中统髫髻山组(J2t)、上统张家口组(J3z)、白垩系下统义县组(K1y);新生界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hpal+dl)。围岩类别以Ⅲ、Ⅳ类为主。

4.2 检测方法技术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勘查,经过研究采用地震法进行测试。测试仪器采用SE2404地震仪,配合6组检波器;利用高频水平检波器(纵波测量)或中频垂直纵波检波器(横波测量)进行接收,使其灵敏方向与有效波的主震方向一致,用石膏将检波器沿洞线轴向方向依次固定在一侧洞壁的一条直线上,每2个检波器为1组(1个高频检波器,1个中频检波器)每组检波器间距为2 m,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连接示意图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置地震仪采样点为1 024点,采样间隔为0.025 ms,使用两端激发,激发震源为锤击,最小源检距为5 m。测定纵波波速时,将采集总线连接6个高频水平检波器,沿隧洞轴线方向与,6组检波器在同一直线的洞壁上敲击墙体。当在地震仪显示器中采集的6道数据显示的波形清晰、初至明显时,保存波形。将采集总线与,6个高频检波器分离,与其余6个垂直于高频检波器的中频检波器连接。在6组检波器的同一条直线的洞壁上,沿与隧洞轴线垂直方向敲击墙体。同样在正确确认其为波形清晰,初至明显的横波时保存波形。由于采用两端激发,所以在6组检波器的所在测线的另一端,重复以上步骤。

4.3 检测结果及处理分析

根据设计要求,检测部位分别布置于1,2,3,4号洞4个洞段的主洞部分

分别为1号洞下游J0+900,2号洞下游J3+300所在部位为Ⅲ类围岩;3号洞上游J5+320,4号洞上游J8+957,J9+311,4号洞下游J10+840,J11+560所在部位为Ⅳ类围岩;4号洞上游J8+570,J9+274所在部位为Ⅴ类围岩。

首先,在现场进行一致性测试,对检波器的一致性进行检验。

其次,现场采集数据经过检测无误后保存,导入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后期处理,即纵横波初至的判定及计算。现以1号洞下游J0+900检测位置测试数据为例,如图2所示。

由以上过程可以得出,各个桩号测试部位的纵波及横波波速值,将图中所示波速值带入式(1)(2)(3),即可求得各检测部位相应的单位弹性抗力系数值,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各洞段围岩单位抗力系数测试成果表

表1得出的各围岩单位弹性抗力系数K0,满足各类围岩主要物理学参数经验值范围。

5 结语

地震波法在水工隧洞检测隧洞围岩弹性抗力系数的应用中效果较好,检测较快捷,效率高,为隧洞后期的衬砌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猜你喜欢
检波器抗力纵波
桥梁低桩承台基底竖向抗力作用效应的计算研究
检波器容差对地震信号接收的影响研究
一种井下检波器测试仪的设计
基于高低频联测的常规检波器数据低频振幅和相位同时恢复方法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岩块的弹性模量及岩体单位弹性抗力系数的确定方法
变截面阶梯杆中的纵波传播特性实验
30MnSi热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
一种增大动圈式检波器静磁场的方法及一种动圈式检波器
验证荷载对结构抗力分布的时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