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8-12-14 06:21肖榕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解决对策医院

肖榕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3—203—01

摘要 绩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将其应用在医院中,能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医院长远发展。本文首先指出医院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然后阐述了相关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医院 绩效管理 解决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进行,医院引入现代管理机制,绩效管理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实践证实,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注重医疗质量评价、强化全成本核算,增强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下结合工作实践,针对绩效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医院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

由于医院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因此医务人员对绩效管理认识不足,日常工作中没有重视;而管理人员认为绩效管理只是针对个人的管理,等同于奖金分配方案,缺少对科室、部门的绩效管理计划。如此一来,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得不到医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难以起到激励效果。

(二)职责不清晰

绩效管理期间存在这种情况:各部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但整体目标没有完成。分析原因,在于目标分解上产生偏差,没有从医院的整体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因此管理目标不明确。此外,绩效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不清晰,管理工作无从下手,工作环节的处理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标准不统一

部分医院实施的绩效考核程序复杂,在考核指标上,往往缺少量化指标,导致考核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差。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员采用同一套考核体系,没有针对性体现出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水平,继而影响考核结果。

(四)反馈不及时

在绩效管理中,沟通和反馈是重要的环节,是对管理过程、管理效果的真实反映。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医院认为绩效考核没有实质性作用,和医务人员没有切身关系,因此管理过程敷衍了事,没有科学运用考核结果。由于反馈不及时,医院领导不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心理状态,容易导致决策误差,不仅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医院健康发展。

二、针对医院绩效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认识程度

医院各人员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依据世卫组织提出的医院绩效管理框架,将管理核心分为两个维度:一是横断维度,包括安全性、以人为本;二是贯穿维度,包括工作效率、临床效果、员工导向、反应性管理。其中,员工导向就是在工作中学习,既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又能提高临床服务水平,促使患者获得满意服务。对此,医院应该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科学绩效管理观,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獲得医院领导的支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二)明确考核指标

一方面,考核指标要具有全面性,不能单纯关注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指标的设置,既要从临床工作、日常表现、业务能力人手,又要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培养职业道德,提高医院的软实力。另一方面,考核指标要具有量化性,以公正客观的数据作为管理评价基础。针对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和指标,突出岗位职责和个人能力,加强员工、科室、医院之间的互动性,促使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反馈机制

相比于传统的人事考核,绩效考核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是将员工个人规划和医院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共同进步的效果。因此,医院要不断宣传绩效管理的优势,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尤其在考核过程中加强沟通、化解矛盾,促使员工发现自身不足,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实现工作绩效持续改进的目标。针对绩效考核结果,医院要及时公布出来,遵循三公原则,作为薪酬、财务、人事管理的依据,切实发挥出激励作用。

(四)注重文化建设

通过绩效管理结果,既能反映出医疗服务水平、日常工作效率、经济运行情况,又能体现出医院管理和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因此,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要考虑到医院文化建设,它是医务人员遵守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要想实现两者的协调,应该注重质量和效益均衡发展,走文化指引、科技推动、全面发展的道路,处理好近期和远期效益、个体和群体利益,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卫生资源带来的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员工和医院共同进步发展。分析可知,当前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宣传不到位、职责不清晰、标准不统一、反馈不及时。对此,医院应该提高认识程度、明确考核指标、建立反馈机制、注重文化建设,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解决对策医院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