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离退休职工的心理疏导工作

2018-12-14 06:21张晓霞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热线老同志子女

张晓霞

中图分类号:F241.3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3—230—01

摘要 心理疏导是指帮助相关人员的内心思想以及情绪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相关人员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自己、升华自己,最终达到促进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的目的。本文以某国有企业为例,对离退休职工的心理疏导作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 离退休职工 心理疏导

当今,我国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国有企业离退休职工人数与日俱增,以谋国有企业离退休工作为例:2017年,该厂离退休职工人数突破1000人,离退休职工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基本持平,并且连续三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由此可见,未来离退休这个群体还会越来越大,任务还会越来越艰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学习教育,引入心理疏导内容

在离退休党支部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仅是学《党章》、学系列讲话、争做合格党员,还要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思想状况,为他们答疑解惑,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让他们对组织、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信任和希望。

在学习教育中,还要详细介绍行业、企业当前的工作状况、发展方向、战略目标以及“十三五”的工作规划,让老同志对企业的发展有所了解,有助于增加他们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甚至部分老同志还会根据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为企业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让老同志感受到企业和組织对他们的信任,消除他们对企业的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在学习教育中,可以向老同志朗读一些好文章、播放一部好影片、推荐阅读一些好书,让“心灵鸡汤”慰藉、滋润老同志的心灵,正确引导他们乐观做人、豁达做事,为了国家、社会、企业大局奉献余热。也可以邀请心理专家尤其是擅长对老年人心理状况进行疏导的专家开展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对离退休职工进行心理疏导。

二、多方联动,共同为老同志排忧解难

离退休职工的晚年生活幸福与否,与家庭、企业和社区息息相关,只有多方联动起来,才能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服务工作。

一些老同志在家里的生活状况和困难不一定给企业离退休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透露,同样他们对家庭的一些意见甚至是矛盾也不一定给家人透露,这样让他们的很多心理问题和情绪埋藏在心理,要么是家人知道,要么是企业离退休工作人员知道,要么是社区工作人员知道,甚至有些问题只是埋藏在心底,这样对他们的身心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多方联动为离退休职工排忧解难,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离退休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同志家属的联系,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构建一个微信群、QQ群等,例如:家属与企业离退休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构建一个“夕阳红”微信群,家属及时将离退休职工的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及时将离退休职工的问题反馈给家属,大家一起商量,共同关心、爱护离退休职工。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群来发布一些离退休职工需要学习了解的政策文件,参加的业余活动,让家属代为转达增加家属与老人的接触频次,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另一方面,企业离退休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家访的形式,与家属一起摆谈交流,了解老同志的心理和生活近况,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和关爱,让老同志感受到来自组织和家庭的温暖,生活得更舒心、顺心。

三、服务热线,为老同志开设一条幸福热线

如今,随着手机的普及,每一个老同志都有手机和家庭座机,很多老同志在心情沉闷、孤独的时候,不敢给子女打电话,害怕子女忙,担心影响子女的工作,甚至怕子女觉得他们啰嗦。因此,出现有心里话没人说,有问题没人商量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让老同志产生自闭、自卑的情绪。

离退休部门可以针对老同志利用办公室座机开设一条“服务热线”,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证、擅长离退休工作、政治素质高的同志担任讲解员,通过老同志来电咨询,电话慰问的“双向沟通”交流方式对离退休职工进行心理疏导,老同志也可以在孤独时打电话与工作人员拉拉家常,消磨时光。

服务热线的开设,首先有助于解决离退休职工“找不到人交谈”“不知道找谁交谈”的难题,但老同志心里有困惑,无论是与子女之间的隔阂,与邻居之间的矛盾,与朋友之间的误会,都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其次有助于解决离退休职工“隐私保密”“匿名不想被人知道身份”的难题,部分老同志有问题不敢找人交流,其实是因为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暴露,通过服务热线,可以根据老同志需要,不进行姓名询问、电话记录,电话内容仅限于通话当事人知道,让老同志把所有心理问题都谈开,没有什么任何的顾虑和担忧;最后,有利于提升离退休工作的管理水平,通过服务热线,可以了解到很多老同志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生活需求,在离退休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做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工作成效也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热线老同志子女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表达敬意
浅说老同志的圆梦追求
情真意切劲足老战士报告团的老同志共话关心下一代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