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扦插育苗技术初步研究

2018-12-15 01:40林武星朱炜
防护林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刺桐萘乙酸母树

林武星,朱炜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造林树种较为单一[1,2],鉴于此,近二三十年间,林业科技工作者和沿海林业生产单位一直致力于防护林树种的引种、选育等工作,但基本上限于木麻黄优良种源、家系和无性系,以及一些桉树和相思类等外来树种,而对于沿海地区乡土树种在防护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尚很缺乏。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inn.)是福建沿海乡土树种之一,属于豆科刺桐属落叶乔木,萌发力强,生长快,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抗风性较强[3]。为了沿海造林的需要,我们开展了刺桐扦插育苗试验。

1 试验点概况

试验点位于漳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地理坐标为117°37′—117°45′ E、24°20′—24°75′ N。气候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多台风,秋冬盛行东北风。年平均气温21.4 ℃,最高气温38 ℃,最低气温0 ℃。无霜期326 d,年平均降雨量1 450 mm。土壤为砖红壤。

2 试验方法

2.1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扦插试验

分别以1年生、2年生和3年生的刺桐为采条母树,用剪成的中部插穗作试材,试验随机设计,重复3次,每种年龄的插穗40根,共120根。插穗用流动水浸泡24 h后,将插穗基部浸泡200×10-6的萘乙酸溶液中约1 h,然后扦插在装有混合均匀的沙土和红土的营养袋里,插后加强管理。

2.2 母树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试验

采集2年生刺桐母树上基部、中部和梢部的穗条,进行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试验,试验随机设计,重复3次,每个部位的穗条共90根,30根为1个重复。插穗用流动水浸泡24 h后,将穗条基部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00×10-6的萘乙酸溶液约1 h,然后扦插在装有混合均匀沙土和红土的营养袋里,插后加强管理。

2.3 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穗条处理试验

用2年生的刺桐中部穗条作为材料,插穗用流动水浸泡24 h后,再用质量分数分别为50×10-6、100×10-6、200×10-6和300×10-6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对穗条进行浸泡1 h处理,开展不同浓度萘乙酸浓度对刺桐穗条浸泡效果试验,试验随机设计,重复3次,每种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120根穗条。其余过程同2.1。

3 结果与分析

3.1 母树年龄对刺桐扦插效果的影响

在穗条扦插2个月后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不同年龄刺桐上采集的穗条扦插其成活率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随母树年龄的增加,刺桐扦插的成活率下降。1年生刺桐母树上的穗条扦插成活率比2年生母树上穗条提高了3.0个百分点,2年生刺桐母树上穗条扦插成活率比3年生母树上穗条平均提高了7个百分点。通过方差分析(表2),不同年龄的刺桐穗条扦插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刺桐母树年龄越大,扦插成活率越低。因此,刺桐扦插育苗要尽可能选择年龄小的母树采穗,以提高穗条成活率。

表1 不同年龄刺桐母树插穗扦插成活情况

表2 不同年龄刺桐母树插穗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表

3.2 母树不同部位穗条对刺桐扦插的影响

表3 刺桐不同部位穗条扦插成活情况

从刺桐母树不同部位的穗条进行扦插的效果来看(表3),刺桐母树基部穗条扦插成活率要高于中部和梢部的穗条,中部的穗条扦插效果又好于梢部。其中,基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中部穗条平均提高了2.2个百分点,而中部的穗条扦插成活率比梢部的穗条平均提高了4.5个百分点。说明随着穗条在刺桐母树上位置的上升,其扦插其成活率下降。经方差分析(表4),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成活率尚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刺桐扦插以选用母树基部、中部的穗条为宜。

表4 刺桐不同部位穗条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表

3.3 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穗条扦插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的萘乙酸溶液处理下刺桐穗条扦插后2个月成活情况的调查可知,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处理穗条对穗条扦插生根成活有影响(表5),4种浓度的萘乙酸中,以200×10-6浓度处理后扦插穗条成活率最高,达到93.3%,100×10-6萘乙酸溶液处理的效果比50×10-6的要好,成活率提高2.5个百分点,而300×10-6萘乙酸溶液处理的穗条其扦插成活率比200×10-6浓度处理低5个百分点。4种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穗条后穗条扦插成活率呈现随萘乙酸溶液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表6),穗条经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处理后扦插其成活率存在显著差异。从4种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处理穗条后扦插成活的情况表明,刺桐扦插用浓度为200×10-6~300×10-6的萘乙酸溶液浸泡1 h比较合适。

表5 不同浓度萘乙酸浸泡插穗扦插成活情况

表6 不同浓度萘乙酸浸泡刺桐插穗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表

4 结论

通过对不同年龄的刺桐母树采穗扦插试验、母树不同部位的穗条扦插试验和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浸泡后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年龄小的母树上采集的穗条扦插成活率高、母树上基部到中部的穗条扦插以及采用质量分数为200×10-6~300×10-6的萘乙酸溶液浸泡1 h后扦插其成活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刺桐萘乙酸母树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不同树龄楸树种质资源的嫁接成活影响因素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刺桐胜景 知多少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节选)
复硝酚钠与萘乙酸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扦插效果的影响
刺桐姬小蜂雌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反应
外来入侵害虫——刺桐姬小蜂在福建省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建议
厚朴种子园植株密度与母树生长关系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