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思考

2018-12-15 22:59林涛
财经界·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管理措施

林涛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校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但个别中小学校由于校长重视不足、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造成中小学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预算编制不规范、学校资产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 财务管理 措施

一、新形势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未形成财务管理观念

由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是公办承担社会教育义务的事业单位,加之多数校长为教师出身,未能对财务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错误地认为财务管理只要将学校的学费收入与支出记录完整、准确即可,财务管理观念尚未形成。这种思想直接阻碍着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学校资产管理混乱

目前,多数中小学校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未在学校内部建立资产管理制度,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浪费。例如,未对学校桌椅等教学仪器、设备进行盘点,造成资产账实不符,甚至被个别工作人员恶意侵占。再如,学校部门在未对拟报废的资产进行审批、备案的情况下,擅自将资产变卖,以变卖收入作为本部门“小金库”来源,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浪费。

(三)财务核算不规范

目前,个别中小学校不惜违反国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擅自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办公经费、人员经费,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现象频发。

二、新形势背景下强化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措施

(一)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

1、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学校要严格遵守新《预算法》等财税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预算意识,硬化预算约束,严格落实预算编制各项要求,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切实编细、编实、编好学校预算。学校所有年度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各项支出必须做到有预算安排、有支出标准、有制度依据,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预算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制订科学的学校工作计划和维修、建设、购置计划,按计划合理安排预算,将预算编准、编细、编实,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作用,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

2、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

按照《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要求,预算结余资金以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包括基建资金和非基建资金),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中小学校应从源头上控制结余结转资金规模,努力盘活各类存量资金。按照年度预算,加快支出进度,杜绝财政资金该花不花、闲置浪费。

3、加强经费绩效管理

坚持勤俭办教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改进教育经费分配方式,优化经费投入结构,多向贫困地区、薄弱环节、困难学生倾斜。要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建立与经费绩效结果挂钩的经费安排机制,奖优罚劣,对资金使用规范、效益明显的学校,第二年在分配资金时予以倾斜;对评价较差的单位,要扣减相应资金。

(二)加强收支管理

1、依法组织收入,保障经费供给

一是将全部收入纳入学校预算。中小学校应按照预算法规定,将房租收入、学费收入等全部收入纳入本部门预算,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做好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工作。必须坚持学生或家长自愿原则和非营利原则,及时据实结算,定期进行公示。严禁将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与行政事业性收费混收。严禁自立名目向学生收取讲义、资料、试卷、计算机上机、饮水等费用。三是规范收费行为。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政府部门批准的收费项目、标准和范围,坚持《收费许可证》制度和收费公示制度,收費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收缴制度,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设立非税过度账户、严禁私存私放。学校应建立健全收费票据的购入、领用、回收和核销制度;收费票据不得转借、转让、代开。

2、规范支出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公用支出管理。学校公用经费首先要保教学、保运转、保安全,其次根据财力情况兼顾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得擅自提高开支标准,如教师培训经费占5%。办理支出时认真审查是否有预算和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标准,不得办理无预算、无批准手续、超标准的开支。严格管理五项费用。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务用车以及会议、培训等管理办法或规定,严格执行各项开支范围和标准,不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公务用车经费,“三公经费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得调整,执行中不得随意。二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财政部门允许使用现金情形及财政直接支付、银行转账外,应实行公务卡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规范公务消费行为,健全完善公务支出监管机制。

3、加强支出票据管理

学校应加强支出票据的审核,审核报销票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杜绝不合法、不规范票据作为支出凭证的现象发生。

4、加强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

中小学校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凡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均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的程序办理资金结算。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实行国家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按照各项资产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完善资产管理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固定资产账目,将教学点固定资产纳入所属中心校统一管理;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对所有固定资产清理登记、建账立卡;新增和减损固定资产要手续规范、及时入账,严格按照固定资产处置程序进行处置。尤其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固定资产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每年至少一次实地检查资产情况,保证学校财产的安全、完整。

(四)全面落实内控规范

中小学校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规范,并确保有效执行。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实现从“要我内控”到“我要内控”的理念转变;认真领会《内控规范》精髓,全面学习《内控规范》内容,认真梳理本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查找风险点和管理漏洞,并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财务风险。要按照系统性、有效性、时效性的原则,将内部控制规范落实与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开展经费绩效评价紧密结合,落实内控规范各项任务。要将单位预算、收支、资产、基建等重点业务和事项纳入统一管控体系,并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位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包涛洪.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

[2]陈家胜.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J].财会学习,2016.

猜你喜欢
中小学财务管理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