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香缥缈,英华沉浮

2018-12-15 08:55余培培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董桥艺术审美散文

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讨论董桥的散文创作,基于艺术审美与现实关照两个层面展开。从艺术审美与文化关怀角度,董桥的散文典丽精工,意境似宋元山水,行文布局缜密,修辞灵动丰饶,文体大胆创新。他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晚明小品文的闲适与静气,以及跨越中西的文化乡愁。从现实关照与哲理思辨角度,董桥的文章对机械文明、教育模式、香港政局都有讨论,他早期研究马克思的学术经历使他的部分文章具有哲理性与思辨性。

关键词:董桥;散文;艺术审美;现实关照

作者简介:余培培(1997.9-),女,汉族,江苏省徐州市人,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语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东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董桥是香港文坛的杰出散文家,学界对其作品一向褒贬不一。支持董桥的一派认为他融古今中西为一体,既野又雅,精致幽默。柳苏于1989年4月在《读书》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你一定要看董桥》的文章,从生平经历、散文风格、翻译思想、书画收藏等方面介绍并推荐董桥。[1]之后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编了一本评论集也叫《你一定要看董桥》,收录了大陆及港台三地学者对董桥文章的评论。 这些评论或从文学欣赏角度品评其审美功效,或从学理角度讨论其文化意义,或是针对单篇散文的随笔式赏析及由此引发的各种联想。肖元曾把董桥与李敖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结论是李敖豪放,“英雄气短”;董桥婉约,“儿女情长”。[2]张宜琳和肖向东从创作内容和审美风格的差异性上观察对比董桥与余秋雨的散文,认为董桥文章注重个人体验,古典与西方文化特质兼具,追求唯美境界。余秋雨更像一个传统的学院派学者,创作中表现出文化学者特有的仪式感。[3]除此之外,喻大翔在《用生命拥抱文化—一中华20世纪学者散文的文化精神》中从现代理性的维度分析了“学、识、情”三者在董桥散文中的艺术功效以及文化寓意。

在反对董桥的声音中,较有影响力的是冯唐的观点。他在《你一定要少读董桥》中说:“董桥的文字,往好了说,仿佛涂鸦癖乾隆的字,甜腻。仿佛甜點,吃一牙,有滋味。吃几坨,倒胃口,坏牙齿。”[4]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看来,董桥的文字是高级“知音体”,过于掉书袋,且小资情调重。[5]同为持否定态度的评论家杨早则显得较为冷静,他在《你不一定要看董桥》中写道,董桥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看得、学得的。“倘不是喜欢趋时,或简直无书可读,你实在不一定要看董桥”。[6]

除了相关学者在“要不要看董桥”这个问题的争论之外,董桥自己也分析过自己的文章。他说:“我扎扎实实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一个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的名字的每一篇文字”。他讲到自己在写作时“难静难动,难放难浅,只得追摩博杂,然后学雅,一旦博雅,则文章仿佛宋元山水,不尚细碎,点染数笔,则成格局,也有意境”。[7]

事实上,董桥的文字典丽精工、构思缜密,像是被耐心细致地雕成的一束花;同时,他的文章又流露出社会忧患意识与现实关照。此外,由于他庞大的知识储备以及在英伦其间研究马克思的学术背景,其散文经常蕴含哲理性与思辨性。本文即尝试从艺术审美与社会忧思两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董桥的散文创作。

二、艺术审美与文化关怀

1.物象、意境与情致

董桥散文中的描写如同他自己说的那般似宋元的山水,点染之后便有了意境。这意境似一幅古画,有沧桑,有迷离,有经年的心事,有温婉的情致与诗意。其间的修辞使用极妙:想象奇特丰饶,比喻瑰丽绝美,排比富有音乐性,拟人动感很强。比如下面这一段文字摘自董桥《今朝风日好》散文集的《纸月亮》一篇:

“十月威尼斯秋阳似酒,秋水似画,萧萧微风吹冷了满城一绺绺的石板路,盛夏的游人都走了,四百多座小桥漫步闲逛的大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外地访客而不再是游客了,他们默默探望一幢幢久违的沧桑,一块破砖一段历史,数滩积水数面古镜,几朵青苔几幅心事;扁舟穿过“叹息桥”下的呜咽声中,多少前朝的孤愤一下子随着河边古屋窗台上飘下来的落红缓缓逝去,像深情的血斑,像含恨的残梦。老板说,十月最后几天这里晨昏霜意渐浓:‘威尼斯钻进被窝里冬眠了!”[8]

这段对十月威尼斯秋日风情的描写,在诗情画意中蕴含着很浓的文化厚重感和历史沧桑感。把太阳比作酒,把水波比作画,已经非常新颖奇特了,而后又把落红比作“深情的血斑”、“含恨的残梦”,可以说是相当的惊艳。“血斑”是鲜亮的,醒目的,“残梦”是缥缈的、幽微的;一个深刻,一个朦胧,看似矛盾的两个特征都被赋予了落红这个本体,而落红带着“前朝的孤愤”、“久违的沧桑”一起缓缓逝去,实际上是说久远的文化在慢慢式微:“深情的”、“含恨的”这两个形容词赋予文化以人的情感特质——曾经她深情凝注地用最辉煌灿烂的文明启蒙人类,而今她含恨不甘地与现代文明渐行渐远。此外,“一幢幢久违的沧桑”指一座座久经风霜的古桥,在董桥笔下,每一块“破砖”都记录着一段历史,每一滩积水都若镜子般映射出古时风貌,每一朵青苔都塞满了一肚子的怀旧心事,扁舟穿过桥,正如城市穿过历史,而“叹息桥”下的呜咽声,是旧时文化随远古逝的时代一同失势的悲泣。十月威尼斯霜意渐浓,实际上是昔日文化而今已沾满风霜。结尾用轻快活泼、充满天真的拟人,讲了一个略带伤感无奈的事实:威尼斯在冬日的被窝里要睡觉了,它何时才会再次醒来?古老城市的文明何时才能再次回春?

除却水墨意境,满纸烟霞,董桥的散文时常流露出一种魏晋名士之逸气。在《中年是下午茶》这本集子中,魏晋名士气中偶尔夹杂着江湖痞子气,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别有一番意趣。譬如在同名散文《中年是下午茶》中,董桥写到:

“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饭还是馒头;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还没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会是清蒸石斑还是红烧豆腐也没主意;至于八十岁以后的消夜就更缈茫了:一方饼干?一杯牛奶?总之这顿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滴希望的下午。”[9]

董桥在这里再一次给了我们惊喜。下午茶本是起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种非常西式的餐饮习惯,董桥却把它加入进了以馒头稀饭为代表的非常中式的一日三餐之中。下午茶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搅热茶、切甜点、榨果汁之类典型的西式做法,然而董桥在这里只保留了动词,却置换了宾语。搅的是“往事”,人处中年,青春一去不复返,然而青春的过往又总是时时被回味;切的是“乡愁”,无论是否异地打拼,心中的故乡怕是永远回不去了;榨的是“希望”,即便对后半段人生走向仍旧看不分明,总要怀着希望继续前行。董桥的幽默蕴含在类比与妙喻之中,此外他用想象与通感的方式连结了人事与茶事、人间况味与茶中滋味,此时味觉联通的是记忆,这里有种普鲁斯特的感觉在文字间流淌。

2.精致的雕琢,缜密的布局

董桥的文章不长,却极其精致唯美,于是有评论者便说其作品雕琢气重,不够自然。事实上,董桥的散文确实是精心雕琢的成果,字里行间尽显"推敲"功力。他的文字是炫技的,令人目眩的美和精致,然而写作的过程却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文思泉涌、挥毫成墨,而实为踏踏实实地下了一番苦功夫。董桥曾经在《书窗即事》中说:“写作如练琴,非日日苦练数小时不足以言“基本功夫”;无基本功夫者,虽情感如水龙头一扭而泻,究无水桶盛水,徒然湿漉漉一地水渍耳。”

至于谈到艺术的自然与雕琢,在董桥看来:“六朝诗文绘画皆不自然,却凄美之至;芙蓉出水虽自然,终非艺术,人工雕琢方为艺术;最高境界当是人工中见出自然。”由此可见,董桥追求的艺术效果就是一种如插花般的字字珠玉、华工典丽之美,艺术即雕饰,雕出自然之美来方显匠心,董桥后期的作品文字越见古朴质典,雅而不矫,美而不腻,也显示出他驾驭文字技巧的愈加成熟。

除此之外,董桥还极其看重谋篇布局。关于写作的谋篇布局与创作技巧,董桥有一套“开枪”的理论:

“一篇小说的开头既然写出墙上挂一枝枪,这篇小说里迟早得有个人拿起这枝枪去开枪……易言之,小说中条条线索都该牵连绾合;故事要布局,文字也要布局,否则不成格局。”[10]

所谓“开枪”理论,即指看到枪,拿起它开枪,听到枪声,每一处内容都相互勾连,层层铺垫,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因而没有多余的部分。董桥用这种写小说的方式来构思散文,他文章中每一处看似散漫的闲谈,实际上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共同保证了文章结构的紧密,内容上的丰富性与连贯性。以《立春前后》这本集子中的《平兒是玉兰》为例。文章从京西大觉寺南院的两株玉兰写起,接次讲到了《踏莎行》词中的玉兰、董桥南阳老家后花园园丁手植的玉兰、初中二年级时抄进笔记本里的玉兰诗词、台湾读书时同学小松日式宿舍前院的玉兰、董桥在香港种的玉兰、老穆山村邻家的玉兰。

之后笔锋由玉兰转入平儿:“饭后老穆看到墙上挂的《平儿理妆》说:‘正巧,平儿竟是玉兰花!”“(这扇叶)是六十年代我和杏庐、老穆逛上环冷摊偶得之妙品,工楷字字娟秀,无一败笔,平儿名字上头缀以‘玉兰花三字,底下一句‘做夫人便做得过!”

到了结尾之时,因为前面做足了层层铺垫,平儿和玉兰两个形象自然而然地融为了一体,平儿的倩影好像“银烛朝天、金颈承露”的玉兰花姿,玉兰的细细香风中仿佛回荡着平儿的一颦一笑。[11]

3.悠闲说与跨文化意义的乡愁

董桥的散文颇具晚明小品文的气质,轻俊灵巧,独抒性灵,在闲适中渗透出一种高雅的审美情趣。以《景泰蓝之夜》这本集子为例,里面的很多文章都在讲述自己和朋友的闲时收藏。譬如掐丝珐琅番莲纹圆盒;王雪涛的画作《池园清供》、《芦塘鸳鸯》;黄秋岳的书扇小注;胡适的字;“玉堂清玩”洒金双耳押金炉……[12]他散文中记述的活动多是吃茶、藏书、品读诗文、玩赏花草、曲园消夏等文人雅兴之事,因而读董桥需要让忙碌的心安静下来,需要一种境界,一种在闲处觅得文字飘香的情怀。

此外,董桥认为文学是对生活的“静观”,现代人在努力建造经济科技的大堂圣殿的同时,还应该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让台静农先生抽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13]他自称文化遗民,在电脑键盘敲打文学的年代,内心依旧向往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董桥是怀旧的,他的散文里经常提及前朝遗事、昔人流韵。他还是一位藏书家、英国藏书票协会会员,“在伦敦旧书店里寻维多利亚时期的禁书,以及苏格兰绅士们别出心裁的藏书票,忍痛花四镑钱也要买下吴丗昌的《红楼梦探源》。”怀物恋旧并不等同于对新事物的抗拒,在董桥眼里,新和旧是可以平等共存、和睦相容的:“多少前朝旧宅的深深庭院里,处处是花叶掩映的古树。房子和树是老的;花和叶是新的。”[14]

董桥阅历丰富,学贯中西。或许与他一直在外漂泊的经历有关,董桥的散文中有很多乡愁情愫的倾诉和怀旧情绪的宣泄,以及对传统文化不胜今昔的悲悼。[15]这种文化乡愁更多地以一种对“精致文化传统”之留恋的形式展开,不过不只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对西方精致传统文化的深情与怀念,正如本文之前分析的威尼斯烟水迷离间氤氲着的古老文化。因此,董桥的乡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乡愁,它是跨中西文化的,虽然“始终不脱中国人的心态”,却也“未必染上什么民族情”。[16]

《英华沉浮录》这套丛书集中记录了这份精致的文化乡愁:白蕉的书法与写兰,吴之璠的竹雕笔筒,杜南发笔下的书画因缘;所罗门王的石榴园,阿尔巴比亚青年的琴声,波利尼西亚的海韵……在他的笔下,书画写意的中国传统与笙歌浪漫的西方文明找到了某种相契点与共同之处,在飘逝的岁月里他们历久弥珍,熠熠闪光。[17]

4.文体的创新

董桥在散文创作中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而是大胆创新,在散文中融合了小说、议论文、书信和诗的特点。他能在散文短小的篇幅内以巧妙的方式拼贴并置人物掌故,并通过寥寥几笔点染,丰富了文章的意境与格局。董桥好“留白”,“话只说到三分”,从而邀请读者参与文本的诠释,加强读者的阅读参与感,并增加对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他在《散文赏析与创作》中说:“散文应该是non—fiction,可是,我觉得散文要写得好的话,要有fiction成份,不然的话,文章会很干”。在散文里加进fiction的元素,是不是杜撰,是不是无中生有,像写小说一样?不是。必须要有时、地、人、事,可是要怎样把它铺排凑合起来变成另外一片风景,这是我认为散文家应该要留意的。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每一段话都有一些小故事在内,可是你不觉得他是讲故事,因为他把它融进文章里面去了。你看多了,你就会明白他的苦心。所以,我觉得将fiction和non-fiction的东西混在写作过程之中,是值得慢慢去摸索、去试验的。说起来好像很虚无缥缈,但却很重要。”从董桥的这番话也可以看出他有意模糊小说与散文的界限,跳出文体的框架专注于自己创作文章时的需要。[18]

也有评论者认为,“董桥散文的结构恰似中国园林,步移景换,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董桥为文像造园,注重‘借和‘用,其文字往往既自成一景又帮衬、通联、呼应他景,而又不伤其天然趣味。”董桥“移步换景”的画面切换模式是由于他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典故信手拈来;另一方面他在文体上又自成一家,把小故事融进了散文中,思想蕴在留白处。董桥用诗文造出了自己的“纸上园林”,如他自己所说:“饱读纸上园林,可以读出自己胸中的园林,世人真不必多事造园了!”[19]

三、现实忧虑与哲理思辨

1.静观的固执与异化的人

董桥笔下的儒古之秀魏晋之风总让我们错觉他有些脱离时代,仿佛生活在红尘之外。然而他其实一直以清醒的头脑敏锐地观察着这个灯红酒绿、物欲膨胀、精神枯萎的时代:政治与商业同谋,经济向生态侵袭,与此同时是个人信仰的缺失与社会价值观的崩塌,现代科技建造了一个急促不安的、冷冰冰的标榜机械文明的时代。董桥主编《明月》,是希望用文字的力量深入社会文化肌理,帮助现代人解决精神上的困惑,以一种“静观的固执”,给一个人心糙鲁的时代注入一些精神养料。

董桥散文中的悠闲,也是用来帮助围困在围墙内的现代人实现心灵的短暂休憩与逃逸。他写道:“现代人身在城中,心在城中,殊难培养层次太高深的文化品味;但是,培养求知的兴趣,多少可以摆脱心中的围城。”[20]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意味着精神生活的充实,相反地,机器与快节奏的生活不断地攫取压榨现代人的生存空间,商业社会以“交换价值”来评定一切,漠视个人的道德与文化修养,从而导致人与人关系网络的畸形。董桥文章中的闲情逸兴透露出一种高贵的文化审美,于他而言,消闲是一种反抗人心被外物异化的方式,是对人自身主体性的回归。[21]

2.教育与儿童

董桥在散文中也流露出对香港教育体制的不满。比如《在玻璃杯子里的教育》时,他这样描述孩子的教育现状:

“孩子每天的功课实在太忙。孩子忙着咀嚼不像糖果的加减乘除。孩子忙着拼凑不经深解的句子。孩子对着分数流口水。孩子的血输给了老师贪婪的红笔。孩子要救赎‘万福玛利亚。老实说,孩子没有剩余的兴致去长豆芽。”[22]

这里董桥用幽默诙谐的笔法揭穿了教育体制扼杀孩子天性的事实。功课、试卷、分数,孩子没有时间去过属于他们的天真快乐的童年,孩子没有精力去发展对世界的好奇心,标准化的教育模式让孩子的世界变得失血与贫乏。

在《新闻》中董桥记下了老师与学生的对话:

“老师说:‘你又忘了带钢笔上学了,好意思吗?不带枪上战场的人你把他叫做什么?学生大声说:‘将军!”[23]

读罢令人不禁莞尔。在董桥机智风趣的笔下,孩子的单纯可爱跃然纸上。那打破常规、调皮天真的回答是超出成年人的思维定式之外的,却又是最真实的、对世界最直观的感受,丝毫没有成人世界的呆板与死气。

在《生态学与儿童》中董桥写道:

“在香港,我们应该关怀的不是春天变得寂静,而是我们的儿童是不是聋了,哑了,近視了,沉默了。我们应该过问的是学校里的老师是不是把太多的死学问,倒进儿童们太小的脑袋里去。

一位杰出的生物学家认为,‘生态学的第一法则,就是第一样东西,和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有关系。《麻雀不抛碎纸》里面,一再向儿童们强调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朵花一瓢水,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这种鼓励儿童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命意义的动机,恐怕正是一般教科书和学校教育所忽视的课题。”[24]

这里讲的是教育的方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儿童的教育不应当是死知识的灌输,而应该让他们从真实的生活中学习知识,去感受体悟生命意义的动机,由行而知,知行合一。

简言之,教育如果过于死板,过于程式化,就会抹杀儿童的天性,磨灭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真正有益的教育应当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天性的发展,而不是把成人世界里的那一套规矩与现成的知识,填鸭式地一并塞给孩子,教育不是标准化的成品制造,我们不需要流水生产线,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们真正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不人云亦云、敢于探索的独立个体。

3.马克思与香港1997

董桥曾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里研究马克思主义,也读过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他非常欣赏马克思的写作时的论述风格与文章建构布局的方式,同时也深受其影响。他曾在《马克思先生不在楼上》中写道:

“马克思凭自己猎涉博杂,记性特好,写文章引用别人的作品懒得再去翻查原书,但求套入自己的行文里可以天衣无缝。此外,马克思主观极强,写文章‘霸气相当重,为了充实自己的推论,往往把别人的作品宰割成片,一片一片镶进自己的理论架构里。”[25]

董桥在一些直接或间接分析社会政治的文章中也采用过马克思的这种“割”与“镶”的行文方式,将看似全然不同的内容貌合神离地相融,由此产生出新的涵义。例如,他引用鲁迅的名句“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枣树不是鲁迅看到的枣树》)来讲一国两制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要切实关注人民利益;他引用范成大的诗题“起居饮食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皆以墙外人物之声为节》)来讲密特朗总统在制定科技政策时对社会民生与经济发展的考量。[26]董桥还从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集句”,“替”马克思写下了《马克思先生论香港的一九九七》。历史的穿越和拼接在董桥笔下竟不显得违和,我们一方面由此看出马克思对董桥的影响之深,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董桥对社会政局的密切关注以及充满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批判。另外,董桥还写过诸如《辩证法的黄昏》,《樱桃树与阶级》,《桨声灯影里的三段论》之类的文章,“辩证法”、“阶级”、“三段论”分别从属于哲学、政治学和逻辑学的范畴,这也给他的部分文字添上了一层哲学性与思辨性的色彩。

四、结语

董桥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他的散文感性与理性兼具,有旧时古人的儒雅之风,亦有对现实不满的不平之气。从艺术文化欣赏的角度来讲,董桥散文中的意境似宋元山水,点染数笔,便成格局;修辞新颖灵动,尤擅使用妙喻;布局缜密,精雕细琢。他提倡悠闲与古意,怀念古时文化,讲求“静观的固执”;他大胆创新文体,作品中体现出横跨中西的文化格局。从现实关照与哲理思辨的角度,他反感机械文明导致的精神糙鲁与人的异化,他提倡教育要从儿童天性出发,而不是如流水线上的成品制造。他关注香港政治格局,早年研究马克思的学术经历使他的部分文章具有哲理性与思辨性。

注释:

[1]柳苏. 你一定要看董桥[J]. 读书. 1988(4).

[2]陈子善编. 你一定要看董桥[M]. 文汇出版社.1997.

[3]张宜琳、肖向东. 文化悟性与艺术审美——董桥与余秋雨学者散文比较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

[4]冯唐.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 新浪专栏. 2016.08.08.

[5]北师大教授谈董桥:他掉书袋如高级“知音体”.羊城晚报. 2013.03.18.

[6]蔡晓滨. 我为什么要看董桥——读关于对董桥散文的评析[J]. 走向世界. 2010(26).

[7]郭红辉. 香港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与跨文化经验 ——董桥散文个案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8]董桥. 今朝风日好·纸月亮[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董桥. 董桥文字集·中年是下午茶[M]. 香港明窗出版社.2001.

[10]董桥. 人间书——静观的固执·枪·开枪·枪声[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11]董桥. 立春前后·平儿是玉兰[M]. 海豚出版社. 2013.

[12]董桥.景泰蓝之夜[M]. 海豚出版社. 2012.

[13]刘小新. 董桥散文略论[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14]杨芸芸. 论董桥散文创作的二重性[D]. 华侨大学 2008.

[15]孙宝元. 精致文化传统的怀旧者[J]. 当代文坛. 1997(01).

[16]孙宝元. 精致文化传统的怀旧者[J]. 当代文坛. 1997(01).

[17]董桥. 英华沉浮录[M]. 香港明窗出版社. 1998.

[18]林曦云. 精致文化中的董桥散文[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19]林曦云. 精致文化中的董桥散文[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0]董桥. 人间书——静观的固执·说品味[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1]林曦云. 精致文化中的董桥散文[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2]杨芸芸. 论董桥散文创作的二重性[D]. 华侨大学 2008.

[23]同上.

[24]董桥. 人间书——静观的固执·生态学与儿童[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5]陈子善编. 你一定要看董桥[M]. 文汇出版社.1997.

[26]同上.

参考文献:

[1]董桥. 今朝风日好[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董桥. 董桥文字集[M]. 香港明窗出版社.2001.

[3]董桥. 人间书——静观的固执[M].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4]董桥. 立春前后[M]. 海豚出版社. 2013.

[5]董桥.景泰蓝之夜[M]. 海豚出版社. 2012.

[6]董桥,陈子善. 董桥序跋[M]. 古吴轩出版社,2004.

[7]董桥. 英华沉浮录[M]. 香港明窗出版社. 1998.

[8]陈子善编. 你一定要看董桥[M]. 文汇出版社.1997.

[9]柳苏. 你一定要看董桥[J]. 读书. 1988(4).

[10]冯唐. 你一定要少读董桥. 新浪专栏. 2016.08.08.

[11]北师大教授谈董桥:他掉书袋如高级“知音体”.羊城晚报. 2013.03.18.

[12]蔡晓滨. 我为什么要看董桥——读关于对董桥散文的评析[J]. 走向世界. 2010(26).

[13]郭紅辉. 香港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与跨文化经验——董桥散文个案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4]张宜琳、肖向东. 文化悟性与艺术审美——董桥与余秋雨学者散文比较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9).

[15]许芸洁. 唯有清香似旧时: 董桥散文随笔集读后[J]. 图书馆杂志. 2011(4).

[16]徐广华. 浓厚的古典情怀丰富的文化底蕴——董桥散文的文化乡愁[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17]刘小新. 董桥散文略论[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1).

[18]孙宝元. 精致文化传统的怀旧者[J]. 当代文坛. 1997(01).

[19]林曦云. 精致文化中的董桥散文[D].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0]杨芸芸. 论董桥散文创作的二重性[D]. 华侨大学.

猜你喜欢
董桥艺术审美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董桥的南洋怀旧叙事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意大利歌剧的发展
电视综艺节目主持艺术审美风格探微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英华沉浮,字斟句酌
文人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