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龙2号火龙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2018-12-17 05:32李所清吴健华董继伟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采果花后火龙果

李所清,黄 云,刘 斌,吴健华,董继伟

(1.四川省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四川 攀枝花 617061;2.四川省攀枝花箐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61)

火龙果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热带森林,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开始引种种植,1998年大陆陆续开始引种种植并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1]。攀枝花市火龙果商品化种植始于2008年前后,由于火龙果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具有抗旱耐贫瘠、投资见效快的特点,近年来该产业已成为当地河谷区海拔1400m以下部分村社、个人经济增收的新亮点。

果实生长发育与其商品品质密切相关,目前有关火龙果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及保鲜研究的报道逐年增多,对火龙果果实发育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2-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深入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对提高火龙果商品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美龙2号火龙果果实生长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为探索火龙果生长发育规律及制订栽培管理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美龙2号火龙果果树,树龄4年,水泥单柱式栽培,株行距2m×(2~2.5)m,每柱旁栽植3株火龙果,树势健壮,生长结果良好。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板桥村攀枝花箐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内,该区域年均温20.3℃,全年无霜期300d以上,年降雨量800mm左右,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耕作层(0~20cm)理化状况为:pH值6.88,有机质6.69%,碱解氮42mg/kg,有效磷8.1mg/kg,速效钾33mg/kg。

1.3 试验方法

2017年7月在试验地选择长势良好,花期相对集中的美龙2号火龙果果树,于7月12日(开花第2日)在选定果树树冠外围选择已开放的花100朵进行挂牌标识。花后第5d开始第1次采果,花后5~24d每4d采果1次,花后25~34d每5d采果1次,花后5~29d每次随机采果10个,花后30~36d每次采果7个,成熟果采摘5个进行测试,采样时间在10:00~12:00。

开花次日在试验树上随机选取2朵已谢花的花朵,于花后第3日用数显游标卡尺对选定果实的纵横茎进行测量(第1次测定后,用记号笔对测定点进行标识,以便固定测量位置),后期测量统计数据日期与采果时间一致。

采果当天下午将带回的果实用清洁的毛巾擦干净后进行测量,用精度0.01g电子天平称鲜重,用不锈钢刀将果皮与果肉分离并分别称重,置于105℃电热恒温箱中杀青30min,再在75℃恒温烘干,取出称重。

鲜重含水量=(鲜重-干重)/鲜重。

相对生长量=(W2-W1)/ W1;相对生长速率=(W2~W1)/ W1/(t2~t1),W2、W1代表相邻2次采果果实的平均单果重,(t2~t1)为2次采果间隔天数[7]。

1.4 试验数据收集与统计

每次相关测定数据结果取平均值,用excel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果实纵横茎的变化2.3 果肉、果皮含水量的变化动态

图1 果实纵横茎变化图

从图1可以看出,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茎生长呈双“S”型曲线变化,谢花后到果实成熟,从日均增长量来看,纵横茎均有4次增长期。花后3~9d为纵横茎第1次快速增长期,日均增长量分别达到0.238cm,0.230cm;花后9~17d为纵横茎第2次快速增长期,纵横茎日均增长量分别达0.145cm,0.152cm;花后17~30d为量实缓慢生长期,纵横茎日均增长量分别达0.0992cm,0.034cm;花后30d至果实成熟为果实熟前缓慢生长期,纵茎发育基本停止,横茎缓慢生长,纵横茎日均增长量分别达0.001cm、0.059cm。纵观整个果实纵横茎增长上看,果实的生长主要集中在果实第1、2次快速生长期,此时日均增长速率较大,是果实增长的主要时期,在栽培管理生产中,此期间控制好肥水管理对形成经济产量起到重要作用。

2.2 单果鲜重与果肉鲜重、果皮鲜重的变化

图2 重量变化图

从图2可以看出,座果后至花后30d,单果重、果肉鲜重与果皮鲜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日均增长量达9.537g、3.485g、6.036g。花后30d至果实采收,单果重、果肉鲜重及果皮鲜重的相对生长量分别为29.84%、181.79%、-39.36%,果肉与果皮在果实生长后期营养存在较大的竞争,这一变化规律与王彬等对默龙1号火龙果研究结论“果肉鲜重快速增长期正是果皮鲜重的快速下降期”一致。

2.3 果肉、果皮含水量的变化动态

图3 含水量变化图

从图3可看出,花后5~13d果肉含水量持续在增加,达最高值91.7%,花后13~30d果肉含水量逐渐降低,花后30d果中心果肉开始转色,果肉含水量降到最低值82.31%,花后30~35d期间,果中心果肉转色直至全部果肉变红色,果皮逐渐开始着浅红色,含水量有1次快速增长期,花后35d至果实成熟,果皮颜色逐渐由浅红色转变为深红色,果肉含水量逐渐减少。开花后5d果皮含水量最高,达91.69%,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含水量变化量较小,变化量仅1.68%。

2.4 果实、果肉、果皮相对生长速率的变化

图4 相对生长速率变化图

花后21d内,美龙2号火龙果果实单果重、果肉重、果皮重的相对生长速率变化曲线趋势均呈“M”,相对生长速率的峰值出现的时间相近,只是生长速率的峰值不一致;花后21~30d,单果重、果肉重、果皮重相对生长速率趋势、峰值趋于一致;花后30d至果实成熟,单果重相对生长速率略微增长,果皮重相对生长速率持续下降变低,果肉重相对生长速率先增长而后逐渐下降变低。

2.5 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

以果实的单果鲜重、纵茎、横茎、体积、果肉的鲜重为纵轴,以生长发育天数为横茎,做出各自的散点图,再根据曲线形状,做出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如表1。

3 讨论

美龙2号火龙果在当地7、8月份的果实发育时期约38d,由于火龙果果实生长发育期短、具有花蕾、花、果同树的特点,在花后3~17d是果实快速发育高峰期,单果重、纵横茎快速增长,此期间可通过疏花疏果,补充水分、营养元素以满足树体营养,可保证幼果生长的营养供应。花后30d左右,这段时期单果重增加较多,是果实品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当控制水分和调控果实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以满足植株光合作用所需的营养元素,可利于果实单果重和品质的提高。

表1 果实生长发育的数学模型

果实成熟后期,果肉重量增长速率快于果皮重量增长速率,同时由于果皮着色等原因易造成果实裂果[8-9],这与黄凤珠等[10]对火龙果裂果研究有相关的联系,但是仅通过对果实、果皮增长速率对火龙果果实裂果原因描述是不够全面的,还需结合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栽培环境,加强对果实生理、细胞组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探索果实生长发育与果实裂果提供依据。

将果实发育的表现形态指标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利于预测和掌握果实在不同时期的发育水平,为加强果园管理提供理论的科学依据[11]。

猜你喜欢
采果花后火龙果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增施磷肥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采果后不要放松管理
邱婕 火龙果带火创业路
苹果品质要提高 花后追肥很重要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柑橘采果前后管理技术
美味的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