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敏感性在新时期新闻采访中的作用

2018-12-17 07:57丁欣
记者摇篮 2018年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工作者价值

丁欣

【摘 要】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西方新闻界又比喻为“新闻眼”“新闻鼻”“新闻嗅觉”。在西方,也是把这种敏锐性用眼、鼻、嗅觉等感官词语加以解释的。

【关键词】新闻敏感 新闻预见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可以感动人心,可以鼓舞人心,还可以给人以奋进的力量,都源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钻研与热爱,而好新闻更是离不开记者对新闻敏感性的准确把握。

一、新闻敏感的概念解析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迅速、准确地识别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西方新闻界又比喻为“新闻眼”“新闻鼻”“新闻嗅觉”。在西方,也是把这种敏锐性用眼、鼻、嗅觉等感官词语加以解释的。这也达成了一种共识,新闻敏感就是要动用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去感知、去观察这个大千世界。而这种感受力、观察力,和我们平时所积累的阅历、知识、审美,甚至是理解力、同情心,关爱关心这个世界量的积累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敏感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是新闻工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练就的能力和经验,更是新闻工作者终身都要去探索学习的一种能力。新闻职业的敏感性,是一种顿悟式的思维活动,是新闻工作者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综合表现。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报道的成败有密切关系。

二、新闻敏感在采访过程中的作用

新闻敏感在采访过程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新闻的辨别和认识能力。具体来说,这种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慧眼识珠,发现新闻。记者有了新闻敏感,就像具有一双非凡的“慧眼”,能够在大量变动着的、纷繁复杂的普遍事实中,“一眼”就识别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或事实。特别是我们在接到任务性新闻报道的时候,通常都会做一些前期的新闻采访策划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情况是不可预知、不可估量的,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对新闻报道的事件、切入点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整合。对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突发事件进行冷静理智的分析。再加上记者独具的“慧眼”,使新闻焕发了新的生机。比如新华社记者阎吾就是一位善于用眼睛来观察事物的“情景记者”。他的代表作品《战后谅山》,就是一篇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写出的经典作品。这是1979年的一篇反映我对越自卫反击战最为优秀的新闻特写。这篇特写的所有新闻事实,都是记者在现场“看”来的:如“缴获来的坦克、装甲车、火箭筒、火炮”等武器、中国边防战士“跨过奇穷河大桥”、已经被击毙的“一个上了岁数、脑袋已经秃顶”的敌指挥官,以及敌军阵地上的日历、敌军阵地上一个越南士兵未发出的家信等等,都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来的事实。特别是“日历”的事实细节,是记者独具“慧眼”的瞬间捕捉,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和可信性。②可以鉴别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新闻价值,也称新闻传播价值,指新闻报道被受众关注、重视的程度。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作品,必然在广阔的社会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反之,新闻价值小的新闻,社会的关注度就低。因此,新闻价值包含着新闻的接近性、新闻的关联性、新闻的趣味性、新闻的显著性和新闻的时效性等要素。记者有了新闻敏感,就能从采访得到的大量材料和事实中,迅速地把真假新闻给鉴别出来,而不至于让那些一般化的材料或事实把真新闻给湮没了。现在网络发达,新媒体也层出不穷,大量的新闻涌入我们的视野,这其中不符合事实原理的假新闻不绝于耳。在这样的环境下,更需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富有敏锐性,才能更清楚地辨别真伪,为广大受众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③选择最佳报道角度。事物都是具有多面性的,记者有了新闻敏感,就能迅速地选择最佳报道角度,把新闻事实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开采出来。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一定有一个好的宣传角度,使新闻具有可看性、趣味性。通过以小见大,用小人物、小事件更能阐述好大主题。在采访过程中,敏感性好的记者就能从众多线索和素材中快速地筛选出好的切入点,使新闻更加好看,令人印象深刻。但这种新闻敏感的能力却不是短时间内所具备的,需要长时间一线采访的经验和不断总结经验的探索求知。④可以预见到新聞后面的新闻。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记者有了新闻敏感,就能在事物发展质变或部分质变时抓住大的新闻,并且能预见到在某些新闻的背后,已经或者将要发生的更大的新闻。所谓新闻预见,是指记者对已知的新闻事实及态势作出的一种预先性的分析与评估。这种分析评估,包括新闻价值的评估、受众关注程度的评估和社会反响的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自己下一步的努力程度。新闻预见是记者对新闻敏感理性思考的结果,判断新闻是否受众关心、是否具有新闻的传播价值和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例如,聂荣臻元帅与日本孤女美穗子的一幅新闻照片,就是摄影记者沙飞新闻预见的经典之作。1939年,在八路军“百团大战”中,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获知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收养了日本军人的孤女。出于人道主义,聂帅指示部队将孤女送到军区,由自己亲自收养。摄影记者沙飞获知后,全程拍摄下《将军与孤女》这一历史的“瞬间”。这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反响。然而,时隔41年后,美穗子于1980年手持《将军与孤女》的这幅照片,专程来华谢恩,看望中国父亲,写下了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新篇章。

沙飞的女儿介绍说,沙飞当时拍摄这张照片时,有个学生很不理解,问老师:“日本人是那样的残酷、凶狠,你拍它有什么用?”沙飞笑着回答说:“这你就不知道了,现在看起来没什么用,但过了几十年那就有大用场了。”

通过《将军与孤女》这张新闻照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新闻的发现,都是记者对事物价值作出的一种预见性的分析与评估。记者应从学习理论政策、熟悉实际情况、掌握好的思维方法和随时准备投入采访这几个方面来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总而言之,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制作新闻、传播新闻必须具备的基础和素养。新闻记者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大众意识”和“采访意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新闻实践。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能力,才能写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新闻报道,才能采写出群众需要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作者单位:朝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新闻学概论》刘建明;[2] 《新闻采访》熊高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工作者价值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