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在电视专题片中的运用探析

2018-12-17 07:57杨辉
记者摇篮 2018年9期
关键词:故事化策略

杨辉

【摘 要】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视专题片同样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价值建设以及模式创新,逐步走上了故事化的发展道路,这种表现形式也得到业界的肯定与受众的欢迎。本文主要探讨电视专题片在故事化运用中的策略。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 故事化 策略

一、电视专题片故事化是必然趋势

电视专题片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叙事特点,是社会文化构建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故事化一直是该电视节目与生俱来的特征之一。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对信息具有更多的选择权。面对这一现状,传统媒体加大对节目质量的提升,从内容制作和传播形式上提高竞争力,故事化成为吸引受众的有效方式。

在电视专题片中,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事件设置一定的悬念而逐步展开内容,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戏剧性与跌宕性,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与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得到了审美上极大的愉悦。从传播趋势上看,针对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而发展的分众化传播模式变得非常重要,而电视专题片故事化正是通过巧妙的叙事融合了这种受众的期望,同时将新闻的价值传递出来,从而成为电视新闻人喜爱的传播形式。

二、电视专题片如何讲好故事的策略

1.巧妙设置故事的矛盾。在进行专题片的策划时,要挖掘故事的矛盾点,从矛盾的设置、情节铺垫、多条线索叙事、加快叙事节奏这些途径来展现专题片的故事,使故事在“悬念——解决悬念——新的悬念——新的解决”这样的叙事模式中变得跌宕起伏,吸引受众的好奇心。比如央视科教频道的《走近科学》中有一期《香妃之谜》的栏目,曾经创造了极高收视率。这部专题片从关于香妃的种种猜测入手,讲述了她的身份之谜、画像之谜、婚姻之谜等等,一个悬念连着一个悬念,彼此相互关联,同时将大量的历史文化、地理文化甚至民风民俗加以穿插,加之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和历史记载,形成了一个颇具看点的专题片。

2.要注意故事细节的刻画。对于电视专题片而言,细节的展现本身就是关系片子成败的关键。电视专题片的细节一般涉及三个方面,即画面细节、解说(文字)细节和同期声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使专题片的故事更加立体,人物更加生动,情绪更加饱满,而且使专题片更加真实。在进行故事化时,新闻人要善于捕捉那些动人的瞬间和细节,用细节去“填充”故事,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2017年比较火的专题片《生门》,聚焦医院产科拍摄了40组孕妇生子的故事。虽然每集时长都超过一个小时,但是并不显得枯燥,仍充满看点。主要原因在于其大量细节的运用。如夏锦菊作为让观众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在纪录片中,编导将她进手术室之前镜头全部播放给观众:与丈夫的说笑、拨弄手指、在楼道走动,光影的变化等细节都得以记录,强化了人物的心理表现,起到了强烈的刻画效果。

3.故事线索清晰,叙事结构得体。电视传播的特点要求叙事节奏明快,动态感强。在进行专题片的故事叙事时,如果故事结构过于复杂,线索太多,会给人拖泥带水、偏离主题的感觉。在拍摄之前,要对故事在专题片中的地位进行编码,确定主要的故事和次要故事,进而实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叙事節奏,让观众迅速了解故事的概况。例如电视专题片《国魂》,每集都用故事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宏大的主题,最终凝练出12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4.老故事要有新角度。在一些专题片中,会碰到很多典型人物或者先进人物,之前会搜集一些报道素材,这时就需要用“新视角讲好老榜样的故事”。一个好的叙事角度也是讲好“老榜样”的新视角,也会给观众带来新奇感。例如《国魂》里的京城“活雷锋”孙茂芳,之前做过很多采访,但是在这部纪录片里依旧能给人以感动。编导最初拍摄了她在医院照顾病人的一天,后来觉得观众对这个角度比较熟悉,于是重新采访拍摄,从被照顾者的角度,反映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三、电视专题片故事化时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与舆论引导力的契合。很多新闻事件,本身可能平淡无奇,但是却因为其隐藏的社会问题而变得很有报道价值,其影响力远远大于新闻故事本身。在专题片的制作中,媒体人出现了过度追求故事化,对情节的设置上使新闻信息的包含量、舆论的导向性变得弱化。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是媒体权威性的体现,在进行纪录片故事化的追求时,要强化社会中正面而积极的社会事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报道理念,切实做到为百姓服务,为弱势群体谋利益。

2.故事化须遵从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媒体人不可逾越的底线。在专题片故事化的大趋势下,新闻人必须贯彻新闻的真实性不动摇,在情节的展现中,不要为了矛盾和冲突去故意捏造情节,而是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去构思情节的展现。在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新闻事件的叙述才更具有吸引力,对增加专题片栏目乃至电视台的公信力也更有益处。

3.注意选题的文化品位。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更加突出。电视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对引领受众审美有着重要影响。专题片是集合电视传播优势于一身的传播形式,要打造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同时具有普遍的审美趣味的专题片是从业人员高尚的职业追求与道德体现。电视新闻人应该坚守职业道德,自觉抵制那些敏感话题、粗俗的选题、电视画面的低俗化等等。在制作时提升解说词的文化品位与视频编排中的审美元素,使受众在获得心灵洗礼的同时获得视听上的审美愉悦。

四、结语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受大众选择权的影响,故事化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电视专题片的故事化,既要遵循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又要坚守新闻的特性和媒体的责任,这对电视专题片的编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专题片制作中,我们在情节的逐步开展过程中,讲究巧妙的叙事结构和独特的语言风格,提升专题片的审美水平,还要将隐藏在事件中的新闻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

(作者单位:宁夏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朱瑞君.试论电视纪录片如何讲故事[J].成功(教育),2017年08期;[2]刘颖.浅谈对纪录片解说配音的认识[J].今传媒,2017年05期;[3]彭晓燕.试析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技巧——以《地球脉动》为例[J].当代电视,2016年01期.

猜你喜欢
故事化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基层电视台做好农业科技节目的初步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