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的西北村落

2018-12-17 08:01和卫国
卷宗 2018年29期
关键词:衰落留守儿童村落

和卫国

摘 要:城市化的过程,导致传统村落的快速消亡,村落必须出一种急剧的衰败和凋敝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北农村显得尤为剧烈和特别。目前的西北传统村落,将面临人口的锐减,土地的荒芜,随村落留守老人的逝去,它们将彻底消亡。这对有上千年历史发展的村落文化,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我们应该加以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城市化;劳动力;村落;务工潮;留守老人;留守儿童;衰落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它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它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生态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但近年来,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传统村落快速消亡,表现出一种急剧衰败和凋敝的现象。特别是西北农村显得更加剧烈和特别,今天就西北农村村落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供专家批评指正。

1 城镇化过程是对农村劳动力的“剪羊毛”

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急剧向城市集中。整个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的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兴起的打工潮。第二阶段:二000年前后,陪读浪潮的兴起,让大批的农村妇女走向城市。第三阶段:是近年来出现的农村扶贫中的异地搬迁。这三个方面,导致城市充气式的膨大,无论对城市还是对农村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二者相比较,是牺牲了农村,发展了城市,农村、农业再一次为城市的发展 又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对农村而言,导致的结果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自然村落开始衰落和消亡

村落是由血缘和地域而形成的,有的村落已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地域的命名也以姓氏来命名。所以原有的村落名字就是这一村落的姓氏,更涵盖着地域特点,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村落文化和本地域的风土人情。而村落的形成,它的前提是定居和农业,农民能够就近进行耕作,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能够把当地的土壤、地质和耕作技艺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产品,它是自然经济的基础。它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城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个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但自然经济的瓦解,是农村村落衰落和消亡的前提。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打工潮,吸引着农村青壮年走向城市,造就了当代中国第一代“农民工”。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流血流汗,也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在农村剪的第一茬“羊毛”,使农村丧失了第一批强壮劳动力。二000年前后,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大量农村儿童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进城就读幼儿园、小学、中学。美其名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使陪读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使本来在家伺候老人、耕田犁地的年轻妇女走向城市,第二茬“羊毛”在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口号下又被堂而皇之的剪掉了。

1.2 农村经济的衰退和村落文化的消失

城市的剪“羊毛”过程,也伴随着城郊附近的“圈地运动”,农村由此丧失的不仅仅是劳动力还有优质的土地资源,农村经济的衰退成为必然。土地开始荒芜,农业的劳动力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村落的留守老人成了唯一的农业劳动力。他们是农村老弱病残的留守者,占原来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一,在本来不大的村落里,当时还勉强可以维持生产。最初还能听到鸡鸣犬吠,看到炊烟袅袅,保留着村落的原有形式,但其内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逢年过节家族内的聚会开始淡化、村落里的红白事人手奇缺、村落的文化活动明显减少。这一切都淡化了传统村落成为连接家族血缘传承群文化载体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家族的凝聚力。而城市的诱惑随打工者的偶尔回村被成倍的放大,教育村落的小孩,长大后一定要走向城市。人口的流失,最终导致了农村经济的衰退和村落文化的消失。

1.3 农村留守老人缺乏关怀、留守儿童缺失了关爱

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城镇,使农村老弱病残者相对增多。他们不能得到及时的关怀和照顾,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生活的信心。留守农村的村落成员幸福指数正在下降。当下农村由于缺少优质的劳动力资源,这些弱势群体对很多农活都难以操作,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即可到手的财富化为乌有,而无能为力。这时他们精神上的打击同样也是巨大的。还有一部分多病的老人或者残疾人群由于缺少照顾或治疗不及时而命丧黄泉。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种现象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社会现象,在全国是十分普遍的。但在西北农村,又有异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西北农村是有名的贫困地区,本来在农村生活就十分困难,加之父母双方的外出打工,荒蕪了土地,所有的生活来源就是父母打工所得,进一步恶化了儿童的生活条件,更缺少了父母的关爱,亲子情结淡化、沟通冷漠化。这些儿童一般都是学习较差、性格缺陷、行为偏差、生活缺助。确实留守儿童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中的副产品,它进一步恶化了农村的社会环境。

2 农村强壮劳动力对城市化的贡献及他们在城市化的地位

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城市化的发展,召唤村落强壮劳动力怀揣黄金梦走向城市,第一批打工者是村落的佼佼者。他们来到城市干的事最苦最累的活,拿到的是仅能糊口的工资,常常为讨薪以命相搏。他们也是村落文化和城市文明联系的纽带,更是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矛盾体。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他们开拓了眼界,接受了城市文明带来的物质享受。可自然经济下产生的村落文化,对他们影响仍然很大,他们把城市作为谋生之处,却将农村作为生活之地。最初将打工所得都投资农村,盖房、购买农机具、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当时的中国社会经济,在他们的参与下,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城市化的推进,对农村的村落而言,它的影响不仅仅是打工收入的增加,更多的是观念的转变和对自身地位的认识。他们开始不安心自己出身农民的标签,想法设法让自身城市化,他们终于抛家舍业,混迹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忍痛割裂与家族与妻儿的相聚,拼搏于陌生的城市。他们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命运,想牢牢抓住这唯一留在城市的稻草——最苦最累的工作。有的成功了,有了自己的事业,开始名正言顺的成了城市的一员;有的始终奔波于城市的大小工地,随子女的进城就学,他们也成为城市化的一员,但他们最终沦为城市贫民,挣扎在温饱线上。但他们毅然决然的割裂与农村的联系,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城市。村落的童谣都成了遥远的记忆,家族在他们身上找不到维系纽带的地方,自然经济产生的村落,在他们这一代彻底的瓦解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在城市化的号角中,走向了衰落,再也找不到存在的理由。

而第一代务工者们,不仅为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是为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城市在工业化的同时,城市化进一步发展,陪读母亲的进城,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人气,更为新一轮 “圈地”找到了借口。房地产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最终不仅工薪阶层成了房奴,农民工中稍有成就者也成了房奴。城市户口和在城市拥有一套住房,成了许多务工者梦寐以求的东西。祖辈的土地梦已经成为故事,他们的一切都从村落萌生,最终导致了村落的消亡。

3 目前村落的现状及对策

现代村落的衰落和消失是多种因素造成的。首先、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的大时代,城市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足以维持家庭的生活,大量村落人口进入城市谋生,从而脱离了农村。其次、不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和落后的教育资源,成为村落消失的又一个原因。城市完备的社会服务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是乡村无法比拟的,也是农村人梦寐以求的。村落一般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简陋,人员素质低下。近年来随各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义务教育不得不集中進行,更大限度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所以,村落成员的就医入学都成了大问题,这就使得村落的人口越来越少,不少成为“空心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留守老人和孩子的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传统的民俗活动已基本消失,血缘的纽带也已经松弛,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脱离了传统。未来20年,中国城镇化仍然会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人口向城市集中式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照这种趋势,随村落内老一辈人的去世,儿童随父母城市就读居住,村落就再也无人居住,土地荒芜、庭院、设施也将随岁月的流失,荒废坍塌,其承载的文明也将随之消失。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将成为人们遥远的回忆,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西北村落将不复存在了。

西北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它的村落文明记载了几千年农业文明的成就,维护了自然经济的发展。但随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推进,村落文明丧失了传承的主体,所以它必然走向衰落和消亡,这是文明古国的一大损失。要积极倡导保护村落文明,也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根基,就是保护中华文明的源头。抢救和保护村落文明,但不能蹈入商业化的窠臼,那样的话,就少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东西,多了铜臭味。是加速毁灭村落文明,不是保护和传承。呼吁社会有识之士,注重西北村落的研究和保护,别借保护之名开发商业利益。

猜你喜欢
衰落留守儿童村落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英国“衰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