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血糖及睡眠质量指数的影响

2018-12-18 10:54林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病程资料血糖

林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350004)

失眠属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多见的一类伴随症状,主要是因为2型糖尿病疾病属于代谢性疾病,患者发病后,长时间遭受疾病的影响,使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出现病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引发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入睡困难、精神萎靡、早醒以及健忘等,针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倘若其失眠症状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会导致患者产生神经衰弱以及抑郁等精神问题,对于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影响,对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十分不利,所以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的失眠症状获得改善,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1]。本文将我们医院在以往1年之内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资料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2.3±7.6)岁,病程6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1.6±0.6)年;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52.4±7.7)岁,病程病程6个月至3年,平均病程(1.6±0.6)年。

1.2 纳入标准 2组患者全部通过临床症状、糖耐量试验、脑电图以及临床体征获得明确的诊断,全部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时2组患者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护理措施 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给予患者改善睡眠等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健康宣传教育,指导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方法,保持科学的膳食,采取运动疗法以及药物干预等。

1.3.2 观察组护理措施 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中药沐足,药物包括赤芍15 g、当归30 g、生姜15 g、川芎15 g、熟附子15 g以及桂枝15 g,上述药物采取一比五的比例加水浸泡30 min,选取武火将其煮沸,文火煎煮40 min,将药液放置到40 ℃左右为患者施行沐足,当患者后背微微出汗或是额头出汗为止,严禁大汗。给予患者足底按摩,护理人员通过拇指指腹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按压3~5次,20~30 s/次,之后依次按压第1失眠点1 min,第2失眠点5 min,第3失眠点1 min,加强足部保暖。为患者提供耳穴压豆,患者保持坐位或是半卧位,对于患者的耳廓给予消毒,采取耳贴对患者反应点进行按压与粘贴,主要穴位包括神门、心、交感、皮质、垂前以及肾,根据辨证进行加减,针对心脾两虚患者加入小肠和脾穴,针对心虚胆怯患者加入胆与胰穴,针对肝郁化火患者加入肝穴,针对痰热内扰患者加入大肠与肺穴,上述穴位贴压1~3 min/次,3~5次/d,每晚睡前为患者提供强化按压1次。患者全部接受护理干预措施15 d之后对其睡眠改善情况进行观察[2]。

1.4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之后的血糖水平。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含7个因子,每个因子0~3分,总分0~21分,患者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值代表检验计量资料,χ2代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比较 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睡眠质量指数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表2 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数比较分)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其中主要包括中药沐足、耳穴压豆以及足底按摩等干预措施,使患者的脏腑阴阳平衡获得提高,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程资料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