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拇指罐结合艾灸治疗产后风湿护理体会

2018-12-18 10:04张静红
西部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风湿艾灸产后

张静红

静宁县中医医院,甘肃 静宁 743400

产后风湿也称为“产后中风”“产后身痛”“产后风湿痹痛”,是指育龄妇女产后或人流术后由于产褥期调护不当,感受风寒湿邪后产生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麻木不适、恶风怕冷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1-3]。患者血沉、类风湿因子、补体、自身免疫抗体谱和免疫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但病情缠绵反复不愈,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痛苦。本病的发病基础为正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营卫不和,或兼脾胃虚弱,肝肾亏虚,不能抵御外邪,致邪气侵袭,痹阻于肢体、皮肤、经络而发为本病。本研究对产后风湿患者进行药物拇指罐结合艾灸治疗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静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产后风湿患者36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41岁,平均(28.3±3.1)岁;初产产妇12例,经产产妇6例;病程3月至15年,平均(5.7±1.9)年。观察组患者年龄23~42岁,平均(28.6±3.3)岁;初产产妇13例,经产产妇5例;病程4月至16年,平均(5.9±1.7)年。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4],药物组成:黄芪 60 g,人参 15 g,当归 10 g,白术 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6 g,炙甘草6 g。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再用大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慢煮20分钟左右,取汁400mL早晚分2次服用。

1.2.2 观察组 采用药物拇指罐结合艾灸治疗。1.2.2.1 药物拇指罐治疗方法 中药配方:川乌20 g,洋金花 24 g,闹金花 16 g,紫肉桂10 g,花椒6g,樟脑3g,纱布包好添加5 000 mL水,同时放入直径口大约1.5 cm的竹罐,煮沸后迅速控干水分,以免烫伤患者,利用热力作用与中药的渗透作用,使罐吸附在局部皮肤穴位上,并停留30秒,使罐吸紧皮肤,留罐10分钟。第1天可走督脉、膀胱经。第2天,可根据疼痛冰凉的具体部位拔罐,拔罐隔天1次,1次坐罐5~10分钟,10天为1个疗程。拔罐后接着艾灸。

1.2.2.2 艾灸 主要穴位: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腰阳关、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涌泉、腰眼及受累关节。行痹加灸风门、风池、大椎;湿痹加灸丰隆。每天灸1次,每次30分钟。出现窜痛可在大椎、心俞、膻中、十宣处用三棱针点刺少量放血,给病邪以出路。上肢疼痛,活动受限明显者可加灸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下肢疼痛较重者可加灸于阴市、风市;膝关节炎灸膝眼、鹤顶。

1.3 护理方法[6]

1.3.1 一般护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患者应穿着全棉、宽松的衣物,及时更换床单、被套并保持清洁干燥;保持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定时开窗通风,夏天避免吹空调,保持环境安静、舒适,便于病人充分休息;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次,每次约60分钟;每日用1∶400的消毒灵溶液拖地,并擦拭设施表面。

1.3.2 心理护理 产后风湿多伴有头痛、头晕、恶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关节和肌肉的缝隙有钻风感。受凉风时有凉风钻到骨头里的感觉,严重者即使在暑热时节也需裹以厚被或棉衣才能感觉舒适。久治不愈的产后风湿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给患者的心理造成较重的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关键。应加强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帮助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及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

1.3.3 注意事项 拔罐时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拔罐时控干水分,以免烫伤患者,拔完罐后局部皮肤会留下罐口大小一样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告知患者不需紧张,有时会留下大小不一的小水泡,小水泡会自行吸收,大水泡用安尔碘消毒2遍,再用无菌针头挑破放出水分,再次消毒贴上创可贴、避免感染。第2天避开罐印拔罐,拔完罐后注意保暖,避受风寒,饮食宜清淡,多喝温开水。

1.3.4 艾灸护理 一般产后1周可以艾灸,剖腹产伤口愈合后或1月后施灸,循序渐进。一年之中最适宜艾灸的时节是夏季三伏天。艾灸时随时询问患者感受,以免烫伤患者。艾灸后注意保暖,避受风寒,饮食宜清淡,多喝温开水。

1.3.5 健康教育 叮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宜消化食品,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多吃红枣、核桃、枸杞、山药、桂圆、小米、莲子等补气血除湿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寒凉、油腻的食物。生活中应作息规律、不熬夜、适量运动,提升身体活力和免疫力以及抵御寒气的能力。

1.4 疗效标准[5]治疗4周评定疗效。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下降≥2/3原总积分值,3个月内偶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总积分值下降≥1/3,或<2/3原总积分值,症状基本消失,但未彻底好转;无效:症状虽有改善,但仍不稳定,总积分值下降<1/3原总积分值,主要症状无好转,需继续治疗,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愈12例,占66.7%,有效5例,占27.78%,无效1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7例,占38.9%,有效6例,占33.3%,无效5例,占27.8%,总有效率为72.2%。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1,P=0.000)。

3 讨论

补中益气汤治疗劳伤、饮食不节等导致的脾肺气虚,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等固表益气,缓解体倦乏力症状。艾叶性味苦、辛、温,归 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安眠的功效[7]。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带下病及皮肤湿疹瘙痒等。用艾草制成艾绒,进行灸疗,可使热气内达而温煦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冷疼痛之症[8],艾叶性温,属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再结合药物拇指罐,增强了温补作用[9]。薰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使气在全身均匀流通以达四肢末梢。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拔罐结合艾灸治疗产后风湿效果优于补中益气汤。

猜你喜欢
风湿艾灸产后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巧治风湿骨痛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