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策略 提高能力

2018-12-18 02:1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英子母爱课文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实验小学 湖北黄石 435000)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正是为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的,这也是一个持久的工作。我们教师教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不教吗?试想:我们的学生能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自学、钻研,岂不是事半功倍了吗?

曾经有一度我们的语文课很活跃,甚至很热闹,出现了想唱就唱,想跳就跳的现象。人人都拿一大叠资料进课堂。课本的内容没弄透就忙着去拓展,弄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又杂又乱,表现上很热闹。一节课下来,我们的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呢?大家都明白,当前我们提倡绿色的语文,我们的语文课堂提倡简朴。要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的语文老师根据不同的文本该选择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带着这个研究目标,我们课题组组织了这次活动。活动之前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先学习相关资料,共同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分析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观摩课课堂教学策略分析表

这次课题活动先安排了两个成员上两节研讨课,其他的组员填写课堂教学策略分析表,然后针对分析表组织评课,讨论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今后研究的方向。

今天我们这两位老师选择的文本区别较大,选用的教学策略差异也较大,许老师上的《掌声》是三年级新课标教材的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的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地面 对生活”。这是一篇较为深沉的文章,要学生静下心来潜心地去体会英子前后的变化及原因,从而领悟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以免学生过于浮躁不能静下心来体会英子的变化,许老师没有过多的花哨的教学手段。

许春芳老师先出示重点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理解这句话,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重点句子进行学习和理解英子心情变化,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让学生自己去互评,针对三年级的学生先扶后放,分小组合作式学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讨论、学生没有压抑、紧张的心情,学习效率提高了。许老师这节课在营造民主氛围这方面做得很突出,课中老师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赞许的目光让学生敢说、乐说,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平等、自由中交流、对话。发现的问题是: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黄平老师讲的《游子吟》是人教版六年级的一篇老课文。这篇课文主题很鲜明,歌颂伟大、无私的母爱。对于母爱,学生平时也有切身的体会。黄老师适当地使用了一些教学策略来唤起学生的回忆,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诗中真挚、无私的母爱。六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黄老师在选择教学策略也是灵活多样的。课初,黄平老师播放MTV《儿行千里》让学生快速地入情入境,一下子进入母爱这个主题。黄老师先让学生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一、拆;二、释;三、理;四、连,再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学习古诗,让学生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使学生快速弄懂诗意,还运用了分小组合作式学习,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快结束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首诗,一句话或一幅画来赞颂母爱,这个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带着快乐、愉悦的心情来表达情感,同时又体验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现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速度、学习的热情差异较大。

有待今后研究的问题是:1.课堂上如何做到既让学生学习热情高,又能静下心来读书。2.如何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活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3.校本研究呼唤专家引领,今后怎样挖掘整合身边的专家资源呢?

猜你喜欢
英子母爱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母爱大于天
母爱
独臂作家之死
母爱的另一面
背课文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特殊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