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王蒙

2018-12-18 18:20童戈
西部散文选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王老广元中国作协

七年前,中国作协安排我们去北戴河中国作协创作之家休假,在那里我有幸相识了著名作家王蒙先生。

第一次见王老时,他身着短袖白衬衫,浅蓝色休闲短裤,看上去非常简朴。当我叫他“王老师,您好!”时,他十分热情地握着我的手微笑着说:“你好!你好!你们好久到的?”我作答后,便递给他一张我的名片。他一边看着名片,一边说:“你是四川的?去年四川大地震,你们广元也受灾了”我说,“广元是重災区,死了五千多人…….”他惊奇地说:“呵!损失太大了!”他马上关切的问我:“地震时你在哪里?”我说:“在家,住在四楼,大楼摇晃的特别厉害,当时我以为这一生就画句号了!”他说:“你还安全,庆幸!庆幸!……”。

我知道王蒙先生是中央委员、文化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当代著名作家,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第一次同他见面,他就这么热情,这么随和,这么谦逊,这么关心人,使人感到非常有亲和力,完全是一个平民风范的形象。说实话,我真没有想到。首次同他见面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让我终身难忘。

在北戴河十多天时间,王蒙先生同全国各地去的17位作家,早上一起打太极拳,下午一起下海游泳,晚饭后一起散步。大家很快成了朋友,于是不少的作家都抓紧时间读王老的著作,一天我在花园的小凳上,读王老近期出版的《王蒙自传》之一《半生多事》,恰遇王老路过,他见我在读他的书,十分高兴。我随即请他在书上签名,他十分愉快的拿起笔就在扉页上签上了:“感谢童戈文友赐阅!王蒙,0九,七月”一位大作家把我称作文友,我实在不敢当!我只得赶紧说:“向王老学习,谢谢王老!”。

此后,我有意识地收集和阅读王蒙先生的一些作品,比如他的代表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蝴蝶》、《春之声》、《季节三部曲》、《王蒙文集》10卷、《王蒙文存》23卷、《我的人生哲学》、《尴尬风流》等等,通过学习,我自以为对王蒙先生的作品能够比较深刻的理解,特别感到享受。“王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作家,而是一个具有思想气质和相当政治经验的作家……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作家,王蒙不但是共和国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而且是‘反刍者和‘忏悔者”(温奉桥语)的确是这样。记得我在读中学的时候,就读了王蒙先生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他创作这部两万字中篇的时候,才21岁,这部小说在《人民文学》刊载后,一片叫好声,王蒙一夜成名。但是因为此文触及时弊而引起争议,一些人严厉的批判此文,把这篇文章同王实味的《野百合花》相提并论,正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说:王蒙的一篇小说,一些人准备对他围剿……王蒙我不认识,也不是我的儿女亲家,(这篇文章)反官僚主义我就支持。王蒙有文才,有希望……王蒙在他的自傳中說:“毛主席在我们的生活中太重要太巨大了……我永远感激他老人家。”

王蒙先生的著作等身,大概近一百部吧,而且不少作品多次获得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国内国外文学大奖,现在虽已八十高龄,但近几年我仍然不断在大报大刊上读到他的新作。在《人民日报》副刊上他的《歌声涌动六十年》把六十年的歌吟,六十年的合唱,六十年的情怀写得让人如痴如醉,我读后深深感到了他的睿智、他的深邃。读他的文章使人感到有一种信手拈来,信口流吐的惬意,令人拍案叫绝。他怎么不受到同侪的尊重呢!由此他曾四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我以为王蒙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当代文学界耀眼的星座。

王蒙先生不仅是著名作家,而且精通中国国学,近几年他连续出版《老子的帮助》、《老子十八讲》、《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等等,而且他还不断受邀在国内外到处讲学,他对传统经典的探究与阐释,传达出古代哲人博大精深的智慧,无疑这会大大提升今人的思想与人生境界。而且王老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笔耕不辍,显然他是一位激情充沛十分勤勉的作家和学者,他的那份激情和勤勉,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记得一次我同王老及他的夫人崔瑞芳老师(这位可敬的母亲已因病去世,愿他的灵魂安息吧!)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我简要介绍了广元的历史、文化、人情。我说广元地处蜀道的中心地段,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欢迎王老同老伴到广元讲学,王老说:“好好,争取一定去。”崔瑞芳老师也说:“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叫童戈,到时联系。”后来王老的秘书在电话上告诉我,王老说,待去四川成都参加活动时,就去广元。

我们热情的欢迎王老到广元讲学,我们期待着。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猜你喜欢
王老广元中国作协
“风城”广元
八旬“高龄青年”爱玩乐
与民谣诗词相伴的九旬老人
中共中央委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及省上领导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养生没有“铁规律”
老人和孩子
何建明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
徐广元受到党纪处分和退学处理
他为什么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