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农牧业气象灾害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探讨

2018-12-18 12:21黄波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昌都预防措施

黄波

摘  要:气象灾害是农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现代农牧业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技术突破,但仍然无法完全摆脱气象带来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对于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动力的区域。本文以昌都市为例,研究其气象灾害的特点并提出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切实促进此方面的突破,提供参考。

关键词:昌都;农牧业气象灾害;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932206

引言

在农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气象一直成为影响农牧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大多数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心的因素。本文重点研究昌都市的气象灾害特点,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气象灾害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切实昌都市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1     昌都农牧业气象灾害特点

农牧业与气象之间具有直接性关系,从昌都的区域性特征角度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种农牧业灾害类型。

1.1     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是影响农牧业产出的重要气象灾害,也是破坏力较强的一种。发生干旱灾害一般会直接造成青稞、小麦等农作物的减产,影响牧草返青和生长,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停产。干旱灾害的形成一般是与季节、降雨量、区域、土壤结构、作物的生长周期等具有直接关系,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长期无雨或少雨,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不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最终造成严重的农牧业损失,影响居民的生活和收入。

1.2     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为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雪灾是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导致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雪灾出现影响牛羊觅食困难,导致牛羊大量死亡发生,使农牧民收入大大减少而发生贫困。

冬季大雪集聚在温室和大棚屋顶,容易压垮设施构架,同时积雪遮盖影响设施内的阳光条件,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雪后转晴时阳光较强,容易造成棚内升温过快,导致作物严重失水,发生急性闪苗凋萎现象。

1.3     洪涝灾害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牧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洪涝常造成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冲毁堤坝、房屋、道路、桥梁,淹没农田、造成城市渍涝等。也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

1.4     冰雹灾害

冰雹俗称雹子,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从产生条件来说,冰雹灾害是一种地域性较强的气象灾害,受地形的影响,山区局部强对流天气,多在晚春和夏季雷雨大风出现。也是昌都市的农牧业发展中需要积极预防的气象灾害之一,其形成需要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冰雹形成后,将对农作物稚嫩的茎叶、果实造成直接性的物理损伤,导致农作物的减产,亦或是对农作物的质量造成影响,导致后期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不足,对农牧业危害很大。因此,冰雹灾害也是农牧业的气象预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对昌都设施农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1.5     冷冻害

所谓的“冷冻害”,指的是气象灾害中的“冷害”和“冻害”。主要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影响人们造成生活、工作,甚至造成动植物伤亡和作业事故等灾害现象。植物的冷害主要是由于在其生长过程中温度过低,影响植物自身常规的生长周期,甚至是导致生长和产出出现困难,能够直接影响植物的产出效果;植物的冻害则主要指的是在农作物越冬期间,可能发生的寒潮或霜冻,植物受到伤害或迫害,导致植物的死亡。冷冻害也是昌都需要重点预防的一种气象灾害,对昌都设施农牧业有很多影响。

1.6     风灾

风灾是指大风造成的灾害,常伴有雷雨、冰雹等灾害,伴随降雪和降温天气。风灾对人类的生活具有很大影响,当风速和风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冬季大风对昌都设施农牧业(大棚)破坏最为严重。

2     氣象灾害的预防措施

2.1     健全气象为农服务的运行机制

根据气象灾害的特征以及对农牧业主要带来的影响,需要健全气象为农牧业服务的运行机制,依托“三农”专项,以预防为切入点,增强气象机制对农牧业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需要成立气象为农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在气象部门成立专门的为农服务部门,并且增强对该岗位职员的专业化培训,在深入了解气象特征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农牧业本身的特性,将气象与农牧业真正地结合起来。完善县、乡防灾减灾指挥部,完善乡镇农牧中心气象信息服务站,健全气象服务体系和服务流程,完善气象工作人员与各乡镇之间的信息对接机制,让气象信息能够更快地传递到各个乡镇农村,并根据不同乡镇的农作物特征、生育指标和气象指标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为农民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帮助当地农民拥有稳定的作物产出。

增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现代化管理路径。在昌都市的各个乡镇可以通过建立无人自动监测站、雨量站、交通站和农牧业小气候观测站,通过设备的自动运行和监测,及时将不同地方的气象信息传送到农牧业气象员手里,让工作人员能够更快地掌握到咨询并研究预防措施;还需要拓宽对于气象信息的宣传手段,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话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微信推送、手机APP信息等方式,让广大农民更快地掌握气象动态,并且及时根据气象部门的指示进行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多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农牧业和气象都不是单一运作的因素,两者都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进而也导致气象为农服务本身也需要与其他多个部门进行协作和交流,例如水利部门、农牧业部门、林业部门、交通部门、应急部门等,为了能够增强关于农牧业信息的及时掌握,气象部门需要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昌都市的农牧业动态,并且通过信息共享,减少资源的浪费,提供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用。

科研成果的推广,为农牧业发展提供动力。在农牧业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现代社会,对于农牧业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气象为农服务这一板块,不断有各种新型的办法和措施涌现。昌都市通过结合自身的农牧业情况,寻找和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科研成果,前期通过试验等手段进行验证,后期通过对效果好的办法进行积极地推广,不断拓宽现代气象灾害预防的办法,提供农作物的产出效用,保障农牧民的生活和收入水平。

2.2     完善气象为农服务的科学体系

在气象为农服务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善气象评价体系,通过更加科学、通俗的气象评价,更加精准地确定气象对农牧业带来的影响, 并且根据不同区域的作物周期、生育指标和气象指标,制定不同的气象灾害评价体系,让气象为农服务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3     结语

气象灾害是影响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关注,通过不断深化气象为农服务的机制,通过专业化组织的建立、基础设施的完善、多部门联合信息共享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等,让农牧业生产更具有保障性,提高农作物的产出。

参考文献

[1]張磊.农牧业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J].科技农牧业,2017(12):

14-15.

[2]王超.农牧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预防[J].农牧业发展,2017(2):

32-33.

[3]杜军.西藏农牧业气象服务实用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6:13-15.

猜你喜欢
昌都预防措施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果树“倒春寒”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020年4月昌都市察雅县香堆藏戏田野掠影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论昌都“卓舞”音乐特征
昌都市灌溉地麦类作物增产栽培技术
古城昌都卡若的形成与发展脉络考证
昌都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变化特征
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昌都警备区第九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