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担当脱颖而出

2018-12-18 09:05蒋玉军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废墟文章作文

蒋玉军

考场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环境中写成的作文,要想迅速取悦阅卷者,从而取得优势,一定要有一些技巧与方法,笔者通过近几年考场作文阅卷评分的实践,以为几下“五招”实为作文语言制胜之招,现整理出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修辞粉黛,淡妆浓抹。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让你的文章语言显得有文采,让文章语言变得生动形象起来。特别是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出人意料之外的表达效果。请看著名作家高林瑜《看树》中选段:

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究其原因,是灵活运用了比拟、比喻多种修辞手法。从“这时”一语可见,“把……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与上一句“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同义,都是表达心境的平和。“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这句话,很显然,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绘出了榕树的多态的形体。下面请看2017年高考一高分作文的选段:

在我们的校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师。这是一位带着美好的心灵的老师,他总是甘为人梯,像是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用自己的鲜血之火来照亮了别人。这时,温暖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庞,我的冰冷的心被老师那温暖的爱所感化着。那时,老师是我最好的心灵慰藉,将那些曾经阻碍我们成长发展的那些绊脚石给搬走了,好像让我的灵魂变得高洁而自然了。从此,每当看到我的老师,我的心就成了温暖的海洋。

此段抒写了老师的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模拟的功力,着实叫人刮目,让人耳目一新,不仅能在第一时间紧扣读者的心灵,而且还给人势如破竹、一唱三叹之感;将老师比喻成“蜡烛”,将“春风”人格化,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请看2017年重庆高考语文满分作文《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的片断:

土壤雖忍受着人们的摒弃,却毫无怨言,经历雨滴的拍打,冷风的肆虐,终于在和煦的春风里,吐纳一地的芬芳,在人们的心头弹奏着潺潺的乐章。也许,世间某些外表丑陋不堪的事物,它们也一直在默默奉献着,一直在为世间的美好而努力着。

“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我们唯有献出它时,才真正拥有它。”你依旧微笑着,向我讲述永恒的真谛。是不是世间万物亦如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只有在学会付出之后,才能够得到回报;予人方便之后,才能够予己方便。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奉献的时候,我们才会收获——收获喜悦与幸福,也收获他人的付出。此时,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厚重的生命,才真正拥有了它,不是吗?

这位考生很懂得对语言进行包装,选段中很明显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阐述了“人”与“物”的辩证关系,语言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作文中,我们应学会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语言的层次与品位,为此,我们应做到:

一是巧用比喻。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如一篇满分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母爱就像一座灯塔,在人生大海中为儿女照着一束指引的光芒。

这一段话因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表达的“母爱”这一内容变得生动、具体、形象了,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是偶用比拟。比拟有两种:把物拟人化,把人拟物化。把抽象的概念拟物或拟人化,使描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形象、生动、具体,从而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对于比拟句的运用,要注意:一是比拟句表达的内容;二是比拟句固有的修辞意义;三是比拟句在表达主旨上起的作用。请看一篇习作的句子:

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这一段话将“风”人格化了,将其可爱活泼的性格给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能启发读者的想像,语言生动形象。

语言辩证,无懈可击。我们说作文语言辩证严密,那么作文就有很强的说服力,进而让读者心服口服,作文也就有了思想性与生命力。请看余秋雨一名篇《废墟》中的选段: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很显然,选文体现了作家对废墟独特的思考,这是一种独特的情感宣泄;选文深层剖析废墟与中国历史、中国民族心理的关系,最后以挟带着废墟走向历史的;从选文可以看出,哲理性极强的语言,圆润熨帖,构成了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呈现一种峭拔上升的力度美,富有张力的文字留下的生命气韵给读者自我反思的余地。文章语言辩证,思维缜密,特别是运用很多的关联词语,彰显了前后句子之间严密的逻辑性。再请看一同学在习作中的选节:

没有记忆就没有回忆,没有回忆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沧桑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它经历了许许多多;坎坷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它散发着奋斗的芬芳;挫折是值得敬佩的,因为摭拾着勇气的汗水;成功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它指引着人们走得更远。追求成功的人们前仆后继,于是有了成功的喜悦。

尽管成功已经成为往事,它有着失败的祭奠,我们会冷静对待,我们的生活要变得精彩,不能把所有的往事忘却。

往事的留存,是过去美好人生的见证。

往事,闪耀着成功的喜悦。

往事往往不会阻止脚步继续前进。人们能够高瞻远瞩,看清自己的位置,不会放弃对新的理想的追求,他们会鉴戒往事。因此他们乐于回忆往事。

是经验成就了往事,而经验从往事中提取素材。只有在理智的分析中,往事才会在过去中表现惊人的魅力;只有在人们美好的心态中,往事才能成为幸福的回忆。

这一片段,形神兼备,话题虽不同,但思路与语言的特色非常相仿,“坎坷是值得敬佩的,因为它散发着奋斗的芬芳;挫折是值得敬佩的,因为摭拾着勇气的汗水”,语言辩证而科学;“往事往往不会阻止脚步继续前进”,语言严谨而深刻;“人们能够高瞻远瞩,看清自己的位置,不会放弃对新的理想的追求,他们会鉴戒往事”, 圆润而熨帖,运用对举的方式辩证地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得观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再请看2017年高考广西一满分作文《陌上花开,缓缓而来——我的高考》的片断:

也许高考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场没有准备完成的匆匆赴约。于我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昨日的彻夜未眠,入场时的行步匆匆,纵使心存丝丝慌乱,这鲜花之路,我已走过四分之一。我想我不会忘记那并肩前行,相伴两载的同伴们;不会忘记三尺讲台上,每日尽心奉献的数抹倩影;更不会忘记洒满墨迹的书本资料、日日翻动的课本讲义,还有考前那暖心的鼓励和震天的呐喊……顾城有一语甚是精妙:“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守望花开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如劳碌之蚁,也都如神灵般至美至明。

古语曾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籽)。”我已种下鲜花一路,今已缓缓盛开。望向窗外,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花香隐隐,我已在这陌上花开中,踏花徐行,缓缓归来。

这一片断文气贯通,一气呵成,名言的引用恰当、传神,用词贴切、辩证,再加上整句散句的搭配使用使文章语言整齐中有变化,有节奏感而又不觉呆板,正是因为严谨的逻辑性的语言,才正确地表达了考生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字里行间表达了考生深厚的语文素养。

作文语言要辩证,即文章要现思辩之义,方显灵性之光。为此,必须做到:

一要有“严谨的逻辑”。我们在作文时,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鲜明,如余文中的“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前果后因,环环相扣,水到渠成,这一切都闪烁着逻辑的光芒。

二要有“辩证的思维”。即要求采用婉转(委婉转折)、一分为二的语言技巧表达作者的观点,这个作者的观点正是文章需要辩证论证的观点。如仿写片断中的“往事往往不会阻止脚步继续前进”中的“往往”一词,辩证科学,使得语气比较委婉而不生硬,你想想,如果换成“一定”,效果会怎么样?

三要有“斐然的文采”。作文中,为了强化辩证的色彩,为了增强语言的气势,适当增强一些文采很必要,如余文中的“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这段话,对称的句子,辩证的说理,自然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量。

诙谐幽默,活灵活现。作文的语言如果诙谐幽默,就能轻松地诙谐调侃,辛辣地讽刺嘲笑,让文章理趣盎然,那将会给评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取得高分。请看欧·亨利名作《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的选段:

他在第十二家的门口拉了铃,来了一个女房东,她的模样使他联想到一条不健康的,吃得太饱的蠕虫;蠕虫吃空了果仁,只留下一层空壳,现在想找一些可以充饥的房客来填满这个空间。

他打听有没有房间出租。

“进来。”女房东说。她的声音来自喉头,而喉头也仿佛长遍了舌苔。“我有一间三楼后房,刚空了一个星期。你想看看吗?”

“幽默”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特殊的生活观;欧·亨利的幽默是一种喜剧特有的“黑色幽默”,可笑而意味深长。欧·亨利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擅长于将人物进行变形,并且达到极端,如“她的模样使他联想到一条不健康的,吃得太饱的蠕虫;蠕虫吃空了果仁,只留下一層空壳,现在想找一些可以充饥的房客来填满这个空间”,这里将一个活脱脱的“房东”形象荒诞而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请看学生习作《我记忆中的老师》的选段:

我还记得,那时的语文课上要求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在那时的我眼里是最无聊、最小儿科的东西了,似乎,那一个个饱满的汉语拼音是由许多枯燥乏味堆积起来的。自然地,我不尊敬那时的语文学科,甚至有些鄙薄。我的魂似乎已经飞到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笔下,那时的我,技术非常高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将《安徒生童话故事》放在课本下面偷偷地看。当然,田老师的目光像枪弹穿透甲胄了,金刚钻切开玻璃一般瞧出了我的机关,射中了我的心脏,我的手,只在发抖……

这篇学生习作成功运用了反语与夸张的技法,如“技术非常高明”,无疑是对不专心听讲行为的一种否定,这里褒词贬用,取得了一定的幽默的效果;再如“田老师的目光像枪弹穿透甲胄了”“射中了我的心脏”等夸张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我当时的慌乱与无措,使语言理趣盎然,生动活泼。

请看2017高考满分作文《老家》的节选:

吃过饭后,我们会相邀在一起,在傍晚的田埂上闲庭信步,屋前的梧桐被风吹拂,满树碧绿沙沙作响,最后变成满地黄金。天空干净得像孩子们的眼睛,鸟儿扑腾着翅膀点缀其间倒有点“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嗔怪鸟儿太生气了的慨然。往往,只需要拿一柄蒲扇,迈着碎步,静悄悄的,不惊扰了这份宁静,便能感受到那远山深沉的召唤,那微风轻柔的抚摸,而湖水也被这宁静感染,泛起心动了的水纹,莫不是红拂袖了水?或者是触了虞姬临江的哀怨?看来,老家千千万万种风光,也含着万万千千的缱绻情思呀!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感受着老家徐徐升起的炊烟,老家色泽可人的美食,还有那一个个洋溢着热情的脸,蓦地就连“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力量都有了。某天,恐真要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飘雪之时,来证明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也让老家因为我们这一代,充满发亮的记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也为老家烙上时代的印记,让它传统并发展着,规矩又变化着。

这篇考场作文的语言非常灵动,运用了夸张等修辞手法巧妙地幽默地表现了老家发生了新的变化,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制胜于考场,获得阅卷教师的一致认可。

幽默既然能取得如此的表达效果,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语言幽默起来呢?

一是使用夸张。这种手法即将人物进行变形,并且达到极端,让人忍俊不禁,以便营造出喜剧的氛围,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荒诞的艺术手法。比如欧·亨利的《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其中塑造了一个主人公叫哈维·麦克斯韦尔,他是证券公司的经纪人,由于事业的忙碌,荒谬的将自己昨天才结婚的新娘给“忘”了,很夸张地设置了“第二天又狂热的再向她求婚”这一情节,主人公哈维·麦克斯韦尔的形象完全变了形,使他成为在金融战争中一个因为金钱忙碌而疯狂的“工作狂”。这一形象虽属虚构,但达到了艺术的真实。

二是自我解嘲。这种手法即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甚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丑处、羞处不予遮掩、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然后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取得轻松和谐的氛围。据说,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姗蒂,是有名的泼妇,动不动就作河东狮子吼。有一天,姗蒂在家里吵闹不休,苏格拉底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走到门口,老婆从楼上倒下一盆污水,淋在苏的头上。苏心平气和地说:“我早就晓得,雷霆过后必有甘霖。”一个自我解嘲,把一腔怒火冲个烟消云散。又迅速进入哲学思考。

典雅古朴,贵族端庄。“典雅”又称朴实而雅正,既讲究一定的修饰,又不失自然朴实的文风。既能超越平直简陋,又不会过分张扬。“典雅”的文字在高考作文中颇受追捧,其获得满分的机率也很高。请看著名作家余秋雨的《江南小镇》中节选:

江南小镇很可以成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的小岛,有了这么一个个宁静的家院在身后,作家艺术家们走在都市街道间的步子也会踏实一点,文坛中的烦心事也会减少大半。而且,由于作家艺术家驻足其间,许多小镇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声望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在大都市的人海中领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的“倾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本文受到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典雅的语言和文中散发出的对往古生活的向往,具体表现在:一是灵活地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使文章充满韵味与文化气息;二是适当融入了古典诗句,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化内涵;三是融入了一些文言色彩的词语,雅致,蕴藉。再请看一位同学习作《书——前进的方向》的选段: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在我愤怒时看书,仿佛有一股安慰的小溪流过我的脑海;在我烦躁时看书,仿佛有一股清凉的泉水涌在我的眼前;在我伤心时看书,仿佛有一片宁静的湖泊融入我的身体……

我们前进之路在何方?书就是我们前进的路标。书,指引着我们,路,其实就在我们脚下。被风吹过,被雨冲刷过,被春天的草覆盖过,被秋天的落叶掩埋过,被冬天的积雪隐藏过,看起来已是一片荒芜。但是,书告诉我,那里依然有路,只要有人在前行,哪怕再曲折,再坎坷。不必奢望会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因为这一往无前的跋涉,是莫大的幸福和满足,每向前一步,离繁华更近,离美好更近,离未来更近,搏击永远在书的路上,在知识的道路上,勇敢面对,努力往前冲,便到达目的地。

这篇文章的習作者灵活地运用了熔铸技法,熔铸就是把名句加以熔铸,组合成句,开头引用,即使语句意蕴丰富而厚重。第二三小节都运用了铺排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语脉流畅,文气磅礴,情感激荡,情感充沛。语言辩证而有力,思维缜密而流畅,具有典雅之美,又有深沉之秀。

请看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上海卷《未知的世界,有我最美的期待》的选段:

寻幽探壑,林木葱茏清流击石处,山径依稀难认,正迷惘时,突然看到花明柳暗中,几椽茅屋,那份惊喜难以言表。试问,如果每转一个弯,就知道会看见一座桥,每过一道桥,就知道会看到什么花,那旅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爱一个人,喜欢他带给你的温暖和安全,有人说,根据血型、星座等可以预测到,这个人十年后会背叛你,你会选择放弃这一份感情吗?寻寻觅觅,万千人中的蓦然回首,才有了红尘中的相守相知,何必为遥远的将来放弃眼前的幸福,再说,说不定,静水流水的日子里他会更爱你呢。

喜欢看比赛,势均力敌的两个队你来我往,你想盖我个帽,我让你摸不到球。你进一个球,我不甘示弱立刻还回一个,不到最后一秒,胜负难判。没有人会喜欢实力悬殊的比赛,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没有对抗,没有火花,平淡无味。3:0战胜柯洁后,阿尔法狗宣布退役,在战胜所有能对弈的最高级别的人类棋手后,若再与其他人类对手比赛,结果不言而喻。阿尔法狗独孤求败只能封剑。

人生如棋,方圆之间,动静之下,妙在棋局千变万化,妙在结果不可预测。既然如此,走一步进一步,那怕步步惊心,我只当祸兮福所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憩于理性,行于热情。预是理性的绸缪,不预,是天真的热情。我偏好后者,你呢?

这篇考场作文一是在扣题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让文章充满雅致的味道,气势充沛,韵味十足。二是适度点染,让文章增强形象的色彩,“人生如棋,方圆之间,动静之下,妙在棋局千变万化,妙在结果不可预测”,典雅古朴,贵族端庄,有了摇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三是适当融入一些文言色彩的词语,增强文章的典雅之气,如“憩于理性,行于热情。预是理性的绸缪,不预,是天真的热情”等语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让整篇文章充满着典雅之气。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标准呢?

一是灵活运用一些整句,让文章充满雅致的味道。如余秋雨《江南小镇》中的“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气势充沛,韵味十足。

二是适度点染,让文章增强形象的色彩。如“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这一句就显得平直;如果加上适度点染:“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旧貌换新颜,历史又打开了新的篇章。”改写之后的句子就有了摇曳的美感,提升了文化品位,但又未过度渲染,这就是典雅。

三是适当融入一些文言色彩的词语,增强文章的典雅之气。比如上面的仿写片断中“僻幽”“栖息”“喧嚣”“儒雅”“淡泊”等词语,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们的运用让整篇文章充满着典雅之气。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伍佑中学]

猜你喜欢
废墟文章作文
“废墟”
废墟里的救赎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街头的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