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8 09:05高洪业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危难路人灵魂

高洪业

在广东佛山,曾经发生过这样幕令人见而动容、继而落泪的惨剧: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陆续从她身边经过,竟一律视若无睹;直至抬荒阿姨陈贤妹到来,十万火急地将她搬离街心,大呼抢救。

18:1,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见危不扶,见死不救,是在推倒社会文明的路标,是在撕裂人类良知的底线!舆论对此深为愤慨,强烈谴责,可见人心犹未丧,正义终长存。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麻木不仁、甘当“看客”的现象,虽然不是社会主流,但也并非偶然。四川成都有学生溺水,而众多的旁观者无一投身相救;山东泰安有教师斗贼,而无数的围观者无一拔刀相助;湖北武汉有老人倒地,而成群的路见者无一援手相扶……道德沦丧,精神坍塌,此风断不可长!扶起新一代“看客”沉睡的灵魂,实在刻不容缓。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在世间生灵中,唯人为万物之灵,唯人为万物之长。人之所以为灵为长,都赖于人的互助与合作。因为相互扶助,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行;因为彼此教援,社会才得以发展进步。孔子曰:“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雷锋说:“对待人民群众要像春天般温暖。”可见,古今都把扶危济困视为高尚之举。如果大家在他人遭遇危难之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势必会影响社会和谐,那么我们的改革之车岂能滚滚向前,我们的强国之梦如何得圆?可见,当年鲁迅把改变国民精神看作“第一要著”,不是没有远见卓识的。

其实,对他人的危难视而不见、见而不动,无非是要明哲保身,无非是因为灵魂中深藏着的“自私”二字。须知,你我都可能成为那个需要扶助的路人。设身处地地讲,假如你是正在等待教助的路人,多么希望有人能扶你一把,哪怕只是一语安慰、半句祝福!若“看客”一个个俱冷眼相“看”,袖手不“动”,你是否会凄凉无助,是否会对他们心生怨恨,是否会对他们心生不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對人自私就是对己残忍。

所幸,当今社会像陈贤妹这样热心助人者数不胜数。如徒手勇接坠楼女孩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一片真情扶起摔倒老人的“中国好司机”殷红彬、奋力推开失控车前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丽……他们的义举彪炳中华。对照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新一代“看客”能不汗颜吗?“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固然不能苛求每个人都是英雄,但是完全可以“三省吾身”,像鲁迅那样拿起犀利的解剖刀,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毒的疼痛,然后注入向善的能量。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让我们重温鲁迅的谆谆教诲,扶起我们的灵魂,打造美好的人生和社会吧!

[作者通联:安徽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高三(4)班 指导教师:刘腾辉]

猜你喜欢
危难路人灵魂
危难时刻
哲理思辨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方法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