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临汾威风锣鼓的艺术特色

2018-12-18 11:21崔晓婷
牡丹 2018年29期
关键词:鼓槌威风鼓点

山西省晋南地区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宽广、肥沃的土地上孕育出累累的硕果。本文以临汾威风锣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亲自观看现场表演并与威风锣鼓表演艺人进行交流方式,主要介绍临汾威风锣鼓的演奏技法与表演形式两种艺术特色。

中国是世界上鼓的发源地之一,而临汾被誉为“锣鼓之乡”。临汾威风锣鼓是一种民族器乐合奏的打击乐表演形式,主要演奏乐器有鼓、锣、钹和铙四大件,共同构成了威风锣鼓豪迈的气势,它更是被列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威风锣鼓之所以具有“威”与“美”,正是因为它具有变幻无穷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

一、舞姿威风——演奏技巧

(一)鼓手的演奏技巧及表演

鼓具有最浑厚的音响效果,它的表演花样也层出不穷,因此鼓的表演最能引起群众的注意和欣赏。

1.演奏技法

一是单双槌击打,即右手单独敲击鼓面,左手起稳定鼓身的作用。二是轮流击打:一拍两个鼓点节奏(即X X),先右手后左手循环击打;一拍三个鼓点节奏(即前八后十六节奏或前十六后八),要右手起奏敲击鼓面两次,但两个鼓点之间要有短暂的停留,左手敲打第三次;同样右手起奏,紧接着左手演奏第二个鼓点,然后右手演奏第三个鼓点,以此一直重复;一拍四个鼓点节奏(即XXXX),依然是右手起奏,以右左右左的顺序平均敲击鼓面。

2.表演动作

一是马步跳打,使双脚的马步由左右方向变为前后方向,在敲打的同时,左手扶鼓,右手将鼓槌舉至头顶并击鼓,同时双脚跳离地面,并且前进或者后退。

二是鼓槌转花组合,主要在八分休止或换气时表演,用以增强威风锣鼓的表演美感。例如,单槌挽花这一动作是在八分音符的时间里完成的。表演时,右手要握住鼓槌的尾端,手心向上,利用甩鼓槌的惯性,使鼓槌以手心为中心,由外向上再向里,简单转动手腕在肩部旋转一周,就算完成一个挽花动作。

(二)锣手的演奏技巧及表演

1.演奏技法

举锣,顾名思义就是将锣举到肩部位置,鼓面向下倾斜45度,右手从头顶右侧将鼓槌划到左肩敲打锣面。与端锣一样,身体也要随着节奏上下摇摆。提锣是威风锣鼓里最简单轻快的演奏方法。提锣有多种敲法,可根据整体表演进行安排,可以弓箭步敲,也可以提到腹部敲。最为常见的演奏技巧就是旁打,即左手将锣提到身前,右手从右侧水平方向挥锣槌击打锣面。

2.表演动作

锣槌的主要作用有两点:其一,按照曲目要求将锣敲响、敲好;其二,通过锣槌的花样,增强威风锣鼓的表演美感。但是,锣槌的技巧并不只是炫技,还要配合整体曲目的情感内容。

抖槌是指通过快速晃动右手手腕使锣槌上的缨穗不断翻腾;翻槌是指右手在结束一个击锣动作后,手向头部的右后上方移动,同时手心向上,槌头指向左斜下方;抡槌也被称为“八字槌”,即挥锣槌的图形是胸前划“小8”或者身体两侧画“大8”。

(三)钹手的演奏技巧及表演

钹在威风锣鼓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众多的表演形式、队形都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果威风锣鼓缺少了钹的演奏,那么威风锣鼓的整体音响效果就会少了生机与活力。

1.演奏技法

对击是指两个钹在身体正前方撞击发出音响,之后迅速分开;迎击是指左手的钹朝上,保持不动,右手的钹朝下,向左手的钹拍击,之后分开;磕帽是指右钹的边沿轻轻磕打左钹的“碗”部。

2.表演动作

由于受到队形的约束,钹的演奏通常都是在头顶进行各种动作。常见的准备动作是将钹在腰间、肩旁、头旁、头顶等位置托起来。

单双翻花:准备姿势是“头上托钹”站立。在X X这样两个锣点的节奏中,第一拍前半拍对击双钹,同时两个膝盖要弯曲一次,后半拍双手分开之后,左手的钹保持不动,右手的钹向右拧翻转最大角度,双膝要再颤动一次。第二拍与第一拍的动作一样。

前后翻花:准备姿势是将钹放在肩旁或头旁,双手在头部前方拍击后,手心相对一起向上托举,然后双手将钹的内部朝前,接着向两边划成准备姿势,一直循环。

(四)铙手的演奏技巧及表演

由于铙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节奏,整体音响效果越激昂,铙手的表演越要冷静,越要稳住大局,因此技巧并不多。

1.演奏技法

斜击是指两个铙倾斜20°上下相擦;闷击是指两个铙在相距5~8 cm的地方用力相击,拍击后保持闭合的状态。

2.表演动作

一是马步上下擦拍,“大”字站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用以上第一种演奏技巧即斜击演奏。根据铙点进行演奏。左手向上右手向下擦拍。在这个动作中,要保持动作的连续性。

二是弓步前后擦拍,双腿做“前弓步”的姿势,左手手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曲于胸前,双手根据节奏来回擦拍。同时,每拍击一次,双腿要微曲一次。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抛铙的表演,当乐曲情绪高昂时,铙手会将手中的铙抛向上空,最高可达6~7 m,这是铙最精彩、最惹人注目的表演瞬间,引起观众的叫好。

这些精美绝伦的演奏技巧好和表演动作,都给晋南威风锣鼓打上独一无二的标签,表现出临汾威风锣鼓气震山河的豪迈气势和精湛深厚的艺术底蕴。

二、场面威风——表演形式

临汾威风锣鼓队是由炮队、门旗、龙旗、乐队组成的。新中国成立前,威风锣鼓的表演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乐器都比较沉重,携带不方便,二鼓八锣四钹二铙的阵容比较常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威风锣鼓的乐器不断创新改革,参与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以前的鼓手多为中年男子,但现在有了女子锣鼓队、老年锣鼓队等,表演花样更加丰富,更展现了临汾人民的精神风貌,乐队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大型的百人威风锣鼓队的比例大概为22鼓、48锣、12钹、12铙,也有20鼓、60锣、10钹、10铙。当然,也有多于百人的阵容,使威风锣鼓的表演更加振

奋人心。

威风锣鼓在表演时,会变换各种不同的队形以增强美感,主要有正方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图形组成,与色彩鲜艳的服饰相互配合,使威风锣鼓极具有观赏性。笔者主要分析就地表演和路行表演两种表演队形。

(一)就地表演

就地表演就是在原地进行表演,主要有圆形、三角形或者方形等队形。三角形队形是指鼓在队伍的正前方,锣手站在鼓手的左后方,铙手紧挨鼓手的右后方,之后是钹手,他们均面向鼓斜站。中间为空地。圆形时,鼓立在最中间,锣和钹围绕鼓列成一圈,钹立在铙的外侧。正方形时,鼓在最前方,锣站在鼓的两侧,铙和钹在鼓的后方并排站立。就地表演的场地比较小,因此一般在开始表演后,队形基本保持不变,表演动作也比较少。

(二)路行表演

路行表演即队伍在行进中表演。表演场合主要是街道、广场等宽阔的地方。一般锣在最前面,鼓紧随其后,钹和铙在后面,其中铙在最后方。路行表演一般安排的都是四二拍的曲牌,队伍根据节奏边演边走。另一种情况是,鼓一直演奏,但锣和钹会在休止时停止演奏。到了群众聚集最密集的地方,则会把曲牌换成精彩的片段,这时队伍就应该换成就地表演。

总之,不论是就地表演还是路行表演,整个乐队都应该紧跟指挥手的指挥,保持乐曲的完整性和精彩性,将威风锣鼓最佳的一面展现给广大群众。

三、结语

临汾威风锣鼓作为晋南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传统艺术,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逐渐成为黄河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临汾威风锣鼓风格独特,表现形式融合了肢体表演、听觉视觉享受、音乐,成为一门独一无二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不只有宏大的气势、震天的音响效果,更在热闹中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欣赏精彩的威风锣鼓表演,观者能看出晋南人民淳朴、坚韧的品质,更能砥砺奋进。

(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崔晓婷(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鼓槌威风鼓点
白马扬鞭歌声起 足踏鼓点震人心
花事才逢花好日 虎年更有虎威风(草书)
鼓点
“威风”的教训
红蓼红了
娃娃敲鼓
不许出声
大鼓
最威风的王国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