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喜算辣椒丰收账

2018-12-19 01:35文丨丁思江
遵义 2018年23期
关键词:重庆火锅播州辣椒

文丨 丁思江 全媒体记者 陈 涛

播州国际辣椒产业园(胡博/摄)

这是个丰收的季节,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的人们,脸上绽放着收获的喜悦。

2018年,播州区辣椒种植面积达45.66万亩,预计产量10.35万吨,产值16亿元以上,预计可实现椒农人均收入3385元,将惠及贫困户8287户31493人。记者来到播州区,和老乡们一起算算他们的丰收账。

播州是一方优质辣椒产出的红色沃土,从泡椒、剁椒、糍粑辣椒、呛壳辣椒、酱辣椒、阴辣椒、油辣椒等形式多样的辣椒做法,到羊肉粉、乌江豆腐鱼、豆豉火锅、鸭溪凉粉等众多美食,都离不开辣椒的调味。

“播州辣椒从种植、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有效改变着辣椒产业的面貌,逐步提升着辣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正大力促进辣椒产业泉涌发展、椒扬天下。”播州区区长肖光强讲道。

近年来,播州区高度重视辣椒产业的发展,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主导产业来抓,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辣椒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刺激和推动了全区辣椒产业的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障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其中,播州区整合资金全力建设贵州·遵义(播州)国际生态辣椒产业园区,目标是打造“500亿级”园区,即到2023年,该园区将实现产值500亿元、利润150亿元、税收70亿元以上。项目主体包含“一中心四基地”,即辣椒文化创意中心、辣椒良种繁育基地、辣椒栽培展示基地、辣椒系列食品加工基地、辣椒及辣椒制品交易仓储物流基地。产业园将播州红色的革命文化、辣椒文化、火锅文化有机融合,形成集休闲观光、农业观光、工业观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业态,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走进国际生态辣椒产业园区内的辣椒活体展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代表遵义地方特色的小辣椒品种,即遵椒一号、遵椒二号、遵椒三号,它们也代表本地三大类型优质辣椒:珠子辣椒(作泡椒用)、圆锥辣椒(干椒用)、条子辣椒(干椒用),园内还有其他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小辣椒展示着“千椒百媚”。还有在加工区,人们既能看得见产品加工过程,又能带走产品实物,并能品鉴到产品美味。

过去,播州区(原遵义县)先后荣获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干辣椒生产区、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和中国辣椒之都等称号。如今,播州区将把国际生态辣椒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产业兴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措施来落实,作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样板田来打造,大力培育乡土经济、乡村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播州区油辣椒、泡椒、豆瓣酱、剁椒、辣椒酱、干椒及干椒制品六大系列50多个品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畅销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不少辣椒产品还走向世界。

在重庆火锅产业集团、老干妈风味食品、旭阳食品、新佳裕食品等辣椒食品加工企业入驻和发展带动下,播州区辣椒制品加工量已经从2003年的不足万吨发展到2017年的10万吨,产值2017年就已超过10个亿。

重庆火锅产业集团副总经理、贵州播州红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晓介绍,等到2019年播州红公司30条生产线全部运行达产后,可实现辣椒制品产能18万吨,年产值预计可达45亿元。

据了解,2017年元月,重庆火锅产业集团、四川香天下集团与播州区政府签订了“辣椒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并成立了“播州红辣椒食品有限公司”。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其中由播州区政府国投公司投资约8亿元,建设19.9万平方米加工厂房、购置设备设施等。建成后能年产辣椒系列产品18万吨,由播州红辣椒食品有限公司经营,免租期十年。

播州红公司的建立,能够带动辣椒产业的全面发展,形成辣椒全产业链条。“从种子、育苗、种植,到烘干线粗加工,再到提升科技提高辣椒附加值的深加工,以及到市场销售网络的建立。”谭晓认为,企业建立能稳定辣椒市场,椒农没有销售的后顾之忧后,定能巩固和扩大辣椒种植业。

“辣椒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包含建设年产5万吨火锅底料、2.5万吨火锅糍粑辣椒、2.5万吨调味品(含1650吨辣椒素)、5万吨牛油、3万吨植物油共计18万吨生产线及附属设施,以及科技孵化楼、辣椒主题酒店、辣椒活体博物馆、辣椒文化休闲广场、激光演艺厅、辣椒风情街、停车场等。

“以前,辣椒梗、辣椒帽、辣椒籽,都得扔掉,形成垃圾或者焚烧处理。”谭晓说,现在,播州红公司通过高科技,辣椒梗、辣椒帽、辣椒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提取辣椒油,每吨价值数十万元,播州红公司是西南唯一一家提取辣椒效素的高科技精深加工企业。

重庆火锅为何选择播州辣椒?谭晓坦言,重庆火锅集团入驻播州,一是看重这里盛产辣椒,且播州辣椒又辣又香,品质上乘;二是看重播州区政府“筑巢引凤”的优厚招商引资政策,让企业能够轻身而行抓好新资产运作。

放眼播州大地,红彤彤的辣椒迎风摇曳,幻化成一片火红的海洋,像坠入大地的云霞,在阳光下闪亮,在大地上流动,在椒农的笑脸里尽情绽放,成为遵义红色产业带的一幅美丽画卷。

在石板镇天旺村的一个200亩辣椒基地,当地村民杨树琴说:“地里面摘辣椒的都是老人,我算年轻的,年龄最大的有78岁了。每天大概摘400斤,工资0.25元一斤,也就能赚百把块钱。”

“每天采收10吨左右,直接拉到烘干厂。去年采收30多万斤,今年预计40万斤。”基地老板赵洪富介绍,我到石板镇投资建基地,除了这里肥沃的土地,还有就是镇政府的优厚政策,8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金,政府补贴一半。我自己提供种子,政府统一免费育苗,还免费提供种植需要的肥料、薄膜,为基地省下一大笔投资。

“全镇辣椒种植核心区‘一心五带’面积有8000亩,并带动了柑子树、八合、金山、井岗等贫困村农民种植辣椒脱贫。对种植2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中央产业扶贫资金600元,所谓‘户均2亩辣,脱贫有办法’。”石板镇分管领导胡刚说,为了确保椒农利益,政府引导平台公司和合作社,对鲜椒收购实施保底价。线椒保底价0.8元一斤,椒农实际卖1.1元;遵辣保底价1.1元一斤,实际卖到1.7元,种植鲜椒椒农平均每亩可收入4000元以上。

近年来,播州区按照“基地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强化措施落实,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采用“龙头+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辣椒种植,并通过进一步延伸辣椒种植、销售、加工产业链,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马蹄镇平海村村民丁作香告诉记者,她今年种植的辣椒可以说是三不愁三保障,不愁薄膜、种苗,不愁没技术,不愁销售。薄膜种苗这些有合作社提供,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每天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销售有公司负责收购,种辣椒既轻松,又划算,无后顾之忧。

在“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思路的引领下,播州区现有辣椒产业化经营适度规模种植主体700余户,专业合作社60余家,培育“老干妈”遵义分公司、新佳裕、旭阳等龙头加工企业6个。引进重庆火锅、刘一手、成都香天下等专业集团入驻,组建贵州播州红食品有限公司、整合昌永等烘干企业力量,打造贵州辣椒精深加工产业集群。

如今,播州集基地、市场、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辣椒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市场服务体系更趋完善,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各知名品牌辣椒产品畅销全国及美、日、韩等10多个国家、地区,真正做到了遵义特色辣椒品牌风行天下。

猜你喜欢
重庆火锅播州辣椒
辣椒也疯狂
重庆火锅,爽!
辣椒之争
拣辣椒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重庆火锅香飘世界
遵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仪式在播州区举行
火锅中的重庆
遵义市播州区珊瑚冬青栽培技术及栽培价值初探
《明实录》所载播州杨氏土司“进贡”事例初析